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话 琥珀川(2/2)
“公子!”阿翎见状,心胆俱裂,不顾自身安危,化作一道青虹,冲向那血珀神像,试图为宁瑜争取喘息之机。
然而,那神像只是冷冷地“瞥”了她一眼,蛇尾再次横扫,速度快得超出肉眼捕捉!阿翎只来得及将双臂交叉护在身前,便被狠狠抽中!
“噗!”
阿翎如断线的风筝般摔落在地,鲜血染红了她的衣襟,气息瞬间萎靡下去,灵鹤清辉也变得明灭不定。
眼看两人皆已重伤,那血珀神像发出得意的无声狞笑,操控着无数血珀触手,如同群魔乱舞,向失去抵抗能力的二人缠绕而来,要将他们也化为祭坛的养料!
危急关头,宁瑜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强忍着内腑剧痛,双手艰难地结出一个古老而复杂、蕴含着寂灭与归元之意的印诀——那是宁家秘传中,与敌偕亡的禁忌之术“归墟引”!此术可引动周身精血魂魄乃至道基,化为最纯粹的破灭之力,威力巨大,但施术者亦将付出惨重代价,甚至形神俱灭!
“阿翎……快走!”宁瑜低吼,便要引爆自身。
“不!公子!”阿翎泪如雨下,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挣扎着爬起,扑到宁瑜身前,竟是要替他承受这一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异变再生!
那祭坛下方,一具尚未完全凝结血珀的官府差役尸体,其怀中一块看似普通的玉佩,因主人身死和此地邪气冲击,竟“咔嚓”一声碎裂!玉佩中,一缕极其微弱的、却纯正平和的儒家浩然正气逸散而出!
这缕正气虽然微弱,但出现在这至阴至邪之地,却如同在滚油中滴入了一滴水!
那血珀神像和核心,似乎对这缕浩然正气极为忌惮,动作猛地一滞!
就是这一滞的功夫,宁瑜福至心灵,猛然放弃了同归于尽的“归墟引”,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阴阳相克,这血珀邪术至阴至邪,或许……至阳至刚的雷霆亦非唯一克星,这中正平和的浩然正气,或许更能从根本上瓦解其存在!
他虽非儒修,但道法自然,万理相通!他立刻改变策略,不再试图以暴制暴,而是强行压下伤势,盘膝而坐,双手结出莲花法印,口中不再诵念杀伐咒文,而是朗声诵念起蕴含天地至理、中正平和之意的《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清朗平和的诵经声,带着宁瑜对“道”的理解与自身精纯的灵力,在这邪异的溶洞中扩散开来。这声音并非攻击,却带着一种瓦解执着、净化戾气、回归本源的力量。
那汹涌而来的血珀触手,在触及这平和经文的刹那,竟如同遇到了克星,速度骤减,表面的邪光也开始明灭不定!那血珀神像发出的精神冲击,也被这中正平和的意念所抵消、抚平。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经文如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宁瑜周身仿佛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清辉,与这污秽血腥的魔窟格格不入。他不再去看那狰狞的神像和核心,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对“道”的感悟与阐述之中。
阿翎见状,也明白了宁瑜的意图,她强忍伤痛,来到宁瑜身边,同样盘膝坐下,不再施展攻击性的灵鹤之力,而是将自身那纯净的、充满生机的本源气息,与宁瑜的诵经声融为一体,共同构建出一个祥和、宁静、充满生机的“道域”。
道域范围内,那狂暴的血珀邪气如同冰雪遇阳,开始迅速消融、瓦解!那些挣扎的血珀尸骸,脸上的痛苦之色渐渐平复,最终化为平静,然后连同血珀一起,悄然消散。四周洞壁上那些邪异的血珀光泽也迅速黯淡下去。
那血珀神像发出了惊恐而愤怒的咆哮,疯狂地催动核心,试图调动更多的力量反击,却发现它那依靠掠夺和怨恨凝聚的力量,在这中正平和、回归本源的“道”之意境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如同沙塔遇潮,迅速崩塌!
“不——!我的不朽……我的力量……” 充满不甘的意念逐渐微弱。
最终,在宁瑜诵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时,那搏动的血珀核心发出一声轻微的脆响,停止了跳动,表面布满裂纹,随即化作一蓬暗红色的尘埃,消散于空中。
那尊血珀神像,也随着核心的毁灭,彻底失去了所有光彩,僵立片刻后,“哗啦”一声,碎裂成千百块普通的、毫无灵性的琥珀碎片。
祭坛崩塌,溶洞内所有的血珀异象也随之消失,恢复了原本的阴暗潮湿,只是那股甜腥的邪气已然不再。
寂静,重新笼罩了溶洞。
宁瑜停下诵经,脸色苍白如纸,又喷出一口淤血,显然内伤极重。阿翎连忙扶住他,眼中满是心疼与后怕。
“没……没事了……”宁瑜虚弱地笑了笑,看着恢复正常的溶洞,“至邪之力,终难敌至正之道。强取豪夺,以众生为刍狗,纵得一时之强,亦如无根之木,无水之萍,终将湮灭。”
两人在溶洞中调息了许久,才勉强恢复行动能力。他们将遇难者的遗骸收敛,带出洞窟安葬。又施法净化了被污染的琥珀川水脉。
离开河谷时,夕阳如血,映照着逐渐恢复清澈的河水。
“血珀虽美,然以此邪法所得,沾染无数冤魂痛苦,实乃不祥之物。”宁瑜对闻讯赶来、惊疑不定的官府之人和采珀匠说道,“世间万物,皆有定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莫因贪念,触犯禁忌,招致无妄之灾。”
众人见识了河谷内的惨状,又得宁瑜告诫,无不凛然应允,表示再不敢轻易涉足此地深处。
经此一事,琥珀川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那“血珀藏尸”的恐怖传说,将永远警示着后人。而宁瑜与阿翎,则带着对正道与生命的更深感悟,再次踏上了他们的旅程。
(本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