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二十三 (公元前22年-前14年)(1/2)
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
春天三月壬戌日,东郡落下八块陨石。
夏天六月,颍川铁官的刑徒申屠圣等180人,杀死当地官吏,抢走官府兵器,自称将军,一路在九个郡闹事。朝廷派丞相长史、御史中丞带队追捕,按照战时法令处置,这些人最终都被处决。
秋天,王凤生病了,皇帝多次亲自去探望,拉着他的手哭着说:“将军要是有个万一,就让平阿侯王谭接替你吧!”王凤磕头哭着说:“王谭他们虽然和我是至亲,但行事奢侈、超越本分,没法给百姓做表率。御史大夫王音为人谨慎、做事认真,我冒死推荐他!”等王凤快不行的时候,又上奏给皇帝,坚持推荐王音接替自己,还说王谭等五个人绝对不能用,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原来,王谭性格傲慢,不愿讨好王凤,而王音敬重王凤,像儿子一样谦卑恭敬,所以王凤才推荐他。八月丁巳日,王凤去世。九月甲子日,王音被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王谭则担任特进,负责统领城门的守卫部队。安定太守谷永觉得王谭没得到重要职位,就劝他主动推辞城门守卫的职务,这让王谭和王音之间产生了矛盾。
冬天十一月丁卯日,光禄勋于永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于永是于定国的儿子。
阳朔四年(公元前21年)
春天二月,朝廷大赦天下。
夏天四月,竟然下起了雪。
秋天九月壬申日,东平思王刘宇去世。
少府王骏被任命为京兆尹。王骏是王吉的儿子。之前,京兆尹这个职位上出了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王骏这些能干的官员,所以京城百姓都说:“前面有赵、张,后面有三王。”
闰月壬戌日,于永去世。
乌孙的小昆弥乌就屠死了,儿子拊离继位,却被弟弟日贰杀死。汉朝派使者立拊离的儿子安日为小昆弥。日贰逃到康居躲了起来,安日派贵族姑莫匿等三人假装叛逃追随日贰,趁机把他刺杀了。西域各国见状,纷纷上书,希望能让之前的都护段会宗回来任职,皇帝同意了。西域各国听说段会宗要回来,都纷纷表示愿意亲近归附汉朝。
谷永上奏说:“圣明的君主看重实际才能,而不是虚名。御史大夫责任重大,少府薛宣擅长处理政务,希望陛下留意考察!”皇帝觉得有道理。
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
春天正月癸巳日,薛宣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二月壬午日,皇帝去查看自己未来的陵墓,赦免了在那里干活的囚犯,还把新丰的戏乡改为昌陵县,用来供奉这座陵墓。
从这时起,皇帝开始偷偷微服出行。他带着十几个期门郎或者家奴,有时坐小车,有时都骑马,在城里、郊区,甚至跑到甘泉、长杨、五柞这些周边的县游玩,斗鸡、赛马,还总说自己是富平侯家的人。这个富平侯,是张安世的四世孙张放。张放的父亲张临娶了敬武公主,生下张放。张放担任侍中、中郎将,还娶了许皇后的妹妹,深受皇帝宠爱,所以皇帝才假借他的名义。
三月庚戌日,张禹因为年老多病辞去官职,皇帝让他以列侯的身份,每月初一和十五来朝见,给他特进的地位,用对待丞相的礼仪对待他,前后赏赐了几千万钱。
夏天四月庚辰日,薛宣被任命为丞相,封为高阳侯;京兆尹王骏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王音作为皇帝的堂舅,却越过其他亲属掌握大权,所以做事格外小心尽责。皇帝觉得王音从御史大夫升任将军,却没有得到宰相的封爵,就在六月乙巳日,封他为安阳侯。
冬天,真定出现了黄龙。
这一年,匈奴的复株累单于去世,弟弟且糜胥继位,称为搜谐若鞮单于。新单于派儿子左祝都韩王呴留斯侯到汉朝当人质,还封且莫车为左贤王。
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
春天,皇帝去云阳、甘泉游玩。
三月,博士们举行大射礼。突然有一群野鸡飞到庭院里,沿着台阶跑到堂上鸣叫。后来,野鸡又飞到太常、宗正、丞相、御史大夫、车骑将军的官署,最后落在未央宫承明殿的屋顶上。车骑将军王音和待诏宠等人上奏说:“天地间的气,同类会相互感应,上天警示君主,虽然细微却很明显。野鸡听觉敏锐,能先听到雷声,所以《月令》用它来记录节气。《尚书》里记载过商高宗时野鸡鸣叫的异象,说明灾祸可以转化为福气。现在野鸡在博士行礼、众人聚集的时候飞来,一路飞到堂上,让大家惊讶了好几天,还经过三公的官署,以及掌管宗庙和皇族事务的太常、宗正,最后进入皇宫,这是上天在反复提醒,意义再明白不过了!就算是人与人之间的劝诫,也不过如此了!”
