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话:纸鸢渡魂(2/2)
老妇人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她指着不远处一个较为矮小的孩童魂影,哽咽道:“那就是……我的狗娃……五岁那年,一场瘟疫……他爹娘都没了,就剩下我们祖孙俩相依为命……可……可他还是没熬过去……是我没用……没照顾好他……”
她泣不成声,积压了不知多少年的悲痛,在这一刻决堤。
“他临走前,拉着我的手说,‘奶奶,我想放风筝……等我好了,你再给我扎个大大的沙燕,好不好?’……”老妇人抚摸着手中刚刚折好的一只沙燕纸鸢,泣不成声,“可是……他再也没好起来……这沙燕,我每年都扎,可他……再也放不了了……”
原来,这老妇人并非所有孩童魂魄的亲人。她自己的孙子狗娃早夭,葬于此地。她因思念成疾,常年在此守墓,渐渐发现了其他同样夭折、无人祭奠的孩童魂魄。同病相怜之下,她便将这些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孙子孙女,每年清明,便以毕生积蓄购买彩纸,扎制大量纸鸢,并以自身那股跨越生死的强大执念为引,托举纸鸢,让这些可怜的魂魄,能在清明这天,短暂地享受一下他们生前未能尽兴的玩耍乐趣。
这,便是“纸鸢渡魂”的真相。非是渡化,而是以慈念为桥,为这些滞留的幼小亡魂,搭建一个短暂的、充满慰藉的梦境。
宁瑜和阿翎闻言,心中皆是恻然。这老妇人自身承受着丧孙之痛,却将这份爱延伸至其他无辜的亡魂,此等胸怀,令人动容。
就在这时,阴影中的鬼差发出了冰冷的提醒:“时间将至!”
空中的纸鸢仿佛也感受到了时限,飞舞的速度慢了下来。孩童们的嬉笑声渐渐低落,脸上重新露出了茫然与恐惧。
老妇人猛地惊醒,看着即将结束的一切,眼中充满了无尽的不舍与绝望。
宁瑜心中已有决断。他走到老妇人面前,郑重道:“婆婆,您的心意,天地可鉴。但这些孩子,终究不属于这里。长久滞留,对它们并非好事。不如让它们安心离去,往生极乐,方能真正解脱。”
老妇人泪眼婆娑地看着宁瑜,又看看那些即将被带走的孩童魂魄,最终,她似乎想通了什么,重重地点了点头,哽咽道:“我……我明白……只是……只是舍不得……”
宁瑜取出一张空白的符纸,以指代笔,凝聚法力,在上面缓缓刻画起来。他画的并非驱邪符箓,而是一幅简易却意蕴悠长的图画——一条清澈的河流,一座古朴的桥梁,桥的对面,是祥和的光明与盛开的花朵。
往生接引图!
同时,他对阿翎道:“阿翎,助我一臂之力,以安魂之音,为它们指引前路。”
阿翎点头,闭上双眼,灵鹤虚影在她身后清晰浮现。她朱唇轻启,不再是鹤唳,而是一种空灵、悠远、仿佛来自九天之上的安魂曲调。那曲调温柔而充满力量,如同母亲的呢喃,抚慰着所有不安的灵魂。
宁瑜将画好的往生接引图轻轻一抛,符纸无风自燃,化作点点金色的光屑,融入阿翎的安魂曲调之中。霎时间,那曲调仿佛拥有了实质的力量,在空中化作一条朦胧的、闪烁着金色光点的道路,路的尽头,隐约可见一座散发着祥和气息的桥梁虚影——奈何桥的投影!
