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航线贯通,产销稳定(1/2)
靖海港的灯塔彻夜亮着,像一只守望的眼睛。码头的栈桥上,工人们正将最后一批打包好的羊毛搬上“长风号”商船,麻布包裹上印着的“一等细毛”字样在灯光下格外清晰。船长老李拿着载货单,对前来送行的赵通笑道:“这是本月第三船了,按新航线走,比原来快两天,还安稳。”
赵通点头,望着海图上用红笔标注的航线——从靖海港出发,经半月湾、白沙滩,绕开黑礁岛海盗区,再穿过珊瑚水道抵达华夏沿海,全程避开了所有已知的危险区域。这是天宇组织航海老手和土着向导,花了一个月才勘定的最优航线,如今已成为羊毛运输的生命线。
一、三线并行:织密运输网
“长风号”离港时,“破浪号”正沿着第二条备用航线——“浅滩线”行驶。这条航线靠近海岸线,水深较浅,大型海盗船难以进入,适合运输量较小的紧急货物。船长周平站在船头,看着船舷两侧掠过的红树林,对大副说:“按这速度,明天午时就能到绿岛补给站,换批淡水继续走。”
第三条航线则是“深海线”,远离陆地,风浪较大,但能避开沿岸的殖民势力据点,多用于运输精加工的毛线和高端羊毛制品。此刻,“云帆号”正行驶在这条航线上,甲板上的水手们正用望远镜观察着海鸟的动向——按老水手的经验,海鸟聚集的地方往往有暗礁,提前规避能省不少麻烦。
三线并行的运输网,是天宇应对突发状况的底气。他在议事厅的海图上,给每条航线都标注了补给站、避险港和信号塔:“半月湾、绿岛、珊瑚礁,这三个点要常驻两艘快蟹船,既能补给,也能在航线受阻时接应。”
赵通补充道:“已经和南洋的‘福顺’‘广源’两家商队签了合作协议,他们的二十艘商船加入运输,运力比原来翻了一倍。就算某条航线出问题,另外两条也能顶上。”
为了确保航线畅通,天宇还让人制作了“航线手册”,详细记录每条航线的水深、暗礁位置、气象规律,甚至还有不同季节的海流速度。船长们人手一本,遇到问题按手册操作,大大降低了迷路和触礁的风险。
二、调度机制:掐准时间的脉搏
红砂岩牧场的羊毛采收现场,老周正拿着计时器,看着牧民们将剪好的羊毛装袋、称重。“这批羊毛上午采收,下午送到收购站分级,明天一早就能装上马车运往靖海港,后天准时装船。”他在本子上记下时间,“不能早也不能晚,早了占仓库,晚了误船期。”
这是新建立的“四步调度法”:第一步,牧场按采收计划剪毛,每批羊毛都标上采收日期和等级;第二步,收购站24小时待命,收到羊毛后立即分级、打包、入账;第三步,运输队按船期安排马车,确保羊毛在装船前一天抵达港口仓库;第四步,港口按船的吨位和航线,提前分配货位,优先保证急单。
在靖海港的调度室里,墙上挂着巨大的进度表,用不同颜色的磁片标注着各牧场的采收量、运输队的位置、船只的出发时间。调度员小张正用算盘计算:“红砂岩的500包细毛明天到港,‘长风号’能装300包,剩下的200包给后天的‘破浪号’,正好衔接上。”
为了避免产销脱节,天宇还规定:每批羊毛从采收至装船,最长不能超过7天;加工车间的毛线库存,要保持能供应三船的量,防止牧场因天气等原因减产时断货。老周算过一笔账:“这套机制跑顺了,每月能多运两船货,损失率从原来的一成降到了不到半成。”
三、应急响应:给航线上保险
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让“浅滩线”暂时中断。调度室接到消息时,“福顺号”正满载羊毛行驶在这条航线上,离最近的避险港还有三十里。
“立刻发信号!让‘福顺号’就近驶入白沙滩避险港,那里有我们的临时仓库。”赵通对着传声筒大喊,同时让人通知“深海线”的“云帆号”减速,腾出运力接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