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 第218章 淮安府

第218章 淮安府(1/2)

目录

自徐州城外那场血腥的伏击,已过去三日。

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硝烟与血腥气,混合着运河水的湿腥,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三名龙爪卫和隐龙卫的遗体已在当地寻了僻静处秘密安葬,坟前立了无字木碑。

天启皇帝朱啸现在心头一团火焰,“这群狗日的,胆大包天,真得连钦察都刺杀,江南看来还是没杀够,魏忠贤啊魏忠贤,你这把刀不够锋利啊”

车队没有进入风声鹤唳的徐州城,而是在短暂休整后,连夜兼程,沿着运河一路南下,直扑此次南巡的真正目标、帝国漕运的心脏——淮安府。

马车行驶在宽大的官道上,车轮声单调而急促。

车厢内,朱啸闭目养神,但紧蹙的眉头和微微颤动的手指显示他并未入睡,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徐州遇袭的细节和淮安可能面临的局面。

素月安静地坐在一旁,手中虽捻着一串沉香木念珠,心神却大半系于车外,聆听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

“还有多久到淮安?”朱啸忽然开口,声音因连日的疲惫与心焦而有些沙哑。

“回公子,按目前速度,午后便可抵达清江浦。”车窗外,传来龙一沉稳而略带警惕的回应。

他的手臂上还缠着徐州夜战时的绷带,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

朱啸掀开车帘一角,望向窗外。

初夏的苏北平原,水网密布,稻田青翠,白鹭掠水而过,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

但这份宁静之下,他感受到的却是暗流汹涌。

龙爪卫与隐龙卫,经历了生死考验,眼神更加锐利,行动更加警惕,如同绷紧的弓弦,随时准备应对可能从任何方向袭来的危险。

与此同时,数只经过严格训练的信鸽,已带着皇帝的密令,悄无声息地飞向徐州、凤阳、扬州等周边卫所新军。

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向淮安悄然收紧。

与此同时,淮安清江浦码头,如同往日一般喧嚣。

漕工赵老四扛着沉重的麻包,赤脚踩在湿滑的跳板上,古铜色的脊背在烈日下泛着油光,汗水顺着深深的皱纹滑落。

他刚将一袋漕粮搬进官仓,一个穿着虽旧却整洁的青色吏服、戴着黑色方巾的年轻书吏便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册子和炭笔。

“赵四叔,这是今早第三趟了,记下了。”年轻书吏声音清朗,态度和煦,与周围那些颐指气使的漕帮管事截然不同。

他叫陈远,是漕运总督衙门下属的一个仓场大使,品级虽低,却做事认真。

“哎,多谢陈小哥。”赵老四用搭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把脸,喘着气说,“还是陈小哥你好说话,不像那边……”

他朝不远处几个围在一起叼着烟袋、眼神倨傲的汉子努了努嘴,“……‘漕帮’的那几位爷,稍慢一点,非打即骂,还要克扣工钱。”

陈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眉头微蹙,低声道:“慎言,赵四叔。做好自己的活计便是。”他快速在册子上划了一笔,又压低声音,“我听说,最近上面可能会有动静,再忍忍。”

赵老四将信将疑地摇摇头,叹了口气,转身又走向那如山的货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