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脉动死点,抉择之光(1/2)
“彼岸方舟”沐浴在模拟的晨曦光芒中,巨大的生态圆环缓缓旋转,将人造的阳光与生机洒向内部的城市。街道上车流有序,科研站内仪器低鸣,港口中运输舰船穿梭不息。一切看起来都如此的安定、繁荣,仿佛人类与诸多盟友文明,已经在这片曾经象征着绝对排斥的法则之海,找到了永恒的栖身之所。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股无声的暗流正在联盟最高决策层中汹涌。每日清晨,由零准时送达的“镜域系统状态简报”,已经成为所有人必须面对,却又倍感压力的功课。
“‘镜域’深层脉动频率,较基准值提升0.00015%,紊乱指数上升0.003个标准差。”
“目标封印区规则冲击峰值,昨日记录三次,均超过历史平均值。”
“系统整体能量流转效率,统计性下降0.0008%。”
这些冰冷的数据,每一个微小的浮动,都像重锤敲打在石猛、端木云、苏小蛮等人的心头。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与“镜域”的“共生”是建立在何等脆弱的平衡之上。这平衡一旦被打破,无论是向内(封印破碎)还是向外(镜域翻脸),“彼岸方舟”和其承载的一切,都可能瞬间灰飞烟灭。
就在这种日益增长的压抑感中,“镜域”的通讯请求,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到来了。
没有经过“初识”的常规转译缓冲,一道带着明确“**最高紧急优先级**”标识的信息流,直接穿透了“方舟”的多重防火墙,呈现在指挥中心的中央主屏幕上。信息结构之复杂,能量签名之凝重,远超以往任何一次“规则谜题”。
任务内容简洁而惊人:立即对“织构”网络中标注出的七个坐标点,进行深度诊断。这些区域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规则惰化**”,规则执行效率异常衰减,且衰减区域有微弱扩散趋势。
而任务附带的“预支付报酬”,更是让所有看到清单的人倒吸一口凉气——海量的精纯秩序能量授权;涉及高维空间稳定和规则结构强化的大量尖端知识库访问权限;甚至包括了对“彼岸方舟”主体结构及核心防御矩阵,进行一次性规则级强化的许可!
“这…这太反常了…”苏小蛮盯着列表,眉头紧锁,“它从未如此‘慷慨’过,尤其是直接强化我们的防御…这不像奖励,更像是在…**安排后事**?或者说,它已经无暇他顾,必须用最高的代价来确保我们能完成这个任务?”
石猛脸色阴沉:“无论是哪种,都说明它遇到的问题,比我们监测到的还要严重。立刻组织最精锐的探测队伍,由‘初识’的子体带队,前往所有目标坐标!我要知道,那所谓的‘规则惰化’,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探测队伍迅速派出,传回的数据却让所有人的心沉入了谷底。
目标区域的“织构”网络,从物理结构上看完好无损,但其内在的“活性”却几乎消失了。规则不再流畅运转,能量如同陷入粘稠的泥潭,信息交互延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那里没有破坏,没有攻击,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苏小蛮团队将其命名为“**织构死点**”。
更令人不安的是,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些分散的“死点”之间,存在着一种极其隐晦的、负面的能量与信息关联。它们并非独立的病灶,而更像是一个正在缓慢成型的、遍布系统的**坏死网络**的节点!
端木云在静室中,再次冒险催动“心镜”。他的意识小心翼翼地探向一个“死点”,所“见”的景象让他神魂俱震。
那不是伤痕,而是**枯萎**。是构成“镜域”存在基石的规则本身,正在失去其“活力”与“弹性”,仿佛一种支撑其运行的、根本性的“源初之力”正在缓慢而不可逆转地流逝。他联想到那不断加速和紊乱的深层“脉动”,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出来。
“它不是受了伤…”端木云在紧急会议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它可能是…**老了**?或者,达到了其存在的**极限**?维持如此庞大的绝对秩序,持续镇压那个级别的威胁,所需要的‘代价’,可能正在耗尽它某种本质性的东西…这是一种…**系统性的衰竭**!”
“衰竭?!”会议室一片哗然。他们想过各种外部威胁和内部冲突,却从未想过,他们赖以生存(或者说依存)的,可能是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古老神只”!
这个消息立刻将联盟推入了空前严峻的战略困境。
救?拿什么救?如何去延缓一个法则生命体的“衰老”?即便倾尽联盟所有,成功率几何?更重要的是,拯救一个曾经格式化其他文明、且始终限制自身发展的存在,是否符合联盟的长远利益?这会不会是另一个陷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