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 第54章 震惊朝野

第54章 震惊朝野(1/2)

目录

当启明星在东方的天际升起,第一缕晨光刺破黑暗洒落在这片被鲜血浸透的草原上时,这场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北境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镇北关外,满地狼藉,数万名垂头丧气的蛮族俘虏被集中看管。

大夏的士兵们,正拖着疲惫的身体,打扫着战场。

他们虽然一个个形容枯槁,衣衫褴褛,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胜利的自豪。

城楼之上,主将陈武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战后的各项事宜。

他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当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那支归来的小规模骑兵时,整座城楼沸腾了。

“是殿下!殿下回来了!”一名眼尖的哨兵,发出了兴奋的欢呼。

所有正在忙碌的士兵,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他们不约而同地涌向城墙边,向着那支归来的队伍,投去了崇敬与狂热的目光。

陈武也快步走到城墙边,当他看到那支队伍中那个被绳索捆绑着,拖在马后的身影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那人满身泥污,狼狈不堪,但那身标志性的金色战甲和那张写满了不甘的脸,陈武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是铁木真!

北莽大汗,铁木真!

殿下……他……他竟然真的把铁木真给活捉了回来!

当萧济安带着他的战利品回到镇北关下时,迎接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殿下万岁!”

“大夏万岁!”

数万名士兵,无论是城上的还是城下的,无论是伤员还是民夫,全都自发地跪了下来。

他们用最虔诚、最狂热的姿态迎接他们的英雄,他们的军神。

……

京城,太和殿。

天武大帝高坐于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如水。

“——五殿下萧济安,刚愎自用,致使镇北关被围,此乃无能!有负皇恩!其罪一也!”

“断我大夏粮道,致使将士饥寒交迫,此乃无谋!动摇军心!其罪二也!”

“拥兵自重,不听调遣,致使北境糜烂,此乃不忠!形同谋逆!其罪三也!”

都察院左都御史张维,唾沫横飞地罗列着萧济安的“三大罪状”,他每说一条,便有数十名官员出列附和。

“臣附议!请陛下即刻下旨,将萧济安押解回京,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三皇子刘邦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幕,神情中充满了得意。

燕王朱棣则依旧站在角落,闭目养神,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龙椅之下,丞相王道站在百官之首,脸色铁青。

他想要出列反驳,却被刘邦身旁一名官员阴阳怪气地拦住。

“哎呀,王丞相,您老可别激动。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不是拥兵自重,致使国门洞开的理由啊。

您说,这要是镇北关破了,您这国丈,是不是也该引咎辞官了?”

王道气得浑身发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因为就在昨夜,两封来自北境的绝密军情摆在了皇帝的案头,内容完全一致:萧济安孤军被困,败局已定。

这几乎已经宣判了萧济安的死刑。

就在这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时刻,一名身穿兵部差服的信使连滚带爬的冲进了太和殿。

“报——!”

他跪倒在地,声音因为急促的奔跑而撕裂嘶哑。

“北境……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

大殿内的喧嚣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名信使的身上。

刘邦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压死萧济安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

天武大帝缓缓抬起眼皮,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看不出喜怒,只吐出一个字:“念。”

“是!”

传令官颤抖着双手,展开那份沾染着风尘与血迹的奏报,高声诵读起来。

“奏陛下圣鉴:北莽三十万大军犯我边境,围困镇北关月余。五殿下以盖世神武,行兵仙之策,亲率五千精骑,绕雪山,断敌粮,破敌胆……”

念到这里,大殿之上,已经是一片哗然。

什么?

绕雪山?断敌粮?

这说的是天书吗?

“一派胡言!”那都察院御史张维第一个跳了出来,指着信使怒斥,

“萧济安分明是被困死关内,何来绕雪山之说!此乃谎报军情,罪加一等!”

“没错!请陛下明察!定是那萧济安自知必败,才编造此等荒谬战报,意图蒙蔽圣听!”

刘邦也立刻出列附和。

传令官没有理会他们,他看着龙椅上的皇帝,吼出了奏报的下半段:

“……后,殿下以奇兵,内外夹击,大破蛮军于关下!此役,斩敌十万,俘虏十五万,北莽主力,全军覆没!”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刘邦失态地尖叫起来,他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镇定,指着信使嘶吼道,

“三万残兵,如何能破三十万大军?!你这奴才,定是萧济安的同党,与他一同伪造战报!来人!给本王将他拖下去!严刑拷打!”

天武大帝对着那名传令官抬了抬手。

传令官会意,立刻将背上的黄绸木盒高高举起。

一名太监快步走下台阶,接过木盒,呈到皇帝面前。

天武大帝缓缓打开木盒。当他看到里面的东西时,他抬起盒盖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

然后他从木盒中,取出了一柄造型古朴,刀鞘镶满宝石的黄金弯刀。

“铁木真的金狼刀!”太子朱标见多识广,失声惊呼。

这一下,所有人都愣住了。

天武大帝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将那份捷报从木盒中拿了出来又看了一遍。

当他的目光,落到捷报末尾那最后一行龙飞凤舞的小字时,握着奏报的手轻微地动了一下。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捷报递给了身旁侍立的大太监,声音中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念。”

“大声念。”

“念给朕的这些股肱之臣们,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大太监躬身接过奏报,目光扫过那最后一行字,眼中也闪过骇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