后来,皇帝派中常侍晁闳下诏问王音:“听说抓到的野鸡羽毛有折断的痕迹,像是被人抓过的,会不会有人故意安排?”王音回复说:“陛下怎么能说这种亡国的话!不知道是谁出这种谄媚的主意,竟然这样污蔑陛下!陛下身边阿谀奉承的人已经够多了,不差我一个。公卿以下的官员,都只求保住自己的官位,没人敢说真话。要是陛下能醒悟过来,害怕大祸临头,严厉责罚大臣,按照圣明的法律处置,我王音第一个该杀,哪有什么理由辩解!陛下即位十五年了,还没有子嗣,天天驾车出去玩,不良行为传得沸沸扬扬,天下人传得比京城还厉害。陛下在外有微服私访的隐患,在内有生育子嗣的忧虑,上天多次降下灾异,希望陛下做出改变,可陛下始终不改。上天都感动不了陛下,做臣子的还能指望什么!我只能冒死进谏,生死就在旦夕之间。如果陛下还不改变,那我老母亲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皇太后的颜面又何在!高祖打下的江山以后该交给谁!陛下应该和贤能的人商量,克制自己,遵循礼法,顺应天意,这样才能有子嗣,灾异也才能消除。”
当初,汉元帝提倡节俭,他的渭陵没有迁百姓过去建城邑。到了现在的皇帝,一开始选定了一处陵墓,几年后,又看上了霸陵曲亭南边,想重新建造。将作大匠解万年让陈汤上奏,请求为新陵墓迁百姓、建城邑,想借此立功,得到丰厚赏赐。陈汤也趁机请求先搬迁,希望能得到好的田产和住宅。皇帝同意了,昌陵邑就这样建起来了。
夏天,朝廷把五千户资产五百万以上的郡国豪强,迁到了昌陵邑。
五月癸未日,杜邮落下三块陨石。
六月,皇帝立中山宪王的孙子刘云客为广德王。
这一年,城阳哀王刘云去世,因为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
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
夏天四月,朝廷大赦天下。
这一年发生了大旱灾。
王氏五侯(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竞相攀比奢侈生活,日子过得极度张扬。有一回,成都侯王商生病,说要避暑,直接跟皇帝借明光宫来住。后来还更过分,竟然凿穿长安城城墙,把沣水引进自家宅院里,弄出个大池塘,在里面划船游玩。他在船上立起羽毛装饰的大伞,挂上华丽的围帐,让船夫一边划船一边唱着越地的歌谣。
皇帝到王商家中,瞧见他凿城引水,心里很不高兴,只是没当场发作。后来皇帝微服私访,路过曲阳侯王根的宅邸,又看到他家园林里堆起土山、建起渐台,简直跟皇宫里的白虎殿一个样。这下皇帝火冒三丈,把车骑将军王音叫来狠狠责备了一番。
王商、王根兄弟俩害怕了,商量着要在太后面前用黥面(在脸上刺字)、割鼻的方式谢罪。皇帝听说后更加愤怒,派尚书责问司隶校尉和京兆尹,说他们明知王商等人奢侈僭越、违法乱纪,还窝藏奸邪之人,却一味纵容,不检举揭发、依法处置。这两人吓得赶紧在宫门下磕头谢罪。
皇帝还赐给车骑将军王音一道策书,怒斥道:“你们外戚家族怎么就这么喜欢惹祸!竟然想在太后面前自毁容貌,这是在羞辱太后,伤她的心,危害国家!外戚宗族势力强大,而朕势单力薄已经很久了,今天就要好好整治一番!你马上召集王氏诸侯,让他们都到你府中听候处置!”当天,皇帝还让尚书上奏汉文帝诛杀将军薄昭的旧事,以此震慑王氏。王音吓得趴在草垫上请罪,王商、王立、王根也背着斧砧前来谢罪,过了好一会儿,皇帝的气才消。其实皇帝只是想吓唬吓唬他们,并不真的想杀了他们。
秋天八月乙卯日,汉景帝庙的北阙发生火灾。
当初,许皇后和班婕妤都很受皇帝宠爱。有一次,皇帝在后庭游玩,想让班婕妤和自己同坐一辆辇车,班婕妤推辞说:“我看古代的图画,圣明的君主身边都是名臣相伴,夏、商、周三代的末代君主身边才有宠妾陪坐。现在陛下想让我同辇,岂不是和末代君主差不多了?”皇帝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太后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说:“古时候有樊姬辅佐楚庄王,现在我们有班婕妤!”
