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话 血泉玉俑(2/2)
宁瑜挥动桃木剑,剑身黑狗血与金光交织,迎向玉俑的攻击。
“铛!铛!”
金石交击之声刺耳!玉俑坚硬无比,桃木剑只能在它们身上留下浅浅白痕,反而震得宁瑜手臂发麻。而且,一股阴寒的血煞之气顺着兵器交击处,试图侵入他的体内!
这些玉俑,不仅物理防御极高,还能反噬!
更多的玉俑加入了围攻,它们步伐沉重,将宁瑜围在中间。血泉中升腾起的红雾也如同有生命般,缠绕过来,试图渗透他的护体清光,侵蚀他的血气。
宁瑜脚踏玄奥步法,在玉俑的攻击间隙中闪避,桃木剑或格或挡,暂时周旋。但他发现,自己的清光护罩在血煞红雾的侵蚀下,消耗极快。而且,那血泉仿佛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在不断给这些玉俑和红雾提供能量。
必须攻击核心——那口血泉!
他避开一记重劈,身形疾退,同时并指如剑,凌空画出一道“敕雷破邪符”,金光雷符如同闪电,射向那不断翻滚的血泉!
然而,血泉上方红雾凝聚,化作一面厚重的血盾,将雷符挡住!雷光与血盾同时湮灭,血泉只是微微一滞,便恢复如常。
“没用的……血泉不枯……吾等不灭……地脉阴煞……无穷无尽……”那沙哑的意念带着嘲讽。
宁瑜心沉了下去。这血泉连接着地底阴煞血煞之脉,确实是近乎无尽的能量源!
就在他思索对策之际,一个玉俑突然张口,喷出一股腥臭的血箭!宁瑜侧身闪避,血箭擦着他的肩膀飞过,打在身后的玉壁上,竟将玉壁腐蚀出一个小坑!
他感到肩膀一阵火辣辣的疼痛,护体清光也被削弱了一分。低头看去,道袍肩部已被蚀穿,皮肤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红痕,一股阴寒的血煞之气正试图往里面钻!
情况危急!
第五章:破泉焚俑
就在宁瑜陷入苦战,左肩受创,情况不妙之时,守在地面的阿翎感受到了地穴中激烈的能量波动和那浓郁得令人作呕的血煞之气。
“公子!”阿翎心急如焚。她能感觉到宁瑜的气息出现了一丝紊乱。
她看着手中维系阵法的朱砂线,又看了看那不断溢出红芒的地裂缝,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公子说过……金石虽坚,亦有灵性……哪怕是走了邪路……”她回想起宁瑜平日的点化。这血玉虽邪,其本质仍是天地所生的玉石。
她不再仅仅维持封锁阵法,而是将自身纯净的灵鹤本源之力与周围的山川地气相连接。她闭上双眼,双手虚按地面,空灵的吟唱声不再是攻击,而是化作了一种沟通与……净化?
歌声悠远,仿佛大地的心跳,仿佛清泉的流淌,诉说着金石本初的沉静与温润,试图穿透那狂暴的血煞,唤醒这些血玉被污染掩盖的、属于“玉”的本来灵性?
这蕴含着大地厚重与纯净本源的歌声,与地穴中血腥暴戾的气息形成了剧烈的冲突。
奇异的变化发生了。
那些疯狂攻击宁瑜的玉俑,动作出现了一刹那的僵硬。它们猩红的眼睛闪烁不定,仿佛内部的某种东西被触动。就连那翻滚的血泉,流速也似乎慢了一丝。
那沙哑的意念发出了困惑而愤怒的低吼。
宁瑜立刻抓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机会!阿翎的歌声,如同甘露,暂时洗涤了部分血煞,削弱了玉俑与血泉的联系!
他不再犹豫,将大部分法力灌注于桃木剑中,剑身黑狗血沸腾,金光炽烈如阳!他不再与玉俑缠斗,而是身形如电,化作一道金黑交织的流光,直刺那口血泉的泉眼核心!
