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晋纪十九 公元342年-347年)

晋纪十九 公元342年-347年)(1/2)

目录

咸康八年(壬寅年,公元342年)

春天正月初一,发生了日食。初七,皇帝下令大赦天下。

豫州刺史庾怿送酒给江州刺史王允之,王允之察觉酒里有毒,让狗喝了,狗当场死去,他就秘密把这事报告给了皇帝。皇帝说:“大舅(指庾亮)已经把天下搅乱了,小舅(指庾怿)又想这么干吗!”二月,庾怿喝毒酒自杀了。

三月,开始把武悼皇后的牌位放进武帝的宗庙里,一同接受祭祀。

庾翼在武昌时,当地多次出现怪事,他想把镇守地迁到乐乡。征虏长史王述给庾冰写信说:“乐乡离武昌有一千多里,几万士兵突然迁移,还要修建城墙,官府和百姓都会劳顿困扰。而且江州要逆流几千里运送物资供应军府,劳役会增加一倍。再说武昌其实是江东镇守的中心,不只是抵御上游而已;有紧急情况要通报,赶来也方便。如果迁到乐乡,远在西边,一旦江边有紧急情况,没法互相救援。地方上的重要将领,本就该驻守要害之地,掌控内外形势,让心怀不轨的人摸不清方向。过去秦始皇忌讳‘亡胡’的预言,结果反而成了刘邦、项羽的机会;周宣王讨厌‘檿弧’的歌谣,最终引发了褒姒之乱。所以通达的君子,会按正道行事,那些祈福避祸的法子都不会用,只该选择符合事理、利于国家长远的计策。”朝廷商议后也觉得有道理,庾翼就放弃了迁都的想法。

夏天五月,皇帝身体不舒服;六月初五,病情加重。有人伪造尚书府的文书,下令宫门不准让宰相进入,大家都吓得变了脸色。庾冰说:“这肯定是假的。”追查下去,果然是伪造的。皇帝有两个儿子司马丕、司马弈,都还在襁褓里。庾冰觉得自己兄弟掌权太久,担心皇帝去世后,自家亲属关系会变疏远,被别人挑拨,常常劝皇帝说国家有强敌,应该立年长的君主;请求让皇帝的亲弟弟琅邪王司马岳做继承人,皇帝答应了。中书令何充说:“父子相传是先王的规矩,改变的人很少不引发动乱的。所以周武王不把王位传给圣明的弟弟,不是不爱他。现在如果琅邪王即位,那这两个孩子怎么办!”庾冰不听。皇帝下诏,立司马岳为继承人,同时让司马弈过继给琅邪哀王。初七,庾冰、何充和武陵王司马曦、会稽王司马昱、尚书令诸葛恢一起接受遗诏。初八,皇帝去世。皇帝小时候即位,不亲自处理政务;长大后,很有勤俭的美德。

初九,琅邪王司马岳即位,大赦天下。

十四日,封成帝的儿子司马丕为琅邪王,司马弈为东海王。

康帝居丧期间不说话,把政事交给庾冰、何充。秋天七月,葬成帝于兴平陵。皇帝步行送丧,到阊阖门后,才乘素车到陵墓。下葬后,皇帝到殿前,庾冰、何充陪坐。皇帝说:“我能继承大业,全靠二位的力量。”何充说:“陛下能登基,是庾冰的功劳;如果按我的意见,就见不到这太平盛世了。”皇帝露出惭愧的神色。十一日,任命何充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的晋陵诸军事、兼徐州刺史,镇守京口,这是为了避开庾家的人。

冬天十月,燕王慕容皝迁都到龙城,在境内大赦。

建威将军慕容翰对慕容皝说:“宇文部强盛很久了,多次成为我国的祸患。现在逸豆归篡夺了国家大权,大家都不服他。加上他本性平庸糊涂,手下将帅没才干,国家没有防卫,军队没有编制。我在他国内待过很久,熟悉地形;他们虽然远附强大的羯族(指后赵),但双方声势不相连,没法真正救援;现在如果攻打他们,肯定百战百胜。不过高句丽离我国很近,一直有吞并我们的想法。他们知道宇文部灭亡后,灾祸会降到自己头上,一定会趁虚深入,偷袭我们没防备的地方。如果少留兵就守不住,多留兵又不够打仗。这是心腹大患,应该先除掉;看他们的实力,一次就能攻克。宇文部是只会守着自己地盘的敌人,肯定不会远道来争利。拿下高句丽后,再打宇文部,就像翻手一样容易。这两个国家平定后,就能占有东海的资源,国富兵强,没有后顾之忧,然后就能图谋中原了。”慕容皝说:“好!”就准备攻打高句丽。攻打高句丽有两条路,北道平坦宽阔,南道险要狭窄,大家想走北道。慕容翰说:“敌人按常理推测,肯定认为大军会走北道,会重点防守北道而轻视南道。大王应该率领精兵从南道进攻,出其不意,丸都(高句丽都城)不难拿下。另外派一支偏师走北道,就算有失误,敌人的核心已经溃败,其他部分也没用了。”慕容皝听从了他的建议。

