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 > 第22章 初窥 “老兵”

第22章 初窥 “老兵”(1/2)

目录

维修通道的金属台阶在脚下发出 “嘎吱” 的呻吟,每向下走一步,周围的空气就更冷一分。我攥紧手电筒,光柱在前方的黑暗中划出一道明亮的轨迹,照亮了通道两侧斑驳的墙壁 —— 上面布满了黑色的灼烧痕迹,有的地方还残留着未清理的金属碎片,显然是当年火灾留下的印记。

身后的警报声已经减弱,但巡逻机器人的履带声仍像幽灵般在船坞深处回荡,提醒着我危险尚未解除。系统的导航光幕始终亮在视网膜边缘,红色的箭头牢牢锁定着 “老兵” 号的方向,像一束永不熄灭的指引灯,在这片死寂的钢铁迷宫里为我开辟出一条生路。

“宿主已进入船坞核心区域,距离‘老兵’号还有 100 米,注意规避左侧坍塌的金属支架,右侧通道存在积水,深度约 30 厘米。” 系统的机械音比平时更轻,仿佛怕惊扰了这片沉睡的废墟。

我按照提示调整路线,侧身绕过一堆倾斜的钢管 —— 这些钢管曾是船坞的维修架,如今却像枯树枝般杂乱地堆在地上,有的钢管表面还挂着残破的电缆,在风中轻轻晃动,影子投在墙壁上,像张牙舞爪的怪物。

穿过通道尽头的铁门时,我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门轴早已生锈,推开时发出 “吱呀” 的巨响,在空旷的船坞里激起悠长的回声。当我终于踏出通道,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屏住了呼吸,连手电筒的光柱都忘了移动 ——

这是一个足以容纳十艘大型星舰的巨型空间,穹顶高得望不见顶,只有几处破损的天窗漏进微弱的月光,在地面上投下细碎的银斑。数十艘废弃的舰船像沉默的巨人,错落有致地停泊在船坞两侧,有的船身断裂成两截,暴露在外的引擎舱还残留着焦黑的痕迹;有的舱门敞开着,里面漆黑一片,仿佛张着嘴等待猎物的巨兽;还有的船身上布满了弹孔,金属碎片散落在周围,像是凝固的战场遗迹。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金属锈味、机油味和潮湿的霉味,混合成一种独属于 “星舰坟墓” 的气息。风从天窗吹进来,穿过舰船的残骸,发出 “呜呜” 的声响,像无数亡魂在低声呜咽。我站在原地,渺小得像一粒尘埃,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 “废弃” 二字的沉重 —— 这些曾在星海中乘风破浪的钢铁之躯,如今却只能在黑暗中慢慢锈蚀,等待被彻底遗忘。

“系统,‘老兵’号在哪里?” 我轻声问道,声音在空旷的船坞里显得格外单薄。眼前的舰船太多,每一艘都破败不堪,我根本分不清哪一艘才是我要找的 “开拓者” 级探索舰。

“检测到‘老兵’号位于船坞正中央区域,坐标已更新至导航光幕,宿主沿当前通道直走 50 米即可看到。” 系统的提示音刚落,视网膜上的红色箭头突然转向,指向船坞最深处的阴影里。

我握紧手电筒,加快脚步向前走。路过一艘小型训练舰时,我忍不住停下脚步 —— 船身上 “学院训练舰 t-07” 的字样还依稀可见,驾驶舱的玻璃已经碎裂,里面的操纵杆歪歪扭扭地挂在控制台旁,像一只断了的手臂。这让我想起自己在模拟舱里无数次 “坠毁” 的场景,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 或许,我和这些废弃的舰船一样,都曾被当作 “无用的废品”,却还在倔强地寻找着存在的意义。

