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无声的硝烟与家族的重量(1/2)
“金梭”项目的迁移工作,在经历了深水区的重重暗涌后,终于迎来了阶段性的里程碑——首批三家国家级核心金融机构成功完成系统切换,新架构在真实业务海量数据的冲击下,运行平稳,各项性能指标远超预期。这标志着“金梭”这艘金融巨轮,已经成功驶出了最危险的礁石区,进入了相对开阔的水域。
陈曦站在项目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看着代表稳定运行的绿色数据流如江河般奔涌,心中却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疲惫。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还有更多机构需要接入,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应对未知风险的能力,仍需时间检验。
更让他隐隐不安的,是那股始终未曾消散的、来自外部的恶意。随着“金梭”影响力的扩大,它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愈发复杂。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国家和机构,在西方舆论的持续影响下,对引入“金梭”技术表现得更加谨慎。技术标准之争、数据主权之争、乃至更深层的金融话语权之争,都化作了无声的硝烟,弥漫在每一次国际会议、每一份技术白皮书的字里行间。
周启明在一次内部总结会上,意味深长地对陈曦说:“我们现在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是更系统、更联合的压制。你要有心理准备,有些风浪,躲是躲不过去的。”
陈曦默默点头。他明白,“金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它成了大国博弈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个焦点。他肩上的担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沉重。
就在陈曦为“金梭”的未来深远布局时,一通来自母亲林薇的紧急电话,将他从纷繁复杂的公务中猛地拉回现实。
电话里,林薇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慌乱和哽咽:“小曦,你快回来!你爸爸……你爸爸他晕倒了,刚送进抢救室!”
陈曦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仿佛被重锤击中。他几乎是凭借着本能,向周启明汇报了情况,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机场。
飞机舷窗外的云海翻滚,陈曦的心却如同坠着铅块。父亲陈默,那个在他心中如同山岳般巍然不动的存在,竟然倒下了。他想起父亲将默薇资本交给妹妹时那深沉的嘱托,想起自己投身“金梭”时父亲眼中掩饰不住的骄傲与担忧……过往的片段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闪过,巨大的愧疚和担忧几乎要将他淹没。
当他赶到上海那家顶级的私立医院时,父亲已经脱离了危险,但依旧虚弱地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林薇守在外面,眼圈通红,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许多。
“医生说是长期劳累过度,加上情绪波动引发的急性心梗。”林薇握着儿子的手,声音沙哑,“幸好送来得及时……他之前就一直说胸口闷,劝他休息也不听……”
陈曦透过玻璃窗,看着父亲苍白而安详的睡颜,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父亲是为了这个家,为了默薇资本这座商业帝国,耗尽了心血。
陈玥也很快从北京赶了回来。兄妹二人守在病房外,相对无言,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悲伤和对未来的茫然。
几天后,陈默的病情稳定下来,转入了普通病房。他将陈曦和陈玥叫到床前。
此时的陈默,卸下了往日商业巨擘的威严,只是一个疲惫而虚弱的老人。他看着一双儿女,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