班婕妤把身边的侍女李平推荐给皇帝,李平得到宠幸,也被封为婕妤,皇帝还赐她姓卫。后来,皇帝微服出行,到阳阿主家做客,一眼就看上了跳舞的赵飞燕,把她召入宫中,宠爱有加。赵飞燕还有个妹妹,也被召进宫,她的容貌和气质更出众,周围的人见了都不住赞叹。当时有位汉宣帝时期的披香博士淖方成站在皇帝身后,见了赵氏姐妹,忍不住吐口水说:“这就是祸水啊,汉朝迟早要毁在她们手里!”
赵氏姐妹入宫后被封为婕妤,一时之间在后宫风头无两,许皇后和班婕妤渐渐失宠。赵飞燕为了独霸恩宠,诬陷许皇后和班婕妤用巫蛊之术诅咒后宫众人,甚至连皇帝都骂。这年冬天十一月甲寅日,许皇后被废,迁居昭台宫,她的姐姐许谒等人都被处死,亲属也被遣返回原籍。
皇帝拷问班婕妤,班婕妤从容回答:“我听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坚守正道都未必能得福,行邪术又能指望什么呢?要是鬼神有灵,不会听不忠之人的诅咒;要是鬼神无知,诅咒又有什么用?所以我根本不会做这种事。”皇帝觉得她说得在理,赦免了她,还赏赐百斤黄金。赵氏姐妹骄横善妒,班婕妤担心自己早晚会遭毒手,就请求去长信宫侍奉太后,皇帝答应了她的请求。
在广汉,一个叫郑躬的男子带着六十多人攻打官府,劫走囚徒,抢走兵器,还自称“山君”,聚众闹事。
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
秋天,渤海、清河、信都等地河水泛滥,淹没了三十一个县邑,冲毁官署、民房四万多间。平陵人李寻等人上奏说:“大臣们总想着找到古代九河的故道重新疏通。现在河水自己决堤了,不如先别忙着堵塞,观察一下水势。如果这里适合河水流动,它慢慢就会冲出一条河道,把沙土冲刷出来。到时候我们顺应天意再治理,既能成功,还能节省人力财力。”于是,朝廷就不再堵塞决口,还派使者安置灾民、发放救济物资。
广汉的郑躬一伙势力越来越大,四处闹事,人数将近一万,州郡官府根本镇压不住。冬天,朝廷任命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调集广汉郡和蜀郡三万兵力前去平叛,还宣布,参与叛乱的人只要互相抓捕斩杀,就可以免罪。只用了一个月,叛乱就被平定。赵护因功升任执金吾,获赐黄金百斤。
这一年,平阿安侯王谭去世。皇帝后悔没让王谭辅政就去世了,于是恢复成都侯王商特进的职位,让他统领城门兵,还允许他像将军一样设立幕府、举荐官吏。魏郡人杜邺当时担任郎官,和车骑将军王音关系很好。他见王音之前和王谭有矛盾,就劝王音:“关系亲近却得不到特殊对待,谁能没有怨言?当年秦伯坐拥千乘之国,却容不下自己的同母弟弟,《春秋》都批评他。周公、召公就不一样,他们忠心辅佐,用道义相互匡正,对待亲人一视同仁,不独占恩宠,也不独自揽权,在陕地分职而治,共同辅佐周王。所以他们对内没有嫌隙,对外没有羞辱,共享上天庇佑,都留下美名,靠的就是这种团结。我看现在成都侯被委以重任,这是皇帝想宠信他。将军您应该顺应皇上心意,比以前更重视他,凡事都和他商量。只要您拿出诚意,他肯定会理解您的!”王音觉得杜邺说得很对,从此和王商关系亲密起来,两人也都很看重杜邺。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
春天正月癸丑日,太官的凌室(储存冰块的仓库)失火。戊午日,戾后园的南阙也着了火。
皇帝想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太后嫌弃她出身太低微,坚决反对。太后姐姐的儿子淳于长担任侍中,多次在太后和皇帝之间传话。过了一年多,终于说动太后同意立后。夏天四月乙亥日,皇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
谏大夫河间人刘辅上书劝阻:“当年周武王、周公顺应天地,得到白鱼、赤鸟的祥瑞,依然君臣警惕,互相告诫。如今正是汉朝末世,陛下还没得到子嗣传承的福分,却多次遭遇上天发怒示警的灾异。就算日夜自责,改正错误,敬畏天命,顾念祖宗基业,精心挑选有德之家的女子,通过占卜选出贤淑之人立为皇后,以此承继宗庙,顺应神灵心意,满足天下人的期望,恐怕得到子嗣都还嫌晚!可现在陛下却放纵情欲,倾心于卑贱女子,还想让她母仪天下,既不畏天命,也不知羞愧,这是大错特错!俗话说‘腐木不能做柱子,婢女不能当主人’。上天和百姓都不认可的人,只会带来灾祸,不会有福分,连街头巷尾的百姓都明白这个道理,朝廷却没人敢说真话。我实在痛心,不敢不冒死进谏!”