继续向前走了大约 50 米,前方的阴影里渐渐浮现出一个庞大的轮廓。我放慢脚步,手电筒的光柱缓缓向上移动,一点点勾勒出那艘船的模样 ——

那是一艘长度约 25 米的星舰,比周围的训练舰整整大了一圈,船身呈流线型,即使布满锈迹,也能看出当年的优雅线条。船头是尖锐的探测舱,虽然表面凹陷了一大块,露出里面的金属框架,但依旧保持着向前冲刺的姿态,像一头准备捕猎的雄鹰。船身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引擎接口,直径约 3 米,边缘的金属已经氧化发黑,接口内部空荡荡的,只剩下几根裸露的线路,像断了的血管。

最让我震撼的是船身侧面的标识 —— 虽然大部分已经被锈迹覆盖,但我还是能辨认出 “老兵” 两个字,字体苍劲有力,下方还有一行更小的字样:“开拓者级首舰,星际历 329 年下水”。这就是系统所说的 “老兵” 号,参与过银河边缘探索计划的传奇探索舰,如今却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尸体,静静地躺在这片废墟里。

“这就是‘老兵’号……” 我忍不住轻声感叹,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我曾在理论课的课本上见过 “开拓者” 级探索舰的图片,那时的它银灰色的船身闪闪发光,引擎喷射着淡蓝色的火焰,在星海中威风凛凛。可眼前的 “老兵” 号,却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 船身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破洞,有的地方甚至能看到里面的船舱结构;锈迹像褐色的藤蔓,爬满了整个船身,将原本的银灰色覆盖得严严实实;船尾的推进器外壳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巨大的空洞,像一张张开的嘴,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辉煌与落寞。

我慢慢靠近 “老兵” 号,手电筒的光柱扫过船身的每一个角落。在船身中部,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撞击痕迹,直径约 5 米,周围的金属严重变形,显然是受到过剧烈的外力撞击。这让我想起老郑的话 ——“老兵” 号在银河边缘探索任务中出了事故,难道就是因为这次撞击?

“系统,扫描‘老兵’号的整体结构,评估其可修复性。” 我在心里问道,虽然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失望,但还是抱着一丝期待。

淡蓝色的扫描光线从掌心纹路射出,笼罩住整个 “老兵” 号。视网膜上瞬间弹出详细的结构分析图,红色的区域代表 “严重损坏,无法修复”,黄色区域代表 “受损,需更换零件”,绿色区域代表 “基本完好”。我仔细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 整个船身的红色区域占了 60%,包括引擎舱、导航系统和部分船体结构;黄色区域占了 30%,主要是船员舱和储物舱;只有 10% 的绿色区域,集中在船首的探测舱和部分船体框架。

“‘老兵’号当前整体完好度:12%,核心系统(引擎、导航、能源)损坏率 90%,船体结构损坏率 60%,可修复性评估:★★(极低),需更换至少 50% 的核心零件,且部分‘开拓者’级专属零件已停产,获取难度极高。” 系统的评估结果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心中的期待。

“这玩意真的能飞?” 我忍不住苦笑,看着眼前破败的 “老兵” 号,心里充满了怀疑。引擎没了,导航系统坏了,船体到处是破洞,就算有足够的零件,也需要专业的维修团队和先进的设备才能修复,凭我一个人,还有那些从垃圾场里找到的废弃零件,根本不可能让它重新飞起来。

我走到 “老兵” 号的引擎接口旁,伸手摸了摸里面的线路。金属表面的锈迹蹭在手上,留下一层褐色的粉末。我试着轻轻拉了拉一根线路,线路瞬间断裂,掉在地上发出 “叮当” 的声响。这让我更加沮丧 —— 连最基础的线路都已经老化到这种程度,更别说那些复杂的核心部件了。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手电筒的光柱无意间扫过船首的探测舱。我发现探测舱的舱门虽然紧闭,但边缘没有明显的损坏,似乎还能打开。我心里一动,走到探测舱门前,仔细观察 —— 舱门表面有一个圆形的密码锁,虽然布满锈迹,但按键上的数字还依稀可见。

“系统,能破解这个密码锁吗?探测舱里可能保存着‘老兵’号的航行记录或其他重要数据。” 我在心里问道,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