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冷面将军宠妻日常 > 第12章 宫门似海

第12章 宫门似海(1/2)

目录

西市惊马的阴影尚未散去,宫中便传来了口谕,太后思念永宁公主,宣其明日入宫觐见。

接到口谕时,永宁正对着一幅未完成的寒梅图出神,笔尖蘸饱了墨,却迟迟未能落下。

听闻宣召,她指尖微颤,一滴浓墨坠落在宣纸上,迅速晕开一团污迹,如同她此刻骤然沉重的心情。

回宫。

那曾是她的家,是她生长了十几年的地方,的一草一木她都熟悉。

可如今,“回宫”二字却仿佛带着千斤重担,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西市那根冰冷的细针、霍凛讳莫如深的眼神,都让她对那重重宫阙生出前所未有的警惕和疏离。

然而,太后的思念,她无法推拒,亦不能推拒。

她抬眼看向窗外,暮色渐合,镇北侯府的书房早已亮起了灯。

霍凛回来后便一直待在书房,未曾露面。他会如何看这次宣召,是会觉得她又在寻求宫廷的庇护,还是另有考量。

永宁深吸一口气,对传旨内监道:“有劳公公回禀母后,永宁明日定准时入宫请安。”

内监笑眯眯地应下,目光却似有若无地在她脸上转了一圈,方才躬身退下。

这一夜,永宁睡得极不安稳。

梦中尽是纷乱的景象,惊马的嘶鸣、冰冷的铁针、霍凛救人身时模糊的残影、还有宫中那些熟悉却又面目模糊的脸孔……

次日清晨,永宁仔细梳妆。既不能失了公主的雍容,亦不能过于招摇。她选了一件藕荷色绣银丝缠枝梅的宫装,样式大方而不失雅致,发髻也梳得简单,只簪了几支珠花和一支赤金点翠步摇。镜中人容颜依旧,眉宇间却添了几分挥之不去的轻愁与沉淀下来的静气。

马车驶向皇宫,熟悉的朱红宫墙越来越近,那巍峨的殿宇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而威严的光芒,如同巨兽沉默的巢穴。

慈宁宫依旧暖香馥郁,太后见到她,自是欢喜,拉着她的手细细端详,问些府中起居、饮食可还习惯之类的话。永宁一一含笑应答,只字不提西市风波与府中冰冷,只挑些无关痛痒的趣事说了。

太后何等人物,见她眉间隐有倦色,言语虽恭顺却透着疏离,心下便明白了几分,轻轻拍着她的手叹道:“哀家知道你心里苦。霍凛那孩子,性子是冷了些,又是常年在军中惯了的,不懂体贴人。但你既已嫁了他,便是他的妻子,凡事要多担待些。皇家女儿,自有皇家女儿的体面和责任。”

永宁垂眸:“儿臣明白,劳母后挂心了。”

“明白就好。”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她,“陛下和哀家,总是盼着你们好的。这桩婚事,于国于家,都是极好的。”

正说着,宫人报陛下驾到。

皇帝萧景琰一身常服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听说皇妹回来了,朕便过来瞧瞧。母后这里好生热闹。”

永宁连忙起身见礼。

皇帝虚扶一下,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笑道:“永宁气色看着倒好,看来霍卿虽是个武人,倒也未怠慢于你。朕也就放心了。”

永宁心中微紧,面上却依旧温婉:“劳皇兄挂念,侯爷待我很好。”

“那就好。”皇帝颔首,看似随意地问道,“霍卿近日忙于军务,朕也有些时日未见他了。他身子可好,北疆苦寒,落下的旧伤可还时常发作?”

永宁指尖微微一蜷。皇帝问得寻常,她却听出了其中的试探之意。她谨慎答道:“侯爷身子尚可,只是公务繁忙,臣妹也不甚打扰。旧伤似在阴雨天有些不适,但侯爷从不提及。”

“嗯,他向来如此,报喜不报忧。”皇帝语气如常,转而笑道,“你们夫妻和睦,朕心甚慰。霍卿是我朝栋梁,皇妹日后还要多加体恤,替朕分忧才是。”

“臣妹谨记皇兄教诲。”永宁低头应道。

在慈宁宫用了午膳,皇帝便起身离去,临走前又嘱咐永宁常回宫看看。

太后毕竟年迈,说了会子话便露了疲态。永宁伺候太后歇下后,便告退出来。

时辰尚早,她想着许久未见几位交好的宗室姐妹,便信步往御花园走去。

冬日御花园景致萧索,但暖阁里却暖融如春,几位公主、郡主正围炉说笑,见她来了,纷纷起身相迎,言辞亲热,目光却或多或少带着打量与好奇。

“永宁姐姐可算回来了,快来看看我们新得的南珠首饰!”

“镇北侯夫人气度越发不凡了,果然成了亲就是不同。”

“听闻侯爷对姐姐极为爱重,真是羡煞旁人。”

永宁笑着与她们周旋,心思却有些飘远。这些姐妹,昔日一同嬉戏,看似亲密无间,如今字字句句却都绕着她的婚事、她的夫君打转。

那羡慕的语气背后,是真心还是探究,是单纯的好奇,还是别有深意。

一位平日里与她关系尚可的郡主悄悄拉她到一旁,低声道:“永宁,你如今身份不同,是陛下和太后眼前的红人,又是手握重兵的镇北侯夫人,不知多少人盯着你呢。有些话听听便罢,莫要往心里去,也莫要轻易表态。”

永宁心中一动,看向她:“妹妹此话何意?”

那郡主眼神闪烁,欲言又止,最终只含糊道:“总之你凡事多留个心眼便是。尤其是…唉,罢了,你自己小心便是。”说完,便借故走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