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冷面将军宠妻日常 > 第62章 智破困局

第62章 智破困局(2/2)

目录

郡主凑近些,声音更低:“听说是他在老家的族弟,仗着他的势,强占民田,闹出了人命,苦主不远千里告到了京兆尹衙门。虽然案子被压了下去,但风声已经走漏,御史台那边似乎有人盯上了,准备上本参奏呢。李尚书正四处活动,想捂住这事儿。”

永宁眼中精光一闪,这真是天赐良机。李甫自身后院起火,必然分散其精力,这正是反击的绝佳时机。

她回到府中,立刻开始布局。

她并未直接利用这条信息去攻击李甫,那太过明显,容易引火烧身。而是采取了更迂回、更巧妙的方式。

她再次提笔,给太后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信。

信中绝口不提自身遭遇的种种麻烦,只以晚辈的身份,深切关怀太后凤体,闲话宫中旧事,最后,才以极其自然的笔触写道:

“……近日闻听京兆尹衙门接手一桩异地诉讼,涉及朝中重臣亲族,案情似有蹊跷,引得坊间议论纷纷。儿臣愚见,天子脚下,首重法度清明。若此事处置不当,恐损及朝廷威信,亦让忠心为国之臣蒙受不白之议。陛下日理万机,母后深居宫中,或未知此等琐事,然妾身心系朝廷体统,故冒昧提及,万望母后勿怪。”

信送出后,永宁又做了一件事。

她让霍忠以侯府的名义,给那位正在暗中调查李甫族弟案子的御史台官员的夫人,送去了一份不轻不重、合乎礼节的年礼,并附上一张问候帖子,帖子末尾,看似无意地写了一句:“闻听尊夫秉公执法,不避权贵,妾身深感敬佩,此乃朝廷之福。”

这一举动,是对那位御史的一种无声支持,也是一种极其隐蔽的示好与鼓励。

在官场沉浮多年的御史夫人,自然能读懂这背后的深意。

数管齐下,效果立竿见影。

那几位逼债的商户突然变得“通情达理”起来,主动派人传话,表示愿意接受侯府提出的一个远低于契据要求的和解金额,只求尽快了结此事。

永宁心知这是李甫那边见风头不对,开始收缩战线,果断应允,迅速签署文书,彻底斩断了这条经济上的纠缠。

京兆尹衙门对李甫族弟案的态度明显变得强硬起来,不再一味压制,开始正常审理程序。

虽然最终结果未必能撼动李甫根本,但足以让他焦头烂额一段时间,无暇再全力对付镇北侯府。

更重要的是,一种微妙的舆论风向开始悄然转变。先前那些铺天盖地针对霍凛的流言,虽然并未完全消失,但其嚣张气焰明显收敛了不少。

朝中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中间派官员,开始重新评估局势。

毕竟,一个自身难保的李甫,和一个正在前线为国征战的霍凛,孰轻孰重,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看得清楚。

镇北侯府门前的危机,终于在永宁一连串缜密、精准而又不失分寸的运作下,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府内的人心更加安定,外部的压力显着减轻。

夜幕降临,永宁独自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静谧的庭院,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种历经风波后的疲惫与清醒。

她知道,这场斗争远未结束。李甫根基深厚,绝不会轻易罢休。眼前的平静,或许只是下一轮风暴的间歇。

但经过此番磨砺,她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深闺瑟瑟发抖的公主。

她开始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借力打力,如何在这布满陷阱的权谋场中,为自己、也为远方的他,争得一丝喘息的空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