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钦察大臣(1/2)
然而,皇帝的目光却越过前排的重臣,投向了科道官员队列中靠后的一个位置——那里站着的是品级不高却至关重要的户部官员。
“户部陕西清吏司员外郎,陈宝玉!”皇帝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陈宝玉?” 不少官员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恍然。许多人都想起数年前南京特科那位被陛下亲赐姓名、誉为‘如宝似玉’的寒门状元!他凭借精通算术、查账如神、为人刚正不阿,已从最初的户部主事(从六品)升迁至户部陕西清吏司员外郎(从五品),在部中以其“铁算盘”、“鬼见愁” 的名声而小有名气。
只见一位身着青色白鹇补子从五品官袍、年纪虽轻却面容沉静、目光锐利如炬的官员,闻声深吸一口气,稳步出列,步履沉稳地走到丹陛之下,撩袍跪倒,声音清朗而镇定,不见丝毫慌乱:
“微臣陈宝玉,叩见陛下!”
朱啸看着跪在
“陈宝玉,抬起头来。”
陈宝玉依言抬头,目光平静地迎向皇帝,不卑不亢。
“朕还记得,当年南京特科,朕亲临金陵,主持殿试。”皇帝的声音放缓,仿佛在叙述一件重要的往事,“当时朕出了一道策论——‘论吏治清廉与强国之本’。”
“数百考生,或引经据典,或空谈道德…唯有一人,其文质朴无华,却针砭时弊,直指要害!所言防贪、惩贪、查账、审计之策,条条切合实际,直如老吏断案,毫无书生迂阔之气!朕,当时便亲赐你名——宝玉!望你如璞玉蒙尘,终现光华!为朕,为大明,琢玉成器,光耀社稷!”
“你入京后,在户部观政,由主事升至员外郎,所上关于清厘太仓、各镇粮饷账目、严防贪冒之奏疏,朕都看过。条理清晰,洞察入微,所揪出的几处钱粮纰漏,皆证据确凿。是块…能办实事的好材料!今日,朕欲将此千斤重担,交于你手,你可敢接?”
陈宝玉眼中闪烁着激动、感佩与无比坚定的光芒,朗声应道,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陛下知遇之恩,赐名之荣,臣刻骨铭心,无日敢忘!臣本寒微,蒙陛下不弃,拔擢于草莽,焉敢不竭尽驽钝以报君父!臣虽才疏学浅,然一颗赤心,满腔热血,皆愿报效陛下,报效大明!陛下信重,委以重任,臣…万死不辞!”
“好!”朱啸大喝一声,显然极为满意,“即日起,特加恩旨!”皇帝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断:
“擢升户部陕西清吏司员外郎陈宝玉,临时加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三品)!加‘钦差大臣’衔,赐王命旗牌、尚方宝剑!”
“正三品!右副都御史衔!” 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这是临时授予的极高官阶,足以节制、查办地方督抚大员!陛下此举,意在赋予其绝对的权威和震慑力!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领旨,随即转身,面向丹陛下,朗声道:“皇爷有旨:赐钦差大臣王命旗牌、尚方宝剑!”
四名身材魁梧、甲胄鲜明的大汉将军应声而出,两人一组,一人郑重捧着一柄鎏金鞘、装饰龙纹、杏黄剑穗的宝剑(尚方剑),另一人捧着一面绣有“如朕亲临”四个泥金大字、周边环绕金色龙纹的令牌(王命旗牌),步伐铿锵地走到王承恩身后站定。整个过程庄严肃穆,符合礼制,彰显皇权浩荡。
王承恩代表皇帝,从大汉将军手中接过剑与牌,然后向前两步,走到跪着的陈宝玉面前,将沉甸甸的尚方剑与金牌递过。
“陈宝玉,接剑、令牌!”王承恩的声音尖亮而清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