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24章 告别与承诺

第24章 告别与承诺(1/2)

目录

出发前一天,林建军特意提前下班,去车间和熟悉的工友们告别。

钳工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依旧震耳欲聋,但气氛却比往常多了几分凝重。王师傅正蹲在地上,仔细擦拭着一台老旧的车床,看到林建军进来,停下手里的活,站起身,布满老茧的手在工装裤上蹭了蹭。

“都收拾好了?”王师傅的声音有些沙哑,眼角的皱纹似乎比昨天更深了些。

“嗯,都妥当了。”林建军点点头,目光扫过熟悉的台案、锉刀和量具,心里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不舍。在这里待了不到一年,却像是过了很久,从一个懵懂的学徒,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工人,这里的每一台机器,每一把工具,都见证了他的汗水和成长。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师傅,我退休后,你之前负责的那批精密零件,就由他接手。”王师傅拉过一个四十多岁的工人,拍着林建军的肩膀,“这是我徒弟林建军,技术好,脑子活,就是要去朝鲜打仗了,以后有机会,你们再好好交流。”

“小林师傅,久仰大名。”李师傅笑着伸出手,“技术比武拿第一的事,我们都听说了,厉害!”

“李师傅客气了,我还有很多要学的。”林建军连忙握手,把自己整理好的工作笔记递过去,“这是我平时记录的一些加工心得,还有那批零件的参数和注意事项,您看看,或许能有点用。”

李师傅接过笔记,翻了几页,眼睛越来越亮:“这笔记太详细了!小林师傅,你这真是……太有心了!”

周围的工友也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送行的话。

“建军,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别逞强!”

“给咱轧钢厂争光,多修几门大炮,揍美国鬼子!”

“这是我攒的几块水果糖,你带着路上吃,补充体力!”

一个年轻的学徒塞给林建军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几块用玻璃纸包着的水果糖,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可是稀罕物。林建军心里一暖,郑重地收下:“谢谢大家,我一定活着回来,跟你们一起干活!”

王师傅看着这一幕,眼眶有些发红,悄悄转过身,假装去检查机器。等他再转回来时,手里拿着一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塞到林建军手里:“这是我年轻时候用的一套套筒扳手,跟着我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军械维修,虽然旧了点,但结实,你拿着,到了那边,修武器能用得上。”

林建军打开油布,里面是一套黄铜套筒扳手,表面被磨得发亮,却依旧精准如新。这哪里是普通的工具,分明是老师傅沉甸甸的心意和期盼。

“师傅,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拿着!”王师傅打断他,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到了那边,好好修武器,让咱们的战士多杀敌人,早点把美国鬼子赶出去!记住,你不仅是我的徒弟,更是红星轧钢厂的工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别给我们丢人!”

“我记住了,师傅!”林建军用力点头,眼眶也有些湿润。他把扳手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像是捧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离开工厂时,夕阳正染红了半边天。林建军回头望了一眼高耸的烟囱和熟悉的厂房,心里默念: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回到四合院,林建军刚走到中院,就看到易中海和一大妈站在门口,像是特意在等他。易中海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容,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

“建军,这是我和你大妈给你准备的一些伤药和绷带,都是家里常备的,你拿着,到了那边,万一有个磕碰,能用上。”易中海把布包递过来,语气诚恳,“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团结同志,好好表现。等你凯旋归来,院里一定给你办个热闹的接风宴。”

“谢谢一大爷,一大妈。”林建军接过布包,简单地道了谢。他知道,易中海这么做,一半是真心,一半是做给院里人看,维持他“德高望重”的形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