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暗流再涌(1/2)
推开那扇熟悉又陌生的木门,一股混合着灰尘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屋内和我离开时并无太大变化,只是炕上、桌上落了薄薄一层灰,显露出主人缺席的痕迹。我将那根硬木拐杖靠在门后,后背抵住房门,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回来了。终究还是回到了这个风暴眼中的原点。
腿伤处传来阵阵隐痛,提醒着我这几日的经历绝非梦境。外面院子里,贾张氏的咒骂声依稀可闻,夹杂着阎埠贵和刘海中故作威严的调解声,以及邻居们尚未散尽的议论。这一切,与那山中据点的绝对寂静形成了鲜明而讽刺的对比。
我没有立刻收拾屋子,而是先挪到炕边坐下,仔细检查了一下左腿的伤口。纱布干净,没有新的渗血,只是皮肉愈合处的麻痒感更加明显。老陈的药确实神奇。我将背包里那瓶药粉取出,贴身藏好,又将那几张粮票毛票塞进炕席底下——这便是我此刻全部的“家当”和依仗。
刚收拾停当,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和阎埠贵那特有的、带着试探的嗓音:
“柱子?歇下了吗?”
来了。盘问果然紧随而至。
我调整了一下呼吸,脸上换上疲惫而略带惶恐的神情,应道:“三大爷,没呢,您请进。”
门被推开,阎埠贵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面色严肃的刘海中。两人一进屋,目光便如同探照灯般,在我脸上和腿上扫来扫去。
“柱子啊,”阎埠贵拉过屋里唯一那把椅子坐下,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刻意的温和,“不是三大爷说你,你这回……可真是把大家吓得不轻啊!你说你受了伤,被老乡救了,在哪儿养伤啊?是哪村哪店的老乡?怎么也不捎个信回来?厂里孙科长都派人来问了好几趟了!”
一连串的问题,看似关心,实则句句不离打探底细。
刘海中背着手站在一旁,挺着肚子,鼻腔里哼了一声,补充道:“还有街道王主任那边,也得有个说法!无故失踪这么多天,影响极其恶劣!你必须一五一十说清楚!”
我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心中已有腹稿。脸上露出后怕和感激交织的表情,声音沙哑地说道:“二大爷,三大爷,我知道这次是我不对,让大家担心了。那天晚上,我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爬了多久,后来就晕死过去了。再醒过来,就在一个山坳坳里的猎户家了。那家就一个老大爷,姓……姓石,话不多,人也倔,就是心善,给我弄了点草药敷上,每天喂点稀粥……我伤得重,脑袋也昏沉,想说捎个信,可那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根本找不到人指话……”
我刻意将地点模糊化(山坳),人物模糊化(姓石的老猎户),状态模糊化(昏迷、脑袋昏沉),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动获救、意识不清的伤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可能被追问的细节。
“石姓猎户?”阎埠贵小眼睛眯了眯,显然在记忆中搜索着附近是否有这么一号人,“具体在哪个山头还记得吗?”
我茫然地摇了摇头,用手揉了揉太阳穴,做出努力回忆却头痛的样子:“记不清了……当时流了不少血,晕晕乎乎的,就记得那老大爷家好像是在一片老林子后面,门口有棵歪脖子松树……其他的,真记不起来了。”
刘海中皱着眉头,显然对我的说法将信将疑,但看我脸色依旧苍白,腿上的伤也不是作假,一时也找不出什么明显的破绽。他官腔十足地说道:“就算情况特殊,也该想办法通知组织!你这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必须要深刻检讨!回头写份详细材料,交到厂里和街道!”
“是,是,二大爷您批评得对,我一定深刻检讨,回头就写材料。”我连忙低头认错,态度诚恳。
阎埠贵见问不出更多,便换了个话题,目光扫过我这空空荡荡、落满灰尘的屋子,语气带着点意味深长:“柱子啊,你这伤看着还得养一阵子。院里最近……事儿也多。贾家那边,你也别往心里去,张老婆子就那脾气。不过你自己也得注意点,别再惹出什么风波了,咱们院儿啊,经不起折腾了。”
他这话,既是安抚,也是警告。暗示我如今的回归,本身就可能是一种“风波”。
“我明白,三大爷,我就想安生养伤,绝不给院里添乱。”我再次表态。
阎埠贵和刘海中又盘问了几句关于伤势和日后打算的话,见我回答得滴水不漏,始终是一副劫后余生、只求安稳的模样,也只得暂时作罢,嘱咐了几句“好好休息”便离开了。
送走这两位“大爷”,我刚插上门,还没等喘口气,窗户纸就被轻轻叩响了。
笃,笃笃。
不是阎埠贵那种带着算计的敲法,也不是刘海中官气十足的动静,更不是贾张氏撒泼时的疯狂。
我心中一动,走到窗边,压低声音:“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