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贾元春赐宝红麝串(2/2)
“妈,你说的,我都知道。”宝钗幽幽叹了一口气,只觉得心头越发堵得慌。
“你都知道,但你心里总还是怨我的。”薛姨妈叹了一口气,“你哥哥虽不成器,可有他在,咱们娘儿两个总还有个指望。你若能嫁得好,还可帮扶着你哥哥些。
他为人耿直,没甚么心眼儿,若再没个高门的亲戚依傍,怕不是要叫人算计的倾家荡产,等我哪一日死了,都闭不上眼睛——”
薛姨妈一边说着,“呜呜”哭了起来,宝钗心头的郁郁之气压得她几乎喘不上气,面上露出挣扎的神色。
她又何尝不知道母亲是在利用自己,可是身为女儿身,不能去外头成就一番事业,所盼所愿的,不正是嫁一个好夫君吗?
只是她又实在看不上宝玉那不思进取的样子。
她不是林黛玉,自小被养在深闺,纵然有比天高的才情,可到底受眼界所限,身边又只有宝玉这一个男子,日日耳鬓厮磨,少女怀春,自然也只认他一个。
薛宝钗自父亲去世之后,帮着母亲处理家中产业,虽不敢说见过多少外人,但这经济营生,人心向背,总要比困在深闺的女儿家多上几分思量。
她知道闺阁女儿一旦嫁了人,便要依附着夫君过活。
若他成器,自然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可若他草包一个,自己也不过在后宅中空念“庭院深深深几许”,却分毫使不上力。
因此,就算薛姨妈同着王夫人将“金玉良缘”一事说得火热,可她试探了几回,劝说宝玉读书上进反将他惹恼之后,自己也冷了心思。
无奈“知女莫若母”,薛姨妈看出她似有退却之意,先是旁敲侧击,后来索性直言相劝,叫她莫要左了性子。
这些日子以来,宝钗表面上看起来与平日并无二致,只是自贾母为她过十五岁生辰开始,心中便极为挣扎。
她读书,明理,知耻,立志,却因为家有煊赫豪门的亲眷,便要向现实低头,去汲汲营营筹谋自己并不十分想要得到的一切。
除了她,没有人在意她的痛苦。
“总有家贫却有真才实学的进士,妈若有心,咱们只待春闱时榜下捉婿,也不是不能成就一桩美谈——”
宝钗犹不死心,开口说道。
若她的夫君真个有才学,有自己为贤内助在家中料理好一切,亦可为他的仕途出谋划策,难道还愁没有一番好前程?
“宝儿,你睁开眼睛瞧一瞧,眼前这些东西,都是因着你姨妈想要成就你与宝玉的婚事,特在贵妃面前求来的。”
听了她的话,薛姨妈气到手抖,指着面前一溜儿排开的箱子托盘厉声道。
她不明白,为何自己这般为家中儿女打算,她竟还这样糊涂,无论如何也说不通呢?
“若你存着嫁与贫家为妇,准备洗手做羹汤,那我也丑话说在前头,原先与你预备的嫁妆,可莫要指望我拿出来贴补旁人家。你若吃得了这个苦,不听我的,我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