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各方反应(2/2)
板仓重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明人嚣张至此,难道我日本真要屈膝求和,任其宰割?五百万两白银,开港驻官,这简直是亡国之约!不如…”
“不如什么?”松平信纲冷冷打断他,“再次暗中集结兵力,与明国一战?板仓大人莫非忘了那‘镇海号’一炮之威?还是忘了当年勾结范文程、多尔衮的旧事,已被对方攥在手中?一旦开战,此事宣扬出去,天下皆知我幕府行事卑劣,不仅明国师出有名,国内那些对幕府不满的外样大名,只怕也会趁机发难!”
提到旧事,板仓重宗脸色一白,噎在原地。
酒井忠胜长叹一声:“战,恐难取胜,且内乱必生。和,条件苛刻,威信扫地…为今之计,唯有…拖!”
“拖?”
“正是!”酒井忠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一方面,回复明使,表示幕府正在严厉查办倭寇之事,严令各藩约束部众,但对于缚献藩主、巨额赔款等条款,表示‘需细细斟酌’,‘关乎国体’,‘望宽限时日’。另一方面…”
他压低了声音:“派出使者,尝试与明国其他重臣接触,看看能否绕过这位年少气盛的郑成功,或可许以重利,分化明国朝堂。同时,加紧探查‘镇海号’及明国新式舰队的虚实。其三,密令九州诸藩,尤其是与明使有过接触的,可‘便宜行事’,但务必隐秘,绝不能留下任何与幕府有关的把柄!”
此计可谓老谋深算,既避免立即冲突,又试图暗中反击,甚至不惜以九州藩主为棋子,行试探之举。
与此同时,京都,禁里御所。
后水尾天皇居于深宫,亦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暴所震撼。相较于幕府的挣扎,天皇朝廷更多是纯粹的惊惧与无奈。
“明船…竟如此巨大?炮利如此?”天皇听着近侍奏报,脸色苍白。他虽为天子,但久处幕府掌控之下,深知武家权势。如今外邦巨舰威胁本土,而掌握实权的幕府态度暧昧,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陛下,此事关乎日本国体,朝廷是否应…”一位公卿试探着问道。
天皇苦笑摇头:“幕府自有决断,朝廷…又能如何?”但他沉吟片刻,还是吩咐道:“可遣使赴伊势神宫、贺茂神社,举行大祭,祈请神风护佑…再,秘密供奉《退唐祈愿文》吧。”他能做的,似乎只剩下向神明祈祷,祈求如同当年击退元寇一般的“神风”再次降临,虽然他自己也明白,那钢铁巨舰,恐怕非风暴所能轻易摧毁。
京都的公卿们则陷入了另一种恐慌。他们习惯了风花雪月、和歌蹴鞠,对外面的巨变感到无所适从。不少人开始暗中焚烧与海外有关的书籍信札,生怕与“蛮夷”扯上关系,引来灾祸。
整个日本列岛,从庙堂到江湖,从将军到町人,都因大明使团的到来和那纸最后通牒而剧烈地躁动起来。恐惧、愤怒、算计、背叛、祈祷…各种情绪和行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汹涌的暗流,冲击着德川幕府看似稳固的统治基石。而这一切,都通过龙爪卫和郑氏父子布下的情报网络,源源不断地汇总到长崎港外,那艘如山般屹立的“镇海号”之上。
郑成功站在舰桥,看着手中最新的密报,嘴角露出一丝冷冽的笑意。
“拖?想暗中动作?很好…本使倒要看看,你们能玩出什么花样。传令!各舰保持最高戒备,所有火炮装填实弹!龙鳞卫加强巡逻,凡有可疑船只靠近,无需警告,直接击沉!”
风暴,正在酝酿。而这一次,大明占据了绝对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