十一月,慕容皝亲自率领四万精兵从南道出发,让慕容翰、慕容霸做前锋,另外派长史王寓等人率一万五千士兵从北道出发,讨伐高句丽。高句丽王钊果然派弟弟武率领五万精兵防守北道,自己带弱兵防守南道。慕容翰等人先到,和钊交战,慕容皝率大军跟上。左常侍鲜于亮说:“我作为俘虏,蒙受大王把我当国士对待的恩情,不能不报答;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独自带几个骑兵先冲击高句丽军阵,所到之处都被攻破。高句丽军阵动摇,大军趁机进攻,高句丽兵大败。左长史韩寿斩杀高句丽将领阿佛和度加,各军乘胜追击,攻入丸都。钊独自骑马逃跑,轻车将军慕舆泥追上并抓获他的母亲周氏和妻子回来。这时王寓等人在北道作战,全军覆没,所以慕容皝不再追击。派人招降钊,钊不出来。

慕容皝准备返回时,韩寿说:“高句丽的地盘没法驻守。现在他们君主逃亡、百姓离散,潜伏在山谷里;大军一旦离开,他们肯定会重新聚集,收拾残余力量,还是会成为祸患。请把他父亲的尸体运走、把他生母囚禁回去,等他自己来投降,然后再还给他,用恩德信义安抚他,这是最好的办法。”慕容皝听从了。挖开钊父亲乙弗利的坟墓,运走尸体,收缴府库里历代积累的财宝,俘虏五万多男女,烧毁宫殿,摧毁丸都城后返回。

十二月十九日,立妃子褚氏为皇后。征召豫章太守褚裒为侍中、尚书。褚裒因为自己是皇后的父亲,不愿意在朝廷任职,苦苦请求外出;于是被任命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守半洲。

赵王石虎在邺城建造了四十多座台观,又修建洛阳、长安两座宫殿,参与建造的有四十多万人;还想从邺城修阁道到襄国,命令河南四州准备南伐的物资,并州、朔州、秦州、雍州准备西讨的物资,青州、冀州、幽州准备东征的物资,都按三丁抽二、五丁抽三的比例征发士兵。各州制造铠甲的有五十多万人,船夫十七万人,被水淹死、被虎狼吃掉的占三分之一。加上公侯、地方官竞相谋取私利,百姓失去产业,愁苦困顿。贝丘人李弘趁着众人不满,自称姓名符合预言,联合党羽,设置百官;事情败露后被诛杀,受牵连的有几千家。

石虎打猎没有节制,早出晚归,还经常微服出行,亲自查看劳役情况。侍中京兆人韦謏劝谏说:“陛下忽视天下的重任,轻易在危险地方行走,万一有狂徒作乱,就算有智勇,也没法施展!再说不停地征发劳役,耽误百姓耕种收获,路上全是怨言,这恐怕不是仁圣之人能忍受的。”石虎赏赐韦謏谷物布帛,但修建更频繁,出游查看也一如既往。

秦公石韬受到石虎宠爱,太子石宣很讨厌他。右仆射张离兼任五兵尚书,想讨好石宣,劝他说:“现在诸侯的官吏士兵超过限额,应该逐渐裁减,来加强中央。”石宣让张离上奏:“秦、燕、义阳、乐平四公,允许设置官吏一百九十七人,帐下士兵二百人;自此以下的诸侯,按三分之一设置,剩下的五万士兵,全配给东宫。”于是各诸侯都心怀怨恨,矛盾越来越深。

