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 第91章 万国来朝

第91章 万国来朝(2/2)

目录

楚王点头,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嗯,展示肌肉,然后……恐怕就是要分配任务了。朝鲜(乐浪省)目前由陛下的亲弟弟朱由检就藩,东南海岛(如台湾)、南洋沃土(如吕宋、旧港)、乃至更遥远的彼岸新大陆……陛下这是要让我朱家子孙,为他开疆拓土,镇守八方,将大明龙旗插遍寰宇啊。” 他的语气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与担忧,“海外虽大,终究是蛮荒之地,瘴疠横行,土人凶悍,开拓维艰。远非留在湖广这等鱼米之乡可比。”

朱英耀却显得更有雄心:“父王,孩儿以为,危机之中亦含机遇!中土虽好,却条框众多,掣肘无数。海外固然艰难,却天地广阔,大有可为!若能得一肥沃之地,效仿太祖高皇帝创业故事,为我楚藩开辟一片新基业,岂不胜过在国内谨小慎微、仰人鼻息?更何况,有朝廷水师、天工利器为后盾,未必不能成事!”

朱华奎看着意气风发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随即又被更深沉的思虑取代:“话虽如此……但刀剑无眼,海波无情。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罢了,且看陛下今夜,究竟如何分说吧。”

就连看似乐天糊涂的福王朱常洵,在入住奢华馆驿、痛饮了一番美酒之后,也挥退了左右,只留下一个伺候他多年的心腹老太监,带着几分醉意发起了牢骚:

“老王伴,你说……陛下这么大老远地把咱们叫来,还非得带着家小,就为了吃顿年夜饭?哄鬼呢!本王看呐,准没好事!说不定……嗝……是陛下又缺银子修铁路、造铁船了,看上咱们这点家底了!要么……就是想让我们这些皇叔皇伯的,去那海外蛮荒之地受苦受罪!说什么开疆拓土,不就是流放吗?!”

那老太监连忙压低声音劝道:“王爷慎言,慎言啊!隔墙有耳!陛下天恩浩荡,或许……”

“屁的天恩!”福王醉眼惺忪地一挥手,“老子就想在洛阳享福!海外?听说那边的人浑身漆黑,生吃人肉!老子才不去呢!” 他虽然嘴上强硬,但眼底深处,还是藏着一丝无法掩饰的恐惧和慌乱。

而蜀王朱至澍,则独自一人站在馆驿房间的窗前,望着远处皇城方向那映红了夜空的璀璨灯火,一夜无眠。他路途最远,深知开拓之艰,蜀地周边的土司叛乱就曾让他焦头烂额,蛮荒之地瘴疠横行更是闻之色变。他对皇帝可能提出的“要求”,充满了最深的忧虑和抗拒。

蜀地虽偏安一隅,但物产丰饶,气候宜人,生活安逸。若要放弃这一切,远赴重洋,去一个完全未知、充满危险的地方重新开始……他简直不敢细想。那咆哮的铁龙,那繁华的市井,那万国的使臣……这一切都在告诉他,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陛下意志已决,他们这些藩王,除了顺从,或许只有……毁灭一途。

“祖宗基业,难道真要断送在我手?还是……真要在这海外,另起炉灶?”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迷茫与沉重。

夜幕彻底笼罩了北京城,万家灯火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将这座帝都点缀得宛如仙宫降临人间。盛大的除夕夜宴尚未开始,但政治的暗流已然汹涌澎湃,撞击着每一位藩王的心防。

天启皇帝,以其无可抗拒的意志和空前强大的国力为背景,为大明宗室精心准备了一场名为团圆、实为布局的盛宴。所有藩王,无论精明还是昏聩,无论情愿还是抗拒,都清晰地意识到,这次携家带口的入京,将彻底改变他们及其子孙后代的命运。

腊月二十八的北京,在盛世繁华与天伦之乐的表面下,已然拉开了一场波澜壮阔、关乎帝国未来百年甚至更久格局的宏大序幕。

“移藩”的种子,已随着铁龙的咆哮、市井的繁华和万国的朝拜,深深地、不容抗拒地,埋入了每一位藩王的心田。只待明日,那金銮殿上,天子开口,便是风云激荡,命运转折之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