奏书呈上后,皇帝立刻派侍御史把刘辅抓起来,关进掖庭秘狱,大臣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琅邪人师丹、太中大夫谷永等人联名上书:“刘辅之前以县令的身份求见陛下,被破格提拔为谏大夫,说明他的言论一定有独到深刻、符合圣意之处,才会得到重用。可短短十几天,就被关进秘狱。我们认为,刘辅身为皇族近亲,又是谏臣,刚从地方上来,可能不了解朝廷规矩,不小心触犯忌讳,罪不至重。小过错稍加惩戒就好,如果真有大罪,也应该公开审理,让众人知晓。现在上天不满,灾异不断,水旱灾害频发,正是陛下广开言路、鼓励直言的时候,却对谏臣施以重刑,这会让群臣震惊,失去进谏的勇气。就算刘辅不是因为直言获罪,或者罪名不明确,也会让天下人疑惑。刘辅身为皇族近臣,本以直言进谏彰显才能,从治理皇族、培养忠臣的角度,也不该把他幽禁在掖庭秘狱。公卿大臣看到陛下对刘辅提拔得快,惩处得也狠,都会心生恐惧,不敢再尽忠直言,这不利于陛下广纳谏言,弘扬美德!我们深感痛心,恳请陛下三思!”
皇帝这才把刘辅转押到共工狱,将死罪减一等,判他去做苦役(鬼薪,为宗庙砍柴) 。
太后兄弟八人里,唯独弟弟王曼早早离世,没来得及封侯,太后一直对他的遭遇心怀怜悯。王曼的遗孀渠氏在太后居住的东宫侍奉,儿子王莽自幼丧父,与其他同辈境遇大不相同。他的堂兄弟们,个个都是将军之子,或是五侯(王氏五侯)后代,趁着家族得势,生活奢靡无度,成天比谁的车马更豪华、谁听的音乐更动听、谁的游玩更尽兴。
可王莽偏不走寻常路,他刻意克制自己,生活节俭朴素,勤奋学习,穿着打扮就像个普通儒生。平日里,他尽心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子,抚养早逝兄长留下的孩子,言行举止挑不出一点毛病。对外,他结交天下才俊;对内,他讨好各位叔父,礼数周全。
大将军王凤生病时,王莽日夜守在病榻前照顾。他亲自尝药,累得头发凌乱、满脸污垢,连续几个月衣不解带。王凤临终前,特意把王莽托付给太后和皇帝。此后,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不久又升任射声校尉。
过了些日子,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愿意分出自己的封邑给王莽。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等当时的名士,也都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皇帝因此觉得王莽是个贤才,太后又多次在旁美言。五月乙未日,王莽被封为新都侯,还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王莽在宫中当差谨慎守礼,官位越高,为人反而越谦逊。他把车马、皮裘都送给宾客,家里没什么积蓄;他供养名士,广泛结交将相、公卿、大夫。于是,朝中官员纷纷举荐他,说客们也四处宣扬他的美名,他的声望甚至超过了各位叔父。王莽为了博取名声,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还从不觉得羞愧。有一次,他私下买了个侍婢,兄弟们有所耳闻,他立刻解释:“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我听说这个女子容易生育,才把她买下。”当天就把侍婢送给了朱博。瞧瞧,他隐藏真实想法、追求虚名到了这种地步!
六月丙寅日,赵飞燕被立为皇后,皇帝大赦天下。赵飞燕当上皇后后,皇帝对她的宠爱渐渐减少,反而是她的妹妹更得宠,被封为昭仪,住在昭阳舍。昭阳舍的庭院涂成朱红色,殿上刷着大漆;门限都包着铜皮,再镀上黄金;台阶是白玉砌成;墙壁的横木上镶嵌着黄金环,中间嵌着蓝田美玉,还点缀着明珠、翠羽。自汉朝后宫建成以来,从没这么奢华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