这条光路,并非强行拘拿,而是充满慈悲的接引。
空中的孩童魂魄,听到这安魂曲,看到那金色的光路,脸上的恐惧与茫然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与向往。它们不再躲闪,而是自发地、有序地,牵着那已然失去力量的纸鸢,如同归家的游子,一步步踏上了那条金色的光路。
老妇人泪流满面,却努力挤出笑容,对着那些走过的魂魄挥手:“去吧……孩子们……好好去吧……下辈子……投个好人家……平平安安的……”
每一个魂魄走过她面前时,都会微微停顿,对着她躬身行礼,虽然无法言语,但那感激与不舍的意念,却清晰地传递出来。
尤其是那个矮小的、名为狗娃的魂魄,走到老妇人面前时,停留的时间最长。它伸出虚幻的小手,似乎想再摸摸奶奶的脸,却穿透了过去。它抬起头,对着老妇人,露出了一个无比纯净、无比灿烂的笑容,然后才转身,坚定地踏上了光路。
看着狗娃的笑容,老妇人仿佛得到了最大的慰藉,她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只是用力地、用力地点头。
当最后一个孩童魂魄踏上光路,消失在奈何桥的虚影之后,空中的纸鸢如同失去了所有支撑,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铺满了坟茔之间的空地。
阿翎的安魂曲也渐渐停歇。
那条金色的光路与奈何桥的虚影,也随之缓缓消散。
荒冢之间,恢复了之前的寂静,只有那满地的纸鸢,证明着刚才发生的一切并非虚幻。
阴影中的鬼差,对着宁瑜和阿翎微微颔首,算是致谢,随即身影渐渐变淡,最终消失不见。它的任务,已经完成。
老妇人瘫坐在地,望着狗娃坟墓的方向,失声痛哭,但那哭声之中,除了悲伤,似乎也多了一丝释然。
下卷 慈念长存
宁瑜与阿翎没有立刻离开,他们陪着老妇人,直到她的情绪渐渐平复。
老妇人哭够了,挣扎着起身,对着宁瑜和阿翎就要下拜,被二人连忙扶住。
“多谢……多谢二位恩公……”老妇人哽咽道,“若非二位,老婆子不知还要执迷到何时……狗娃他们……也难得解脱……”
“婆婆不必如此。”宁瑜温声道,“是您的慈心感动天地,我等不过是顺势而为。令孙与众孩童已往生善处,您当安心才是。”
老妇人擦干眼泪,看着满地的纸鸢,喃喃道:“是啊……该安心了……狗娃他……最后是笑着走的……他一定……去了好地方……”
她小心翼翼地将散落在地的纸鸢一一拾起,整理好,放入竹篮中,动作轻柔,如同对待珍宝。
“这些纸鸢……”阿翎有些疑惑。
老妇人露出一个苍凉而平静的笑容:“留着……明年清明,或许还有别的……苦命孩子需要呢?就算没有,烧给狗娃他们,在
宁瑜与阿翎闻言,心中皆是肃然。这老妇人的慈念,已然超越了生死,成为了她生命的一部分。
宁瑜取出一些银两,塞到老妇人手中:“婆婆,这些您拿着,添置些衣食,也好有多余的……买彩纸。”
老妇人推辞不过,最终含泪收下。
离开忘川坡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荒冢之上,为那些无名的坟茔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少了几分阴森,多了几分宁静。
“以执念为桥,渡亡魂残愿。婆婆之爱,可谓至矣。”阿翎回望那老妇人佝偻却坚定的背影,指尖气纹充满了敬意。
“痴心可撼天,慈念能渡厄。”宁瑜悠然道,“这纸鸢渡魂,看似有违阴阳常理,实则蕴含至深人情。天道虽无情,人心却有温度。这婆婆以一己之力,温暖了如此多孤苦亡魂,其功德,未必逊于任何神通法术。”
他肩头的纸鹤,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翅尖似乎也沾染了那些纸鸢的色彩。经历此次见证跨越生死的慈念与接引亡魂的历程,灵犀珠对于执念、爱与解脱的理解,似乎更加通透圆融。
两人身影渐行渐远,忘川坡的故事留在了身后。但那老妇人蹒跚却坚定的身影,以及那漫天纸鸢承载的慈爱与悲悯,却如同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悄然浸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也留在宁瑜与阿翎的心间,久久不散。
(第四十五话 《纸鸢渡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