首页 > 都市重生 > 亮剑:我的时空门,被国家征用了 > 第178章 敢拦路?老子的炮口,不认人!

第178章 敢拦路?老子的炮口,不认人!(2/2)

目录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踩死油门,让车头的红星死死咬住前面那辆车的尾灯。

他的身边,无数和他一样的战士,正驾驶着这些钢铁巨兽,进行着一场他们从未想象过的万里奔袭。

“铁流”的速度,快到颠覆时代。

日夜兼程,除了必要的加油和短暂休整,车轮几乎没有停止过转动。

沿途的日军据点,面对这支仿佛从天而降的钢铁洪流,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

往往是哨兵刚目瞪口呆地看到地平线上烟尘大起,还没来得及拉响警报,庞大的车队就已经从他们眼前狂飙而过,只留下一地铁蹄印和无尽的恐惧。

后勤的奇迹,在沿途不断上演。

每当车队油料见底,前方早已等候多时的游击队员,就会从山坳、村庄、甚至伪装的草垛下,推出一桶桶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柴油。

这些是林浩通过“皮箱”分批次、多地点投放,再由无数地下工作者用生命和鲜血,秘密转运集结起来的。

战士们看着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却将一桶桶比自己还重的油料扛上肩头的百姓,看着那些孩子用期盼的眼神望着他们,所有人都沉默了。

不需要任何动员。

战士们默默加满油,拧紧油箱盖,再次发动引擎,用更决绝的姿态,冲向南方。

他们承载的,不仅仅是武器弹药,更是这片土地上,四万万同胞的希望。

第八天,当车队翻越险峻的南岭山脉时,空气中已经能闻到带着咸湿味道的海风。

目的地,近在咫尺。

然而,就在先锋部队刚刚驶出一个狭长山谷时,刺耳的刹车声突然划破长空。

打头的几辆坦克和装甲车,猛地停了下来。

段鹏从头车的炮塔里探出头,眉头紧锁。

山谷的出口处,被堵死了。

堵住他们去路的,不是日本人。

而是一支装备精良、军容齐整的国民党军部队。

至少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依托着山谷两侧的有利地形,构筑了标准的防御工事。黑洞洞的机枪口和迫击炮口,正死死地对准谷口。

一名佩戴着上校军衔的军官,在一队卫兵簇拥下,从阵地后方缓缓走出。

他身姿笔挺,白手套一尘不染,脸上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他看着段鹏部队那些造型狰狞、远超时代的坦克和装甲车,眼神里先是闪过无法掩饰的震撼,随即被更浓烈的警惕与贪婪所取代。

“前方部队听着!”那名上校拿起一个铁皮喇叭,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本人乃军事委员会直属,第三战区督战处上校,钟远山!”

“此地已划为军事特别管制区,任何武装不得擅入!”

“你们是哪个部分的?番号是什么?!”

步话机里,立刻传来李云龙暴躁到失真的咆哮:“告诉他,老子是华东野战军!奉命执行紧急军事任务!让他立刻给老子滚开!耽误了老子的事,老子扒了他的皮!”

段鹏没有传达原话,他拿起己方的话筒,声音冰冷:“我们是抗日部队,奉最高指示,南下摧毁日军重要军事目标。请贵部立刻让开通道。”

“抗日部队?”

钟远山上校发出一声短促的冷笑,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他伸出戴着白手套的手,指着段鹏身下那辆充满科幻感的坦克,又指了指后面那些狰狞的装甲车,声音陡然拔高。

“我从未见过哪支‘抗日部队’,拥有如此闻所未闻的武器!”

“你们的武器来源不明,行动目的可疑!我严重怀疑,你们是图谋不轨的叛乱分子,或是外国势力渗透的间谍!”

他向前一步,气势逼人,说出了一句让所有“铁流”战士怒火冲天的话。

“我不管你们是谁!现在,我以战区督战处的名义命令你们!”

“立刻!全体下车!原地缴械!”

钟远山的声音在山谷中激起回音,他脸上露出志在必得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这些奇特的装备被贴上“战利品”的封条。

“交出你们所有的‘非法武器’,接受我们的审查!”

“否则,格杀……”

他的话没能说完。

因为段鹏根本没有再与他废话。

“目标,敌方指挥官。”段鹏的声音通过车内通讯系统,清晰地传到炮手耳中,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

“警告射击。”

“轰!”

一声沉闷的巨响!

头车那根修长而狰狞的炮管猛地向后一挫,喷出一团灼热的气浪!

一枚训练用的实心穿甲弹,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没有飞向钟远山本人,而是以毫厘之差,擦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

炮弹瞬间击中他身后不远处的一块巨大山岩。

那块足有卡车头大小的坚硬花岗岩,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捏碎的饼干,在一声爆响中,炸成了漫天碎石!

碎石暴雨般落下,将钟远山和他身边的卫兵淋了个灰头土脸。

钟远山僵在原地,脸上的傲慢和贪婪瞬间凝固,被一种极致的、源于灵魂深处的恐惧所取代。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刚才那发炮弹带起的劲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也吹走了他所有的勇气。

山谷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国军士兵都呆呆地看着那片还在冒着青烟的碎石堆,再看看那根缓缓调转回来,再次对准了他们指挥官的黑色炮口,握着枪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段鹏冰冷的声音,通过坦克外置的扩音器,响彻整个山谷。

“再说一遍,让开通道。”

“或者,下一发,不会打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