青州上报说:“济南平陵县北边有个石虎,一夜之间移到了城东南,还有一千多只狼和狐狸跟着它,留下的脚印都踩成了小路。”石虎(后赵君主)高兴地说:“石虎就是我啊!从西北移到东南,这是天意要让我平定江南啊。”于是下令各州军队明年全部集结,他要亲自率领大军,顺应天命南征。大臣们都来祝贺,有一百零七人献上《皇德颂》。还规定:“每五个壮丁要出一辆车、两头牛、十五斛米、十匹绢,交不出的就杀头。”百姓甚至卖掉孩子来凑军需,却还是不够,路边树上上吊自杀的人一个接一个。

建元元年(癸卯年,公元343年)

? 春,二月:高句丽王钊派弟弟向燕国称臣朝贡,献上上千件珍奇物品。燕王慕容皝于是归还了他父亲的尸体,但还是留下他母亲当人质。

? 宇文逸豆归派宰相莫浅浑带兵攻打燕国,燕国众将都想迎战,慕容皝却不许。莫浅浑以为慕容皝怕他,就整天喝酒打猎,不再防备。慕容皝趁机派慕容翰出击,莫浅浑大败,只剩自己逃脱,部下全被俘虏。

? 庾翼为人慷慨,喜欢建功立业,不崇尚浮华。琅邪内史桓温是桓彝的儿子,娶了南康公主,性格豪爽有气概。庾翼和他关系很好,约定一起平定天下。庾翼曾向成帝推荐桓温:“桓温有英雄之才,希望陛下别把他当普通人,也别只当女婿看待,该交给像方叔、邵虎那样的重任,他必定能立下拯救国家危难的大功。”

? 当时杜乂、殷浩都以才名着称,庾翼却看不起他们,说:“这类人该束之高阁,等天下太平了,再慢慢商量他们的职位。”殷浩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在墓地隐居了近十年,当时人把他比作管仲、诸葛亮。江夏相谢尚、长山令王蒙常观察他是否愿意出山,以此判断江南的兴亡。两人曾一起去看望他,见他意志坚定,回来后说:“殷浩不出山,百姓可怎么办啊!”谢尚是谢鲲的儿子。庾翼请殷浩做司马,朝廷下诏任命他为侍中、安西军司,殷浩都不接受。庾翼写信劝他:“王衍(字夷甫)的名声是假的,虽说谈玄论道,实际助长了浮华竞争。有德行的君子,遇到机会,怎能这样呢!”殷浩还是不出山。

? 殷羡做长沙相时,在郡里贪婪残暴,庾冰写信给庾翼嘱托关照。庾翼回信说:“殷羡骄横,也因为他有个好儿子(指殷浩),所以我才稍微让舆论容忍他。大致来说,江东的政务总在讨好豪强,他们常常损害百姓;偶尔执行法令,却只针对贫苦人家。比如往年偷石头仓一百万斛米的,都是豪强将领,却只杀了仓库督监顶罪。山遐做余姚县长时,查出豪强隐藏的两千户人家,却被众人赶走,让他不得安宁。虽然都是以前宰相的昏聩造成的,但江东局势越来越糟,确实是因为这个。我们兄弟不幸陷在这里,既然不能置身事外,就该一起明察治理。荆州管的二十多郡里,就属长沙最乱,这么乱还不罢免他,和杀仓库督监顶罪有什么区别!”山遐是山简的儿子。

? 庾翼把消灭胡人、攻取蜀地当作自己的责任,派使者东约燕王慕容皝,西约张骏,约定日期大举出兵。朝廷大多认为困难,只有庾冰同意,桓温、谯王司马无忌也赞成。司马无忌是司马承的儿子。

? 秋,七月:后赵汝南太守戴开率领几千人向庾翼投降。十一日,朝廷下诏商议收复中原。庾翼想率全部军队北伐,上表推荐桓宣为都督司、雍、梁三州及荆州四郡诸军事、梁州刺史,先去丹水;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率军进入临淮;还征发管辖的六州奴隶和车牛驴马,百姓怨声载道。

? 代王什翼犍又向燕国求婚,慕容皝让他献一千匹马作聘礼,什翼犍不给,还态度傲慢不讲女婿的礼节。八月,慕容皝派世子慕容儁率领前军师慕容评等人攻打代国。什翼犍带兵避开,燕军没找到人就返回了。

