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话 幽泉照影劫(1/2)
天地有常,清浊自分。然人心莫测,常溺虚妄之相,以致真幻颠倒,孽缘自成。长乐郡宁家公子宁瑜,身负异禀,心秉仁德,不慕俗世浮名,唯愿遍历山河,解厄济困。其伴阿翎,乃灵鹤化形,清辉澄澈,灵觉通幽,常助宁瑜洞察阴阳之诡。
此番二人行至蜀中剑阁古道,于一处名为“忘忧谷”的幽深峡谷暂歇。谷中有泉,名曰“照影”,泉水清冽甘甜,据传常饮可令人忘忧。然近日,谷中却生出一桩怪事。有入谷采药的山民,于照影泉边歇息时,恍惚间在泉水中看到了自己已故亲人的倒影,神情哀戚,似有未尽之言。山民心神激荡,伸手欲触,却惊觉那倒影陡然变得狰狞,竟欲将其拖入水中!虽侥幸挣脱,归来后却大病一场,精神萎靡,口中反复念叨泉中有鬼。更有一名樵夫,自此失踪于泉边,唯留药篓与一只跌落的草鞋。
“公子,那逃脱山民身上,缠绕着一股极其阴寒、带有强烈‘镜像’与‘执念’的邪气,”阿翎仔细探查后,神色凝重,“此气非鬼非妖,倒像是……某种基于水镜原理的诅咒,或者说,是无数沉溺于过往、不得解脱的残念,借助那泉水汇聚成了能映照并扭曲人心的幻影陷阱。”
宁瑜指尖灵力微触,感知着那邪气中蕴含的、如同漩涡般吸摄心神的诡异力量,沉吟道:“泉中照影,勾连往昔,惑乱心神,甚至能化虚为实……此非寻常水魅或精怪。若我所料不差,此泉已成‘幽泉照影劫’ 之局!乃因地脉特殊,或古时怨念沉积,使得此泉具备了映照并放大生灵内心执念、恐惧与遗憾的能力。更甚者,这些被映照出的虚妄之影,在特殊条件下,或能汲取生人精气,化为短暂的影傀,为祸人间。”
那失踪樵夫的家眷悲痛欲绝,求助于暂居谷中的宁瑜二人。据谷中老者言,那照影泉历史悠久,早年并无异状,直至百年前,附近一处古墓塌陷,地气变动之后,才渐生怪异。
事不宜迟,宁瑜与阿翎即刻动身,前往照影泉。泉眼位于谷底深处,四周古木参天,藤萝密布,环境清幽,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森。泉水清澈见底,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苍翠古木,看似并无异常。
然而,当宁瑜与阿翎靠近泉边,目光落向水面时,二人心中皆是一震!
那水中倒影,并非完全与他们同步!宁瑜的倒影,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丝对家族责任的沉重与疲惫;阿翎的倒影,则流露出对灵鹤族群的一丝难以割舍的眷恋。这些细微的情绪,是他们深藏心底、甚至自身都未必清晰察觉的执念,此刻却被这泉水清晰地映照、放大!
“公子,这泉水……在窥探我们的心!”阿翎感到一丝寒意,立刻运转清辉,护住灵台,那水中的异状倒影才逐渐恢复正常。
宁瑜亦是以莫大定力,收敛心神,沉声道:“果然诡异。此泉已非普通泉水,而是一面能映照心魔的孽镜。寻常人靠近,心神稍有不稳,便会被其乘虚而入。”
为探明根源,宁瑜取出一张探灵符,激发后投入泉中。符箓入水,并未沉底,而是悬浮水中,散发出柔和金光,探查泉眼深处。片刻,符箓金光剧烈闪烁,随即黯淡湮灭!
“泉眼之下,有极强的怨念与空间波动!”宁瑜面色一凝,“那古墓塌陷,恐怕并非偶然,而是导致了某种阴阳裂隙,或是释放了墓中封存的邪异之物,污染了这口泉眼!”
话音刚落,异变陡生!
原本平静的泉面,无风起浪,道道涟漪扩散开来。水中倒影开始扭曲、晃动,仿佛有无数张模糊的人脸在其中挣扎、哀嚎!同时,一股强大的、针对心神与过往遗憾的吸摄之力,从泉水中弥漫开来,试图将二人的意识拉入那无尽的回忆漩涡!
“凝神静气!勿观水面!”宁瑜低喝,金光咒瞬间扩张,将二人笼罩,隔绝那无形的精神侵蚀。
然而,那“幽泉照影劫”的力量,远超想象!
哗啦——!
泉水猛然翻涌,数道完全由暗影和水流构成的、形态与宁瑜和阿翎一般无二的影傀,从泉水中一跃而出!它们面容模糊,唯有眼睛位置闪烁着与水中倒影相同的、被放大的执念光芒——宁瑜的影傀眼神沉重,阿翎的影傀目光眷恋。它们发出无声的嘶吼,挥舞着暗影构成的利爪,带着与本体相似却更加阴寒诡异的能量波动,扑杀而来!
这些影傀,竟能模仿本体的部分能力!宁瑜的影傀挥手间打出暗淡的金光,虽无纯阳正气,却充满沉滞的压迫感;阿翎的影傀则散发出扭曲的清辉,带着迷惑与拉扯的意味。
“小心!它们的力量源于我们的心念破绽!”宁瑜挥动桃木剑,纯阳真火燃烧,将扑来的影傀逼退。但影傀被击散后,很快又从泉水中汲取能量重新凝聚,仿佛无穷无尽。
阿翎以清辉抵御,却发现自己的净化之力对这些源于自身心念的影傀效果大打折扣,它们本就是自身的一部分扭曲显化!
更麻烦的是,那泉水的吸摄之力持续不断,二人必须分心稳固心神,否则便会被拖入更深的幻境。同时,泉水中开始浮现出更多陌生的、充满痛苦与怨恨的倒影,那是历代沉溺于此泉的遇害者的残念,它们也化作影傀,加入围攻!
二人顿时陷入了苦战。不仅要应对源源不断的影傀攻击,还要抵抗直击心灵弱点的精神侵蚀,灵力与心神消耗极巨。
“公子,这样下去不行!我们的力量会被它们耗尽,甚至被同化!”阿翎感到自身的情绪似乎也开始受到水中倒影的影响,变得有些焦躁不安。
宁瑜心念电转。这幽泉照影劫,其力源于“映照”与“执念”。要破此局,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其力量源头——要么彻底净化泉眼中的怨念与邪异,要么……让这“镜子”失去“映照”的目标!
他目光扫过那不断翻涌的泉眼,又看了看身边苦苦支撑的阿翎,一个念头闪过。
“阿翎!”宁瑜决然传音,“此劫根在‘心映’!我们需反其道而行之!收敛所有外在灵力与情绪波动,将心神沉入无思无念、物我两忘的至静之境!让这‘孽镜’无物可照,无念可摄!”
“物我两忘?”阿翎一怔,此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极难,尤其是在这充满诱惑与攻击的环境中。但眼下,似乎别无他法。
“尽力一试!”宁瑜率先收敛金光,闭上双眼,不再关注外界攻击与内心杂念,依照道家坐忘之法,将意识沉入一片虚无混沌。阿翎见状,也立刻效仿,灵鹤本性中的空灵之意自然流转,周身气息变得缥缈不定,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刹那间,二人如同化作了两块顽石,一潭死水。外在的灵力波动、内心的情绪涟漪,尽数归于沉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