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阎埠贵的“等价交换”底线(2/2)
阎埠贵刚走出厂外平房,就碰到傻柱背着工具箱回来,看到他怀里的奶瓶,愣了一下:“三大爷,哪来的牛奶?”
“换的!”阎埠贵扬起下巴,带着不易察觉的得意,“用五斤粮票跟林科长换的,公平交易!”他故意把“公平交易”四个字说得很重,像在宣告什么。
傻柱“哦”了一声,没多问,心里却暗暗记下了——原来林建军不是完全不近人情,只是得按规矩来。他想起自己最近总在汽修手册上遇到难题,或许下次可以拿两斤粗粮票,去换林建军指点几句?
消息传到秦淮茹耳朵里时,她正在给棒梗缝补磨破的裤子。棒梗的腿也有些弯,只是没阎解放那么厉害,她不是没想过找林建军借点牛奶,可一想到自己拿不出像样的交换物,就把话咽了回去。“咱跟人家不一样,”她摸着棒梗的头,声音沙哑,“咱得自己挣工分,多攒点粮,秋天换点豆子给你补钙。”
贾张氏趴在院墙上,听到阎埠贵用粮票换牛奶,气得直骂:“老东西败家!五斤粮票换那点水,脑子被门夹了!要是我,直接去抢!”话虽这么说,却没敢动——上次偷鸡被贴认错书的事,她还没忘,林建军家的警报器,比派出所还灵。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四合院里回荡,带着行为辐射的评估:
【“阎埠贵交换”事件产生“规则示范”效应:
?\t傻柱:开始整理“汽修难题笔记”,计划“用粗粮票换技术指导”,“自主学习”进度提升至80%;
?\t秦淮茹:放弃“无偿求助”念头,在生产队额外承包“拾粪”任务(可换豆饼渣,含钙);
?\t贾张氏:因“无交换筹码”,嫉妒情绪转化为“被动沉默”,未触发冲突行为。】
三天后,阎埠贵果然带着一张图纸来找林建军,上面用毛笔写着“煤炉省煤三法”:1 炉底垫陶片,增加通风;2 煤块按“金字塔”形状摆放,燃烧更充分;3 夜间封炉用湿煤,减少热量流失。旁边还用小字标着“实验数据:每日省煤2两,误差±0.5钱”。
“建军你看,这是我攒了半年的经验,”阎埠贵的算盘打得飞快,“按现在的煤价,一个月能省6斤煤,值3斤粮票,够换……”
“够换半斤牛奶了。”林建军接过图纸,上面的字迹工整,数据详实,确实花了心思,“这法子不错,我让厂里的王师傅试试,管用的话,能在车间推广。”他从柜子里拿出半斤牛奶,递给阎埠贵,“这次算你预付的,下次来不用带粮票了。”
阎埠贵的眼睛亮得像两颗算盘珠,接过牛奶瓶时,手指都在抖:“我就知道你识货!这法子……”
“别说了,赶紧回去给孩子热牛奶。”林建军打断他,指了指门口,“下次把你那本《算术大全》带来,我借赵小刚看看,算‘借阅费’。”
阎埠贵连声道谢,抱着牛奶瓶往外走,嘴里还在念叨:“等价交换,童叟无欺……”
林建军看着他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他知道,阎埠贵的“等价交换”看似斤斤计较,实则是乱世里最可靠的相处之道——不占便宜,不欠人情,用规则把彼此的界限划清楚,反而能长久。
苏岚走过来,手里拿着阎埠贵送来的粮票,正准备放进粮本:“这老头,倒是个实在人,比院里其他人强多了。”
“他不是实在,是精明。”林建军翻开那张“煤炉省煤法”图纸,“但这种精明用在正途,比糊涂的‘仗义’强。”他把图纸折好,放进抽屉——这或许不起眼,却是灾年里,普通人用智慧对抗困境的证明。
窗外的风还在刮,沙尘打在玻璃上沙沙作响。林建军抱起林卫国,小家伙的小腿结实有力,正蹬着他的胳膊咯咯笑。他知道,这乱世还长,但只要守住规则,守住家人,守住这一点点用智慧和坚韧换来的安稳,就足够了。
而四合院里的那些人,在阎埠贵的“示范”下,似乎也慢慢明白:想从林建军那里得到什么,光靠哭闹和道德绑架没用,得拿出真东西来换——这或许就是“训禽”的终极意义:不是征服,是教会他们在规则里,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