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冷面将军宠妻日常 > 第67章 月下思量

第67章 月下思量(1/2)

目录

御前那场不见硝烟却凶险万分的较量,虽以皇帝暂时压下争议告终,但永宁回到镇北侯府后,却并未感到丝毫轻松。身心俱疲的她,屏退了左右,只想寻一处清净地,让翻腾的心绪慢慢沉淀。

夜色已深,一轮清冷的明月高悬天际,洒下如水银辉,将庭院照得一片澄澈,也投下幢幢模糊的暗影。

寒风依旧料峭,却比白日少了几分凛冽,多了几分静谧。永宁未披厚重斗篷,只着一件家常的锦缎夹袄,信步走到后院那方结着薄冰的池塘边。这里曾是霍凛月下独酌之处,此刻唯有她一人独立。

白日里紫宸殿中的情景,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中回放。李甫的阴险,王琛的迂腐,其他言官或明或暗的指责,还有皇帝那深不见底、难以揣度的目光,每一帧都让她心有余悸。

她当时是如何强作镇定,如何字斟句酌,如何在那刀光剑影般的言语交锋中,一步步为霍凛辩护,维护他的忠诚与功绩。现在回想起来,竟有些恍惚。

那个在深宫中长大、曾经只知风花雪月、对权谋争斗避之不及的自己,何时竟有了这般勇气与急智,敢于在御前与当朝重臣辩论,支撑她的,究竟是什么?

起初,或许是出于自保。她是镇北侯夫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霍凛若倒,她亦无法独善其身。

后来,或许是出于责任。他临行前将那声沉沉的“拜托”,将这座府邸托付于她,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再后来,或许是出于义愤。看不惯那些宵小之辈在后方玩弄权术,中伤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英雄。

可是,仅仅如此吗?

永宁望着池中那轮微微晃动的月影,思绪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她想起初入侯府时,那个冷硬如冰、令人畏惧的男人;想起他醉后流露出的、深埋于心的痛苦与疲惫;想起点将台上,他挥剑立誓时那撼人心魄的英姿与眼底的沉重;想起得知军需被卡时,自己那不受控制的愤怒与担忧;想起抚慰军属时,心中那份源于理解与共情的真切悲悯;更想起今日在御前,当他声誉遭受污蔑时,自己那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强烈的维护之心……

一种陌生的、却日益清晰的情感,如同月下悄然滋生的藤蔓,不知不觉间已缠绕了她整个心房。

那不再是单纯的恐惧,不再是无奈的责任,也不再是纯粹的义愤。

那是一种牵挂。一种超越了身份与契约的、发自内心的深切牵挂。

是一种心疼。心疼他背负的沉重,心疼他无人可诉的孤寂,心疼他即便立功仍要面对明枪暗箭的处境。

是一种敬佩。敬佩他的能力与担当,敬佩他的坚韧与忠诚。

或许还有一丝她自己都未曾深究、或是不愿承认的依恋?

这个认知让永宁的心跳陡然漏了一拍,脸颊在清冷的月光下微微发热。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袖,仿佛要按住那颗不受控制的心。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他月下独酌那个孤寂的背影,是从他接过那封密信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是从他简短却重逾千斤的那句“慌什么”?

还是从更早,从嫁入侯府后,在日复一日的观察、猜测、对抗与偶尔短暂的交流中,那个原本面目模糊、只有“杀神”之称的将军,渐渐在她心中变得有血有肉、复杂而真实?

她想起自己写给他的那封信,信中那些看似克制却暗藏关切的话语。当时只以为是尽本分,如今回味,字字句句竟都带着不曾察觉的情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