那里是阴煞血煞的出口,也是所有邪力的根源!
“天地正气,浩然长存!破邪显正,焚煞净泉!敕!”
桃木剑携带着无匹的净化之力,狠狠刺入了翻滚的血泉泉眼!
“轰——!!”
一声沉闷的巨响从地底传来!整个溶洞剧烈震动!血泉如同被投入烧红烙铁的冷水,猛地炸开!无数血红色的水珠四散飞溅,落在玉壁上发出“嗤嗤”的腐蚀声,落在玉俑身上则让它们发出痛苦的嘶鸣!
泉眼处,一股浓郁如墨的黑红色秽气冲天而起,试图做最后反扑,但在桃木剑的至阳之力和宁瑜磅礴法力镇压下,迅速被净化、消融。
泉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涸、凝固,变成了一块暗红色的、毫无生机的石头。
随着血泉的毁灭,所有的玉俑都停止了动作。它们眼中的猩红光芒熄灭,身上那无形的邪力瞬间消散。血玉的身躯上,开始浮现出细密的裂纹,最终“咔嚓”声中,碎裂成一地失去灵性的红色碎块。
溶洞内那令人窒息的血煞之气和红雾,也随之冰消瓦解。四壁血玉的光芒迅速黯淡,恢复了玉石应有的温润(虽然依旧是红色,但不再妖异)。
宁瑜拔出桃木剑,踉跄一步,脸色苍白。刚才那一击,几乎抽空了他的法力。
第六章:玉殒人安
宁瑜调息片刻,用生石灰和剩余的黑狗血,将血泉残迹和玉俑碎片彻底处理干净,这才沿着原路返回地面。
阿翎见到他安然出来,这才松了口气,连忙撤去阵法。
两人回到玉石村,好消息已经传来。石大胆和其他几个年轻人的流血症状停止了,虽然身体极度虚弱,需要大补和长期休养,但性命已然无忧。
整个村子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宁瑜二人的无尽感激。
宁瑜却对众人告诫道:“天地生玉,本为祥瑞。然玉石通灵,若生于极阴秽煞之地,或经邪法炼制,便会堕为妖邪。那血玉矿便是如此,已成了吸血噬魂的魔物。今日虽毁其根源,但教训尔等当谨记。”
他目光扫过村民,语气严肃:“山中宝物虽多,然福祸相依。对于这等气息不正、来历不明之物,切不可因贪念而轻易触碰。须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必遭奇祸。守住本心,不贪不妄,方能保自身平安,家宅安宁。”
村民们经历了这场由“嗜血玉”带来的噩梦,早已吓破了胆,纷纷发誓,再也不敢靠近鬼哭岭,更不敢觊觎那些邪门的玉石。
石大胆捡回一条命,更是悔恨交加,将之前藏起来的那小块血玉也交给了宁瑜处理,从此洗心革面,老老实实采玉。
宁瑜和阿翎婉拒了酬谢,飘然离去。
路上,阿翎看着远去的祁连山,问道:“公子,那些玉石头,为什么一定要喝血呢?”
宁瑜轻叹一声:“它们生于血煞之地,其性便偏于阴邪暴戾,如同人处于恶劣环境,心性易变。这并非它们最初的本愿,而是环境使然。所以,我们不仅要谨慎选择所处环境,更要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常怀善念,亲近正气,方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善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化解这等邪物,并非一定要彻底毁灭。若能寻得正法,引导其回归本源,化煞为祥,亦是功德。只是此次那血玉煞气已深,与地脉秽气纠缠太久,难以度化,只得行此下策。”
阿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环境”、“本性”和“引导”记在了心里。
夕阳下,两人的身影消失在戈壁的尽头。玉石村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劳作,只是鬼哭岭成了真正的禁地。而那场关于“血泉玉俑”的恐怖经历,则成了村里老玉匠告诫后辈时,必然提及的、关于贪婪、选择与玉石本性的沉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