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 第32章 太子伴读

第32章 太子伴读(2/2)

目录

“方正化!”

“奴婢在!” 司礼监大太监方正化如鬼魅现身。

“传旨靖海侯郑芝龙!” 朱啸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意志:

“朕闻尔嫡长子郑森,年方十岁,已通四书,熟稔《孙子》,十步穿杨,有麒麟之姿!特召入京…为太子侍读!”

他顿了顿,熔金瞳中闪过一丝深意:

“另…赐名‘成功’!取‘收复河山,开疆拓土,功成万世’之意!”

十日后,泉州港,靖海侯府。

“圣旨到——!靖海侯郑芝龙接旨——!”

宣旨太监尖利的声音刺破海风!郑芝龙一身侯爵蟒袍,率阖府上下,跪伏在冰冷的海石地面上。

“……嫡长子郑森…麒麟之姿…特召入京…为太子侍读…赐名‘成功’!钦此——!”

“臣…郑芝龙…领旨!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芝龙浑身剧颤!双手高举接过圣旨!那明黄的绢帛仿佛有千钧之重!他猛地转身,虎目含泪,看向身后那个剑眉星目、身形挺拔如松的少年!

“森儿!” 郑芝龙声音嘶哑,带着狂喜与激动,“陛下赐名‘成功’!召你为太子侍读!此乃…我郑家列祖列宗…做梦都不敢想的泼天富贵!百年未有之荣宠啊!”

郑成功(原名郑森)星目之中,爆发出璀璨精光!他单膝跪地,抱拳沉声:“父亲!孩儿定不负陛下隆恩!不负郑氏门楣!”

“好!好!” 郑芝龙扶起儿子,大手一挥:“备船!不!备我旗舰‘怒蛟号’!三日之内!森儿…不!成功!携你母所赠倭刀玉珏!北上京师!面见太子!”

------

十一月初一,东宫,潜龙斋。

深秋,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庭院,如同为皇家铺就的鎏金地毯。斋内,熏香袅袅。

年仅三岁的太子朱慈熠,身着杏黄色五爪小龙袍,头戴小小的翼善冠,粉雕玉琢的小脸上带着超越年龄的沉静。他端坐于紫檀书案后,小手握着一柄温润的羊脂白玉圭(象征储君威仪),目光清澈,望向殿门。

“宣——太子侍读郑成功觐见——!”

殿门开启!一道挺拔如青松的身影,逆着晨光踏入殿内!

郑成功(赐名)!一身崭新的青衿儒衫,外罩御赐的玉带!虽年仅十岁,却已显露出渊渟岳峙的气度!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腰间,悬挂着一柄鲨鱼皮鞘、未开刃的倭刀(其母田川氏所赠),以及一枚悬挂在刀柄旁、通体莹白、雕刻着海浪纹的玉珏!

他步履沉稳,行至殿中,躬身行礼,动作如行云流水,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武之气:

“臣郑成功…拜见太子殿下!”

异象陡生!

? 书卷自鸣! 太子朱慈熠怀中那本摊开的《三字经》,无风自动!书页哗啦啦翻动!最终精准地停留在那一页——“有为者…亦若是”!六个朱砂大字,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 玉珏生辉! 郑成功腰间那枚田川氏所赐的玉珏!毫无征兆地爆发出柔和的紫色光晕!光晕流转,竟在虚空中凝聚出一只神骏非凡、脚踏祥云的——麒麟虚影!麒麟昂首,望向太子!

朱慈熠清澈的瞳孔中,倒映着那麒麟虚影与“有为者亦若是”六个大字。他放下玉圭,蹒跚却坚定地迈下台阶,小小的身影带着一股天生的威仪。他走到郑成功面前,伸出白嫩的小手,用那柄温润的玉圭,轻轻点在郑成功坚实的肩膀上:

“成…功…” 声音稚嫩,却清晰无比,“随孤…读书!”

郑成功猛地抬头!星目如电!那麒麟虚影仿佛融入他眼中!他单膝跪地,右手按在腰间倭刀之上!声音斩钉截铁,带着金石之音:

“臣…郑成功!愿为殿下手中利刃!劈波斩浪!开疆万里!虽九死…其犹未悔!”

------

十一月初三,上清宫观星台。

朱啸携太子朱慈熠、太子侍读郑成功,登临这俯瞰万里的绝巅。张天师张应京手持拂尘,立于浑天仪旁,白须飘飘,仙风道骨。

“陛下请看!” 张天师拂尘指向浩瀚星图,“紫微帝星耀如烈日!光耀八荒!然…”

他话音未落!手中拂尘猛地向郑成功一指!

“嗡——!”

郑成功腰间玉珏紫光再次爆发!那只脚踏祥云的麒麟虚影再次显现!这一次,麒麟更加凝实!它仰天发出一声无声的清啸!猛地化作一道紫色流光!扑向太子朱慈熠怀中那本《三字经》!

“哗啦——!”

书页无风狂舞!书页上“有为者亦若是”六个朱砂大字!竟从纸上挣脱而出!化作六条金光闪闪的游龙!盘旋而起!

“吼——!”

麒麟虚影张开巨口!一口将六条金龙尽数吞入!随即化作一道紫金流光!快如闪电!猛地撞入太子朱慈熠的眉心!

“嗡——!”

朱慈熠小小的身躯猛地一震!眉心处一点紫金光芒一闪而逝!他清澈的瞳孔深处,竟瞬间掠过一丝洞悉世事的金芒!随即恢复如常!

“麒麟衔书!幼主承运!天命所归!” 张天师扑通跪倒!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陛下!此乃千古祥瑞!郑成功…乃太子殿下…天命所归的定鼎之臣!君臣之缘!天定!”

朱啸熔金瞳中烈焰翻腾!他目光如实质般锁死郑成功:“郑卿!麒麟衔书!天定君臣!你好生辅佐太子!他日…裂土封王!开府建牙!朕…绝不吝啬!”

郑成功浑身剧震!他猛地单膝跪地!倭刀顿地!星目之中燃烧着忠诚与野心的火焰:

“臣!郑成功!以血为誓!此生此世!为太子殿下之刃!为大明之盾!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