? 成汉君主李寿去世,谥号昭文,庙号中宗;太子李势即位,大赦天下。

? 后赵太子石宣攻打鲜卑斛谷提,大胜,斩首三万级。

? 宇文逸豆归抓住段辽的弟弟段兰,送给后赵,还献上一万匹骏马。石虎命段兰率领带来的五千鲜卑人驻守令支。

? 庾翼想移镇襄阳,怕朝廷不同意,就上奏说要移镇安陆。皇帝和大臣们都派使者劝阻,庾翼却违抗诏令北上,到夏口后,又上表请求镇守襄阳。庾翼当时有四万军队,朝廷下诏加任他为都督征讨诸军事。之前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庾冰多次请求外出任职,二十九日,任命庾冰为都督荆、江、宁、益、梁、交、广七州及豫州四郡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假节,镇守武昌,作为庾翼的后援。征召徐州刺史何充为督扬、豫、徐州的琅邪诸军事,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辅佐朝政。任命琅邪内史桓温为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征召江州刺史褚裒为卫将军,领中书令。

? 冬,十一月:十三日,大赦天下。

建元二年(甲辰年,公元344年)

? 春,正月:后赵石虎在太武殿宴请群臣,有一百多只白雁聚集在马道南边,石虎下令射杀,却一只也没射中。当时各州集结的军队有一百多万,太史令赵揽秘密对石虎说:“白雁聚集在宫廷,是宫室将空的征兆,不宜南征。”石虎信了,就到宣武观举行大阅兵,然后作罢。

? 成汉君主李势改年号为太和,尊母亲阎氏为皇太后,立妻子李氏为皇后。

? 燕王慕容皝和左司马高诩谋划讨伐宇文逸豆归。高诩说:“宇文部强盛,现在不攻取,必定成为国家祸患,攻打他们一定能胜,但对将领不利。”出去后对人说:“我这一去肯定回不来了,但忠臣不能回避。”于是慕容皝亲自率军讨伐逸豆归,任命慕容翰为前锋将军,刘佩为副将;分别命令慕容军、慕容恪、慕容霸及折冲将军慕舆根带兵,兵分三路前进。高诩出发前,没见到妻子,就派人告诉她家事,然后出发了。

? 宇文逸豆归派南罗大(官职名)涉夜干率领精兵迎战,慕容皝派人快马告诉慕容翰:“涉夜干勇冠三军,该稍微避开他。”慕容翰说:“逸豆归调集全国精兵交给涉夜干,他一向有勇名,是全国的依靠。现在我们打败他,宇文部就会不攻自溃。况且我太了解涉夜干了,他虽有虚名,其实容易对付,不该回避,免得挫伤我军士气。”于是进军作战。慕容翰亲自冲锋,涉夜干出来迎战;慕容霸从旁边截击,斩杀了涉夜干。宇文士兵见涉夜干死了,不战而溃,燕军乘胜追击,攻克了宇文部的都城。逸豆归逃到漠北死去,宇文氏从此散亡。慕容皝收缴了他们全部的牲畜、财物,把五千多户部众迁到昌黎,开拓疆土一千多里。把涉夜干居住的城改名为威德城,派弟弟慕容彪驻守,然后返回。高诩、刘佩都中流箭而死。

? 高诩擅长天文,慕容皝曾对他说:“你有好书却不分享,怎么算尽忠呢!”高诩说:“我听说君主抓关键,臣子守职责。抓关键的轻松,守职责的辛苦。所以后稷播种,尧不参与。观测天文气象,早晚都很辛苦,不是君主该亲自做的,殿下要这个干什么呢!”慕容皝沉默了。

起初,宇文逸豆归侍奉后赵很恭敬,贡品一路不断。等到燕人讨伐逸豆归时,赵王石虎派右将军白胜、并州刺史王霸从甘松出兵救援。等他们赶到,宇文氏已经灭亡,于是就攻打威德城,没能攻克而返回;慕容彪追击,打败了他们。

慕容翰和宇文氏交战时,被流箭射中,长期卧病不出门。后来逐渐好转,在自家试着骑马。有人告发慕容翰称病却私下骑马,怀疑他想作乱。燕王慕容皝虽然借助慕容翰的勇力谋略,但心里始终猜忌他,于是赐慕容翰死。慕容翰说:“我获罪出逃,后来又返回,今天死已经算晚了。但羯族贼人占据中原,我不自量力,想为国家统一华夏。这个志向没实现,死了也有遗憾,这是命啊!”服药而死。

