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尘埃 落定(1/2)
晨曦彻底驱散了寒鸦岭的阴霾,也驱散了笼罩在汴州上空的疑云。州府兵马在李元芳的调派下,彻底封锁了寒鸦岭,将溶洞内的财富、邪阵残骸、七名被俘的老宦官以及杨宓的遗体妥善处置。
狄仁杰并未在岭内久留,将后续清理事宜交由李元芳与汴州刺史崔亮协同处理后,便带着狄春、曾泰以及关键的证物——那本蓝色账簿、羊皮地图及杨宓的部分遗物,先行返回了汴州城。
重回清源客栈,虽只隔数日,却恍如隔世。狄仁杰沐浴更衣,洗去一身风尘与疲惫,独自在房中静坐良久。杨宓那绝望而解脱的眼神,吴永德决绝的自戕,还有那险些酿成大祸的邪仪……种种画面在他脑中交织。安乐门,这个以复辟为名、行邪祟之实的组织,其核心虽于此役覆灭,但其所图之骇人,手段之诡异,依旧让他心绪难平。
当日下午,狄仁杰在汴州刺史府的正堂,亮明了身份。黜置大使、汴州刺史的金印与敕书一出,满堂皆惊。长史吴永德已死,刺史崔亮本就有些庸碌,此刻更是唯狄仁杰马首是瞻。
狄仁杰并未过多苛责州府失察之责,而是迅速以黜置大使身份,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彻底查封四海货栈汴州分号及所有关联商号,清查其账目往来;重新核定去岁水患后所有漕运、仓储账目,追缴亏空;妥善安置因水患流离的百姓,修缮屋舍。同时,他将吴永德勾结奸商(指向已死的刘掌柜)、胁迫官员、贪墨国帑,最终事败自杀,以及其幕后主使杨宓(前朝孤女,假托“安乐门”之名)于寒鸦岭行邪仪未果、畏罪自尽的调查结果,以官方文书形式,通报河南道及各相关州府。
这个结论,巧妙地将“安乐门”定性为一个由前朝孤女杨宓纠集部分前朝宦官、利用漕运贪墨资金、妄图以邪术达成个人野心的组织,并未过度深挖其可能存在的、更深的历史根系,也暂时隐去了“星陨地脉”等过于骇人听闻的细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符合朝廷稳定压倒一切的诉求。至于那七名被俘的老宦官,自有内卫押解回神都,进行更深入的、不为人知的审讯。
数日后,一切初步理顺,漕运秩序逐渐恢复。狄仁杰将汴州庶务交还刺史崔亮,并留下曾泰暂代汴州司马一职,协助处理后续政务及案件卷宗整理,自己则带着李元芳、狄春及八军头,押解着部分重要人犯和证物,启程返回神都。
回到神都时,已是春深。草木葱茏,繁花似锦,神都依旧是一片盛世繁华景象。
紫宸殿内。
女皇武则天仔细阅看着狄仁杰呈上的奏报以及那本至关重要的蓝色账簿。殿内寂静,只有书页翻动的细微声响。
良久,女皇放下奏报,凤目抬起,看向肃立阶下的狄仁杰,语气听不出喜怒:“狄卿,辛苦了。漕运积弊得以廓清,潜在祸乱消弭于未然,卿之功,朕记下了。”
“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言功。”狄仁杰躬身道。
“前朝孤女,妄借邪名,蛊惑人心,其心可诛,其情……亦可悯。”女皇轻轻叹了口气,似乎对杨宓的遭遇有一丝感慨,但随即语气转冷,“然则,以邪术乱国本,其罪不容赦。传朕旨意,杨宓之罪,止于其身,不予株连。其遗骸……准狄卿所奏,寻地安葬吧。”
“陛下圣明。”狄仁杰道。这已是对杨宓最好的处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