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谨慎靠近与扫描(2/2)
这个推测像一把冰冷的刀,悬在雷诺的头顶。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舰体外侧的维修机器人 —— 若硅基生物能侵蚀金属,甚至攻击人类,贸然靠近实验舱,很可能将危险带回 “老兵” 号。可实验舱内的人类身影与数据终端,又像磁石般吸引着他 —— 那里面或许藏着前哨站毁灭的真相,甚至是对抗硅基生物的方法。
就在他犹豫时,传感器突然在实验舱的另一侧,捕捉到一个新的信号源 —— 那是一道 “稳定的低温信号”(-50c),来自实验舱 A 区的 “休眠舱单元”。系统调取图纸显示,该区域配备 3 个 “单人低温休眠舱”,设计用途为 “紧急情况下的人员休眠避难”,可维持人体休眠状态 7-14 天,配备独立生命维持系统与应急通讯器。
“低温休眠舱!” 雷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之前的扫描只检测到 “宏观生命信号”(如正常体温下的心率、呼吸),却忽略了 “低温休眠状态” 的特殊情况 —— 休眠状态下,人体体温会降至 10-15c,心率降至 5-10 次 \/ 分钟,呼吸频率降至 2-3 次 \/ 分钟,常规扫描很容易将其判定为 “非存活状态”。
“系统,立即对休眠舱单元进行‘针对性扫描’,检测舱体完整性、内部生命信号(降低体温与心率的判定阈值)、应急通讯器残电,优先确认是否有存活人员!” 雷诺的指令带着一丝急切,这可能是前哨站是否存在幸存者的最后希望。
传感器的光束聚焦在休眠舱单元 ——3 个休眠舱中有 2 个已完全坍塌,舱体破裂,内部空无一人;只有中间的 1 号休眠舱,虽舱门变形,却保持着完整的密封状态,传感器检测到舱内 “12c的稳定低温”,以及 “7 次 \/ 分钟的微弱心率信号”,呼吸频率约 3 次 \/ 分钟,完全符合 “低温休眠状态” 的生命特征!
【休眠舱单元扫描结果:1 号休眠舱内存在存活生命体征(人类,体温 12c,心率 7 次 \/ 分钟,呼吸 3 次 \/ 分钟),舱体密封完好,生命维持系统剩余电量 18%,可维持休眠状态约 5 天;应急通讯器处于 “离线” 状态,推测为外部信号屏蔽或设备故障】。
“有存活者!在休眠舱里!” 雷诺忍不住握紧拳头,之前的警惕与疑惑,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发现冲散了大半。这个休眠的幸存者,很可能是前哨站毁灭的见证者,甚至可能掌握着硅基生物的关键信息,以及离开这片星域的方法。
他立刻调整 “老兵” 号的航向,将舰体转向休眠舱单元所在的实验舱 A 区,同时指令:“系统,计算‘最低风险靠近路线’,避开实验舱 b 区的硅基生物信号源,停靠在休眠舱外侧 50 米处;维修机器人准备‘舱门切割工具’,若休眠舱门无法正常开启,需进行破拆;同时启动‘生物隔离预案’,若从休眠舱内检测到硅基生物信号,立即启动舰体消毒程序。”
“老兵” 号的姿态推进器重新启动,缓慢调整航向,舰体在星尘中划出一道谨慎的弧线,朝着实验舱 A 区靠近。数据板上,休眠舱的扫描图被放大至全屏,舱体上的 “联邦实验基地” 标识清晰可见,舱门旁的 “休眠状态指示灯” 亮着微弱的绿色,像黑暗中跳动的希望之火。
距离休眠舱还有 100 米时,传感器突然传来新的提示:【1 号休眠舱的应急通讯器发出 “微弱唤醒信号”(频率 142hz,联邦应急通讯频段),信号内容为 “重复脉冲”,无语音或数据,推测为 “休眠者意识苏醒后的自动求救”】。
“他在苏醒!” 雷诺的心脏瞬间加速跳动。他立刻指令:“维修机器人先行出发,靠近休眠舱,确认通讯器信号来源,同时检测舱体外部是否有硅基生物附着;‘老兵’号保持当前位置,若机器人传回‘安全信号’,再继续靠近。”
维修机器人缓缓驶出气闸舱,朝着休眠舱飘去。数据板上,机器人传回的实时画面中,1 号休眠舱的绿色指示灯闪烁频率逐渐加快,应急通讯器的脉冲信号也越来越强。雷诺靠在观测窗前,双手紧握,目光紧紧盯住那个在废墟中坚守着生命的金属舱体 —— 那里,或许藏着他与 “老兵” 号走出困境的关键,也可能揭开这片星域最深的秘密。
绿色恒星的光芒洒在休眠舱上,为那道冰冷的金属轮廓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前哨站的废墟依旧死寂,实验舱 b 区的硅基生物信号仍在波动,可此刻,雷诺的心里不再只有警惕,更多了一份 “即将接触真相” 的急切与期待 —— 那个在低温中沉睡的幸存者,会带来怎样的故事?前哨站的毁灭,真的与硅基生物有关吗?而他与 “老兵” 号,又该如何在这场潜在的危机中活下去?
所有的疑问,似乎都将在打开那扇休眠舱门后,找到答案。而雷诺知道,无论答案是转机还是更大的危机,他都必须走下去 —— 在这片未知的星域里,退缩从来不是生存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