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285章 林卫国的“大学梦”

第285章 林卫国的“大学梦”(2/2)

目录

林建军也劝道:“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这两年政策一直在变,教育回潮是大趋势,恢复高考只是时间问题。卫国现在打好基础,将来不管是上大学还是在厂里干,都有底气。”他想起系统奖励的“高中数理化复习资料(1970年代版)”,里面的知识点覆盖全面,甚至包含一些1965年高考的典型题型,显然是为恢复高考做准备的。

接下来的日子,林卫国的生活更忙碌了。白天在工厂跟着父亲学技术,晚上回家就着煤油灯啃书本,周末还去市图书馆查资料。他把林建军给的复习资料从头到尾做了一遍,遇到不懂的就记在本子上,等父亲回来一起讨论。

有次遇到一道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难题,林卫国琢磨了两天没弄明白,林建军下班回来,他赶紧拿着书请教。林建军没直接讲答案,而是拉着他去车间看蒸汽机:“你看这蒸汽推动活塞,能量转化总有损耗,不可能100%利用,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的‘熵增’。”

用蒸汽机解释热力学,直观又好懂,林卫国一下子就明白了。“爸,原来课本上的知识,跟厂里的机器能对上啊!”

“当然能对上。”林建军笑着说,“所有的理论都来自实践,学的时候多想想厂里的设备,就不难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意识里轻响,带着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检测到林卫国“自主学习”状态持续强化,知识体系完整性提升至70%。】

【奖励“大学预科衔接课程”:包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的入门与高中知识衔接要点,降低学习难度。】

林建军把衔接课程整理成笔记,里面用“机床齿轮传动”比喻微积分中的“链式法则”,用“钢水冷却结晶”解释化学中的“相变原理”,都是林卫国熟悉的工厂场景。儿子看了笔记,原本觉得晦涩的大学课程,突然变得亲切起来。

厂里的年轻人知道林卫国放弃了工农兵学员名额,有人佩服,也有人嘲笑。小马就说:“卫国,你这是傻了吧?放着大学不上,在厂里当学徒,图啥?”

“图学真本事。”林卫国正在给一台车床换轴承,头也没抬,“你以为上了大学就一定有出息?学不到东西,回来还不是照样干瞪眼?”他指着车床的主轴,“就像这主轴,看着简单,里面的公差配合、材料选择,没真学问能弄明白?”

小马被问得哑口无言。他看着林卫国熟练地测量轴承间隙,调整预紧力,动作比老工人还稳,心里突然有点佩服——这小子是真把技术当回事了。

转眼到了年底,林卫国的自学笔记已经攒了厚厚的五本,从函数图像到机械原理,从化学方程式到电路设计,内容详实得像本小百科。林建军把这些笔记装订好,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等将来高考恢复了,这就是你的‘武器’。”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窗外放起了烟花。林卫国举起茶杯,对父亲说:“爸,谢谢你支持我。不管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我都不会忘了你教我的——知识要学扎实,做人要走正道。”

林建军笑着和儿子碰了碰杯:“好小子,有志气。记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现在埋下的种子,将来一定能长成大树。”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父子俩的笑脸。林建军知道,林卫国的选择或许在当下看来有些“不合时宜”,但他坚信,在这个即将迎来变革的时代,守住知识,守住本心,就是最好的准备。而那本厚厚的自学笔记,就是给未来最好的答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