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坤宁家宴(1/2)
夜幕悄然降临,华灯初上,坤宁宫内却是一片与乾清宫截然不同的温馨景象。
宫灯(内部实为辉光石,外壳是精美宫纱)散发出柔和温暖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寒意。
殿内铺设着厚实的西域地毯,陈设典雅而舒适,空气中弥漫着澹雅的花香与食物诱人的香气。
朱啸早已换下那身沉重威严的衮服,穿着一袭宝蓝色绣暗云纹的常服,显得随和而放松。
皇后张嫣也卸去了繁复的凤冠礼服,只着一身藕荷色绣折枝玉兰的宫装长裙,青丝简单地挽成一个慵懒的发髻,斜插一支碧玉簪,更衬得她肌肤胜雪,温婉动人。
四岁的朱慈煜,正是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此刻他穿着一身喜庆的红色小锦袍,像个小炮弹似的在殿内跑来跑去,手里高高举着一个制作精巧的“星耀级”战舰木质模型,嘴里不停地发出“呜呜”的模拟汽笛声。
“父皇!父皇!看我的宝船!厉害不厉害?”小慈煜一个趔趄冲到朱啸腿边,献宝似的举起模型,圆熘熘的大眼睛里满是兴奋和期待,“等我长大了,我要开着比‘天启’号还大的船,去征服大海!发现好多好多新岛屿!”
朱啸被小儿子这天真烂漫的模样逗得开怀大笑,他弯腰一把将朱慈煜抱起来,高高举起,引得小家伙发出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
“好!好!我们煜儿有志气!是个未来的海上王者!”朱啸用胡茬轻轻蹭了蹭儿子娇嫩的小脸蛋,笑道,“不过啊,要想当海上王者,现在就得先乖乖认字、学算术,还要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不然大风大浪一来,你可就站不稳喽!”
张嫣眉眼弯弯地看着父子互动,亲自拿起玉箸,为朱啸布菜,柔声道:“陛下此行劳顿,妾身瞧着清减了些,定是南方饮食不合胃口。这些都是您平素爱吃的,多用些。”她夹了一块清蒸鲥鱼最肥美的鱼腹肉,细心剔去小刺,放到朱啸面前的碟子里。
朱啸握住她忙碌的纤手,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眼中带着歉意:“让皇后挂心了。朕在外,一切都好。倒是朕不在宫中这些时日,你既要打理六宫琐事,维持内外命妇往来,又要费心教导这两个皮猴(他笑着看了一眼正在玩船的朱慈煜和安静坐在一旁的朱慈熠),才是真的辛苦。”
“陛下言重了,这都是妾身分内之事。”张嫣柔顺地回握了一下他的手,声音如同春风拂过琴弦,“只要陛下龙体康健,平安归来,熠儿、煜儿聪慧活泼,妾身心里便比吃了蜜还甜。”
这时,太子朱慈熠也站起身,学着母亲的样子,用筷子给父亲夹了一块他记得父皇颇喜欢的桂花蜜汁火方,小大人似的说:“父皇,您多用些。母后常说,这是您批阅奏章到深夜时,最提神滋补的。”
小慈煜见状,也不甘示弱,挣扎着从父亲怀里下来,踮起脚尖,小手颤巍巍地要去夹一块看起来晶莹剔透的水晶虾饺,结果小手一滑,虾饺掉在了桌上,汤汁差点溅到朱啸的衣袖上。
朱啸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儿子,哈哈大笑:“好了好了,煜儿的心意父皇知道了,你还小,让宫女来就好。”说着,亲自夹起那个虾饺,放入口中,连连点头,“嗯,好吃!我们煜儿挑的点心就是好!”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笑语晏晏,其乐融融。席间,朱啸并未谈论任何朝政烦忧,只拣些南巡路上的趣闻轶事说来。
他形容宁波港那“轨道滑车”如何沿着铁轨隆隆飞驰,将堆积如山的货物迅速转运;描述“凌云球”如何依靠球体内燃烧的特殊燃料(他略去了具体技术)缓缓升空,如同天眼般俯瞰整个港区与海域;还提到那个名叫王守纪的寒门出身郎中,如何凭借新式科举脱颖而出,又将港口账目打理得清晰明白,分毫不差。
小慈煜听得瞪大了眼睛,连最喜欢的虾饺都忘了吃:“父皇父皇,那些铁车真的自己会跑吗?比我的小木马快多少?那个球球真的能带人飞上天吗?我也要飞!”
朱慈熠则更关注技术和人才本身,他若有所思地问:“父皇,那天启号无需风帆,日行千里,其动力核心‘龙炎’炉,当真是利用‘能量块’转化动力?这其中的原理,儿臣翻阅了徐师傅编译的诸多格物书籍,仍觉深奥。还有那位王守纪,新式科举能选拔出如此干才,实乃朝廷之幸,可见实学兴邦,确是正途。”
朱啸耐心地回答着儿子们的问题,对朱慈熠,他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能量高效转化的概念;对朱慈煜,他则用更童趣的语言描述,承诺等他再长大些,带他去亲眼看看那些“神奇的铁车和会飞的大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