代王什翼犍派他的大人长孙秩到燕国迎娶妻子。

夏季四月,凉州将领张瓘在三交城打败后赵将领王擢。

起初,后赵领军王朗对赵王石虎说:“严冬雪寒,皇太子却派人砍伐修建宫殿的木材,从漳水运送,服役的有几万人,道路上满是怨言,陛下应该趁出游的机会罢免这项劳役。”石虎听从了。太子石宣发怒。恰逢火星停留在房宿,石宣让太史令赵揽对石虎说:“房宿对应天王,现在火星停在那里,灾祸不小。应该用姓王的贵臣来承担。”石虎说:“谁可以呢?”赵揽说:“没有比王领军更尊贵的了。”石虎心里怜惜王朗,让赵揽再说个次一等的。赵揽没法回答,就说:“次一等的只有中书监王波了。”石虎于是下诏,追究王波之前议论楛矢事件的罪过,将他腰斩,还杀了他的四个儿子,把尸体投到漳水;不久又怜悯他无罪,追赠他为司空,封他的孙子为侯。

后赵平北将军尹农攻打燕国的凡城,没能攻克而返回。

成汉太史令韩皓上书说:“火星停在心宿,是宗庙没修好的谴责。”成汉君主李势命令群臣商议这件事。相国董皎、侍中王嘏认为:“景皇帝、武皇帝开创基业,献皇帝、文皇帝继承基业,亲缘关系不远,不应疏远隔绝。”于是重新下令祭祀成始祖、太宗,都称他们为汉帝。

征西将军庾翼派梁州刺史桓宣在丹水攻打后赵将领李罴,被李罴打败,庾翼把桓宣贬为建威将军。桓宣又惭愧又气愤,生了病。秋季八月初七,桓宣去世。庾翼让长子庾方之做义城太守,代替桓宣统领部众;又任命司马应诞为襄阳太守,参军司马勋为梁州刺史,驻守西城。

中书令褚裒坚决辞去朝廷要职。闰八月十四日,任命褚裒为左将军、都督兖州、徐州的琅邪诸军事、兖州刺史,镇守金城。

皇帝病重,庾冰、庾翼想立会稽王司马昱为继承人;中书监何充建议立皇子司马聃,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九月二十四日,立司马聃为皇太子。二十六日,皇帝在式乾殿去世。二十七日,何充根据遗旨侍奉太子即位,大赦天下。因此庾冰、庾翼非常怨恨何充。尊皇后褚氏为皇太后。当时穆帝才两岁,太后临朝听政。何充加任中书监,录尚书事。何充自己陈述既然录尚书事,就不应再监中书省;朝廷同意了,又加任他为侍中。

何充认为左将军褚裒是太后的父亲,应该总揽朝政,上疏推荐褚裒参录尚书事;于是任命褚裒为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持节、都督、刺史等职依旧。褚裒因为是近亲,怕遭到非议猜忌,上疏坚决请求到藩镇任职;改任他为都督徐、兖、青三州及扬州二郡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尚书上奏:“褚裒拜见太后,在公庭上就按臣子的礼节,私下见面就按严父的礼节。”朝廷听从了。

冬季十月二十三日,把康帝葬在崇平陵。

江州刺史庾冰生病;太后征召庾冰辅政,庾冰推辞。十一月初九,庾冰去世。庾翼因为家事国事,留下儿子庾方之为建武将军,驻守襄阳。庾方之年轻,任命参军毛穆之为建武司马来辅佐他。毛穆之是毛宝的儿子。庾翼返回镇守夏口,朝廷下诏让庾翼再都督江州,又兼任豫州刺史。庾翼推辞豫州刺史的职务,又想移镇乐乡,朝廷下诏不允许。庾翼仍然修缮兵器,大规模屯田积蓄粮食,为以后进军做准备。

赵王石虎在灵昌津建造河桥,采集石头做桥墩,石头投下后,总是随水流走,耗费了五百多万人力却没建成桥,石虎发怒,斩杀了工匠,停止了建桥。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

永和元年(乙巳年,公元345年)

? 春,正月初一:皇太后在太极殿设置白纱帷帐,抱着穆帝到殿前。

? 后赵义阳公石鉴镇守关中,劳役繁重赋税沉重,文武官员中有长头发的,就拔下来做冠缨,剩下的给宫女。长史把这事报告给赵王石虎,石虎征召石鉴回邺城。派乐平公石苞代替他镇守长安。征发雍州、洛阳、秦州、并州十六万人修建长安未央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