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小偷传奇 > 第84章 尘埃落定

第84章 尘埃落定(2/2)

目录

这一日,天朗气清,云逸正在书房中对着一幅巨大的东南沿海及外洋群岛舆图沉思,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标记着几处可能值得注意的区域。石猛沉稳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得到允许后推门而入,躬身禀报道:“将军,镇北侯府派人来请,说徐大将军有要事相商,请您过府一叙。”

云逸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朱笔,没有丝毫耽搁:“备马,我即刻便去。”

来到戒备森严却气氛熟悉的镇北侯府,徐锐正在他那间堆满了兵书与舆图的书房中等候着他。与往日不同的是,书房内除了徐锐,还有一位穿着普通青色文士长衫、面容清癯、气质儒雅沉稳的中年人。

此人云逸见过几次,知道他是徐锐麾下最重要的心腹幕僚之一,姓沈,名文,精通谋略,熟知政务,深得徐锐信任,许多机要之事皆与其商议。

“来了。”徐锐见到云逸,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示意他在自己下首的椅子上坐下,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开门见山道,“文渊一案,虽已明正典刑,天下皆知,但后续牵连出来的手尾事宜,依旧繁多复杂。陛下虽未在明旨中多言,然肃清文渊在朝野的残余影响、彻底整顿吏治、重塑朝纲之事,仍需要有人持续推动,不能因元凶伏法便戛然而止。你如今是新晋的忠武将军,简在帝心,又在陛下那里挂了号,有些场合,有些事情,由你出面推动,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更为合适,阻力也会小一些。”

云逸正襟危坐,肃然点头:“大将军言重了。为国分忧,乃人臣本分。大将军但有吩咐,云逸必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徐锐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不必如此拘礼,也无需动不动就万死。找你来,主要是两件事。其一,是关于此番朝堂空缺出来的诸多官职补缺。陛下虽有最终圣心独断,但吏部呈递上来的候选名单,以及各方势力的推荐博弈,其中水深,还需我等仔细斟酌,权衡利弊。务必选拔真正清廉干练、忠于王事之才,填补要津,绝不能重蹈覆辙,再让尸位素餐之辈或心怀叵测之徒占据关键位置,遗祸将来。沈先生近日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名单和各人选背景、能力、派系的分析卷宗,你拿回去后,务必仔细翻阅,心中有数。若有不同看法或认为有更合适的人选,可直接向陛下密奏,或与吏部、乃至老夫沟通。”说着,他示意旁边的沈先生将一份厚实沉重的卷宗递到云逸手中。

云逸双手接过,入手沉甸甸的,心中已然明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事推荐,更是徐锐在有意为他铺路,让他开始参与到朝堂高层的人事布局与政治博弈之中,借此积累自身的政治资本、人脉网络和影响力,为将来可能面对的更大风浪做准备。

“其二,”徐锐的语气微微低沉下来,目光也变得锐利了几分,“便是关于那海外势力——‘星陨阁’。”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沈文,沈文会意,向前微微倾身,接口道:“云将军,根据文渊的供词,以及我们动用了部分军中信鸽渠道和特殊途径搜集到的零星情报来看,这‘星陨阁’绝非寻常海外组织。其势力恐怕极其庞大,组织结构严密,行事风格诡秘狠辣,且其触角与野心,恐怕不止伸向我大乾一隅。东南沿海近年来颇为活跃的几股新型海寇,其战船制式、武器装备之精良、战术战法之诡异难测,皆远超寻常海盗范畴,背后很可能就有‘星陨阁’在暗中支持甚至直接操控。靖海大将军戚远那边,近年来压力倍增,剿抚皆不易,与此恐怕脱不了干系。”

云逸凝神倾听,手指无意识地在椅背上轻轻敲击,这与他自己根据各方线索得出的判断不谋而合。

徐锐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陛下对此已有警觉,日前已通过密旨,谕令靖海大将军戚远,全面加强东南沿海防务,增派哨船,严密监视一切可疑船只与海外动向,并设法查探‘星陨阁’之虚实、据点及真正意图。戚远肩负整个东南万里海疆之安危,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无确凿证据或万全准备,大规模调动水师用兵或派遣细作深入虎穴追查,恐打草惊蛇,甚至引发不可预测之大规模冲突,于国不利。因此,陛下与内阁几位重臣商议后认为,在正面加强防备的同时,亦需希望能从其他方面,找到更稳妥、更隐蔽的突破口。”

沈文适时补充,目光睿智而冷静:“我们初步分析,文渊虽死,但‘星陨阁’在大乾内部经营多年,其情报网络与利益链条盘根错节,或许还存在其他隐藏得更深、规模可能不如文渊庞大、但因此更为隐蔽、更难察觉的联络点或合作者。此外,他们耗费如此心机搜寻所谓的‘圣血者’,其背后所图必然极大,绝不会因文渊一人的败亡而停止行动,反而可能因计划受挫而变得更加急切、手段更加多样。云将军,”沈文的目光落在云逸身上,带着一丝探究与深意,“你身份特殊,既是扳倒文渊的关键人物,又可能本身就在他们的目标名单之上。因此,你或许会成为他们下一步重点关注甚至试图清除的目标,亦或许……我们能反其道而行之,谨慎地以你自身,或相关消息为饵,设下圈套,引蛇出洞,从而掌握主动。”

云逸心中一震,该来的终究会来,而且比他预想的更快、更直接。他沉吟片刻,消化着这庞大的信息量和其中蕴含的风险与机遇,随后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徐锐和沈文:“末将明白。无论是肃清文渊朝中余孽,稳定朝局,还是应对‘星陨阁’此等心腹大患,末将皆义不容辞,愿为前驱。只是,此事关乎重大,尤其是引蛇出洞之策,风险极高,需周密计划,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否则恐弄巧成拙。”

徐锐对云逸的冷静与担当露出赞赏之色,点头道:“这是自然。今日将此事告知于你,是让你心中有底,早做准备,并非要你立刻行动。具体如何行事,何时行事,还需从长计议,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眼下,你首要之务,是尽快熟悉忠武将军的职责,将京营事务理顺,同时借着人事调整的机会,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建立属于自己的声音。无论面对何种阴谋诡计,自身拥有的实力——无论是武道修为,还是权位势力——永远是最根本的保障。”

“末将谨记大将军教诲。”云逸起身,郑重行礼。

从镇北侯府出来,骑行在返回府邸的街道上,云逸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仿佛肩头压上了一副无形的重担,但思绪却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他知道,之前相对“简单”的查案、抓捕阶段已经彻底结束,接下来,他将要面对的,是隐藏在更深处的敌人,是更加错综复杂的朝堂博弈,以及那始终萦绕不去、关乎自身血脉起源与未来的巨大谜团与风险。

他回到戒备森严的忠武将军府,径直将自己关在了书房内,首先仔细翻阅起沈先生提供的那份关乎未来朝堂格局的官员名单与背景分析,在几个关键位置上做了标记,心中初步有了一些计较。

随后,他铺开新的纸张,开始更加系统、更有条理地梳理目前掌握的所有关于“星陨阁”的线索——从文渊供词中的细节,到鬼手七搜集来的市井流言,再到军方存档中那些语焉不详的记录。他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分门别类,尝试着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他明白,自己必须更快地成长,不仅在个人武力上要尽快突破瓶颈,更要在权谋智慧、局势洞察和势力经营上迅速提升,才能在这愈发复杂、凶险的棋局中,不仅保护好自身,更能有效地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守护好这个他历经磨难、逐渐开始产生认同与归属感的帝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