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冷面将军宠妻日常 > 第46章 府中设宴

第46章 府中设宴(2/2)

目录

热气腾腾的杏仁茶、酥脆的芝麻糖饼、软糯的山药糕、栩栩如生的莲花酥……盛放在官窑瓷碟中,色香味俱佳。

起初,气氛略显微妙拘谨。

毕竟镇北侯府许久未有女主人主持这样的聚会,且霍凛权势煊赫又性情冷硬,众人言谈间不免带着几分小心。

永宁深知此点,并不急于热络,只从容地引导着话题,从今日的好天气、窗外的梅花,聊到近日京中的趣闻、时新的花样子,渐渐过渡到儿女教养、诗词赏析等无关朝政、又易于女眷参与的话题。

她语调柔和,态度亲切,偶尔提及自己初学管家、练习骑射的些许趣事,自嘲笨拙,引得众人莞尔,气氛也随之轻松起来。

那位苏夫人果然才学不俗,与永宁聊起诗词歌赋,颇有见解。

沈夫人性情温婉,言谈间对永宁主办此次小宴的周到细致赞不绝口。两位郡主则对永宁提及的骑射之事颇感好奇,连连发问。

“夫人竟在学骑射,当真令人钦佩!”

“是啊,我们可想都不敢想呢,难不难,侯爷可曾指点?”

永宁微微一笑,避重就轻,“不过是活动筋骨罢了,笨拙得很,惹了不少笑话。侯爷军务繁忙,岂敢以此等小事相扰。”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开,心中却因那“指点”二字,泛起一丝极微妙的涟漪。

闲谈间,永宁亦细心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留意着她们言语中可能透露的些许信息。

虽都是些家常闲话,但也能从中窥见各家近况、京中风尚乃至一些微妙的人际关系。她发现,自己竟能比从前在宫中时,更清晰地听懂那些弦外之音。

宴至中途,永宁又引众人至窗边赏梅,府中擅点茶技艺的丫鬟当场表演了分茶之术,引来阵阵赞叹。

随后,又搬来一架古琴,请来的琴师奏了一曲《梅花三弄》,清越琴音伴着冷梅幽香,更添雅趣。

整个过程,永宁始终掌控着节奏,既不让场面冷落,亦不过分喧闹。

她留意着每位客人的需求,及时添茶换盏,言语周到,让人如沐春风。

霍忠带着下人在外间听候吩咐,一切井然有序,未有丝毫差错。

宾客们显然对这次小聚颇为满意。

她们见识了侯府的底蕴与气度,更对这位年纪轻轻却处事大方、言谈得体的侯夫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先那些关于她不得宠、或手段强硬的流言,在此刻温馨雅致的氛围中,似乎也不攻自破。

末了,永宁又让丫鬟奉上早已备好的伴礼,每人一对内造精巧的梅花式样荷包,里面装着新巧的宫花和上好的香料,既不贵重惹眼,又显心意别致。

诸位夫人小姐皆欢喜收下,再三道谢后方才告辞。

永宁依旧亲自送至二门,看着马车远去。

待回到暖阁,喧嚣散去,只余满室茶香与冷梅余韵。

永宁独自站在窗边,望着窗外梅影斜斜,方才一直紧绷着的神经缓缓放松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疲惫与满足的复杂情绪。

兰芷和秋雯上前,脸上都带着兴奋与自豪的笑意:“公主,今日真是圆满极了!各位夫人看起来都高兴得很呢。”

“是啊,奴婢看那位苏夫人,临走时还拉着您的手说了好一会儿话呢。”

永宁转过身,脸上也带着浅淡却真实的笑意。

她环视着略显凌乱却暖意融融的暖阁,轻声道:“是啊,总算未曾出什么岔子。”

她走到主位坐下,接过秋雯递上的热茶,轻轻呷了一口。

温热的茶汤滑入喉中,熨帖着有些干涩的喉咙,也熨帖着那颗略感疲惫却充满成就感的心。

这是她第一次,并非凭借公主的身份,而是作为“霍府主母”,独立操持一场宴会。

从策划到执行,从迎客到送别,虽依托侯府旧例与下人得力,但其中诸多细节决断、氛围掌控,皆出自她手。

她做到了。未曾怯场,未曾失仪,甚至赢得了那些女眷们真诚的赞赏。

这不仅仅是一场宴会,更像是一次无声的证明,证明她有能力打理好这座府邸,有能力承担起侯府女主人的责任。

虽然过程中不乏紧张与焦虑,但最终的结果,带来的是一种踏实而充盈的喜悦。

这种喜悦,不同于骑射进步的兴奋,它是一种更深沉的、关于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

“吩咐下去,今日所有当值的下人,皆赏一个月月钱。”永宁放下茶盏,对霍忠道,“大家今日都辛苦了,做得很好。”

霍忠老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躬身道:“谢夫人赏!老奴代他们谢过夫人。夫人今日,真是大有当年老夫人的风范。”他口中的老夫人,指的是霍凛早已过世的母亲。

永宁微微一怔,随即莞尔:“管家过誉了。还有许多需学习之处。”话虽如此,心中却泛起一丝暖意。

打理家务,看似琐碎,却亦是一门学问,一种修行。

它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智慧与决断。通过今日这场小宴,永宁仿佛又推开了一扇新的门,看到了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的路或许还长,但此刻,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期待。

这座镇北侯府,于她而言,不再是冰冷的囚笼,而是一个可以让她学习、成长,甚至施展拳脚的天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