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聋老太太的“凄凉”(1/2)
深秋的冷雨敲打着四合院的玻璃窗,像一曲沉闷的哀乐。聋老太太蜷缩在东厢房的炕上,身上盖着打了好几层补丁的薄被,咳嗽声断断续续,像破旧的风箱。她的眼睛浑浊,看不清东西,耳朵也几乎听不见,只有闻到食物的气味时,才会微微转动一下头——这是她唯一还能做出的反应。
“一大爷,您看这可咋办?”傻柱蹲在炕边,看着老太太枯瘦的手,眼圈红红的,“三天没好好吃东西了,喂粥都咽不下去,再这样下去……”
易中海背着手站在屋中央,眉头皱得像个疙瘩。聋老太太是院里的“老资格”,当年还是他把她接来院里住的,靠着这层“尊老”的名声,他在院里的权威才稳固了几十年。可现在,老太太身体垮了,傻柱又不肯像以前那样无底线接济,他这个“主事人”的面子快挂不住了。
“还能咋办?凑钱请医生,买细粮!”易中海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向门口,“傻柱,你先拿五块钱,再弄点白面,我去叫上建军和阎埠贵,大家一起想办法。”
傻柱的脸瞬间涨红了:“一大爷,我这个月工资刚给我妈买了药,真没钱了!再说,之前我给老太太买的粮,都被……”他没说下去,但两人都知道,不少粮票被贾张氏以“帮忙照看”的名义克扣了。
易中海的脸色沉了沉:“你怎么越来越不懂事?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老太太看着你长大的,你能不管?”他知道傻柱心软,故意把“恩情”搬出来压他。
【叮!】
林建军正在新车间调试“深孔钻床”,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带着清晰的预警:
【检测到“易中海”利用“聋老太太病危”实施“道德绑架2.0”,试图通过“集体凑钱”迫使宿主和傻柱承担额外责任,巩固其“全院主事”权威。】
【核心矛盾:聋老太太的基本生存需求 vs 易中海的权力维护、贾张氏的潜在侵占,外在表现为“公益救助”与“私人算计”的冲突。】
【行为建议:以“街道低保+工厂补助”为合法途径,拒绝“私下凑钱”(易中海可能截留),联合街道办介入,确保救助资源真正用于聋老太太。】
林建军的眉头微微一皱。聋老太太的情况他知道,确实可怜,但易中海这招“集体凑钱”,明着是行善,实则是想继续把他和傻柱绑在“院里互助”的战车上,顺便捞取“德高望重”的名声。他放下手里的扳手,对助手说:“你盯着参数,我去趟街道办。”
街道办主任听完林建军的汇报,立刻带上民政干事和医生,跟着他往四合院走。“军属模范亲自反映情况,我们肯定重视。”主任的语气严肃,“聋老太太是烈属遗孀,按规定享受‘甲等低保’,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刚进中院,就看到易中海正站在院里吆喝:“都出来商量个事!老太太快不行了,大家凑点钱,积德行善……”他看到林建军带着街道办的人进来,脸色瞬间变了,声音也小了下去。
“易大爷,不用凑钱了。”林建军的声音清晰有力,“街道办知道了情况,特地上门解决,医生也来了。”
医生立刻给聋老太太做了检查,摇着头说:“营养不良加上感冒发烧,得赶紧送医院输液,再晚就危险了。医药费不用担心,烈属有医疗补助。”
民政干事拿出表格,开始登记:“老太太的低保金每月5元,粮票30斤,一直按时发放,怎么会没吃的?”
这话像一记耳光,打在易中海脸上。他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最近忙,没顾上看……”
“哼,忙?我看是忙着算计吧!”贾张氏不知从哪儿冒出来,阴阳怪气地说,“老太太的粮票,前阵子不都被你拿去‘代管’了吗?”
这话一出,全院哗然。傻柱也反应过来,怒道:“一大爷,你不是说老太太的粮票用完了吗?怎么回事?”
易中海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嘴里反复念叨:“我没动!我就是……暂时保管……”
【叮!】
系统的提示音实时响起:
【“道德绑架”事件因“街道介入”失败,易中海“私扣低保物资”行为曝光,权威受损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