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89章 晚秋开始制作酱油,完善食品副业

第89章 晚秋开始制作酱油,完善食品副业(1/2)

目录

正月的暖阳终于驱散了腊月的寒峭,将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烘得泛起湿润的土香。林晚秋站在新房后院的空地上,看着沈廷舟带着几个村民搭建木架,心里满是期待。这片空地是她特意留出来的,用来搭建酱油酿造棚——自从乔迁宴上跟乡亲们提起做酱油的想法后,大家的热情就没断过,每天都有人来问准备得怎么样了,连公社的赵书记都特意跑来,说要是需要帮忙,公社可以出面协调工具和场地。

“晚秋,这木架搭得差不多了,你看看高度合不合适?”沈廷舟从木架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木屑,目光落在林晚秋身上,带着几分询问。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工装,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显疲惫,反而因为能帮上林晚秋的忙而格外开心。

林晚秋走上前,伸手比了比木架的高度,笑着说:“再高半尺就刚好,到时候搭上遮阳布,既能挡太阳,又能通风。对了,发酵用的陶缸你联系好了吗?咱们需要二十个大陶缸,每个至少能装两百斤黄豆的那种。”

“联系好了,”沈廷舟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她,“县城陶器厂的王厂长说,下周就能把陶缸送过来,都是手工烧制的,质地厚实,适合长期发酵。我还跟他说好了,以后咱们要是扩大规模,还能按批发价拿缸。”

林晚秋接过纸条,看着上面清秀的字迹,心里暖暖的。自从沈廷舟回来后,不管她想做什么,他都会提前帮她安排好,从盖新房到办乔迁宴,再到现在准备做酱油,他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她抬头看向沈廷舟,眼底满是笑意:“辛苦你了,要是没有你,我这酱油坊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开起来。”

“跟我还客气什么,”沈廷舟伸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声音温柔,“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再说了,这酱油坊不仅是咱们家的副业,还是整个大队的希望,我肯定要尽全力帮忙。”

正在这时,念安蹦蹦跳跳地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几颗饱满的黄豆:“娘!爹!俺在空间里挑的黄豆,你看是不是都很好?没有一颗坏的!”

林晚秋蹲下身,接过布包,拿出一颗黄豆放在手心。这颗黄豆颗粒饱满,颜色金黄,是她之前在空间里特意种植的优质品种,比市面上的黄豆出油率更高,味道也更醇厚。她捏了捏黄豆,笑着说:“念安挑得真好,这些黄豆都能用来做酱油。等会儿娘教你怎么泡黄豆,咱们一起为酱油坊出力,好不好?”

“好!”念安兴奋地跳起来,小脸上满是期待。自从乔迁宴上帮着林晚秋招待乡亲们后,他就一直盼着能再为家里做点事,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自然格外开心。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和沈廷舟忙得脚不沾地。林晚秋负责制定酱油酿造的流程,从选豆、泡豆、蒸豆,到制曲、发酵、晒酱,每一个步骤都详细记录在纸上,还特意从空间里调出前世学过的酱油酿造知识,结合六零年代的实际情况,对流程进行了优化——比如用柴火灶代替现代的蒸汽设备蒸豆,用陶缸代替不锈钢发酵罐,既能保证酱油的味道,又符合当时的生产条件。

沈廷舟则负责组织村民准备原材料和工具。他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去公社粮站拉回了一千斤黄豆,又从县城买回了足量的盐和曲种;村里的妇女们则主动来帮忙,有的负责挑拣黄豆,把坏豆、瘪豆挑出来,有的负责清洗陶缸,把陶缸里里外外刷得干干净净,还有的负责准备柴火,为蒸豆做准备。

院子里热闹非凡,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李婶一边挑拣黄豆,一边跟身边的妇女们说:“晚秋这孩子就是能干,不仅会种反季节蔬菜,会开豆腐坊,还会做酱油。等咱们的酱油做出来,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到时候咱们的日子就能过得更红火了!”

“是啊,”旁边的王大婶接过话茬,手里的动作不停,“以前咱们只能靠挣工分过日子,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跟着晚秋,不仅能在豆腐坊挣钱,以后还能在酱油坊挣钱,咱们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林晚秋听到她们的对话,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不是大家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她可能早就被沈家的人欺负垮了。现在,她终于有机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自然要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待。

正月十五这天,酱油坊正式开始酿造酱油。一大早,林晚秋就带着村民们开始泡黄豆。她把挑拣好的黄豆倒进大木桶里,加入足量的清水,没过黄豆三寸左右,然后盖上木盖,让黄豆充分吸收水分。泡豆的过程需要六个时辰,期间要每隔两个时辰换一次水,确保黄豆不会变质。

念安一直守在木桶旁边,时不时地掀开木盖看看黄豆的变化,还不忘提醒林晚秋:“娘,到换水的时间了,咱们快给黄豆换水吧,别让黄豆变坏了。”

林晚秋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拿起水桶往木桶里加水:“念安真细心,有你帮忙,娘就放心多了。等会儿黄豆泡好了,咱们一起把黄豆捞出来,放到蒸笼里蒸,好不好?”

“好!”念安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

下午时分,黄豆终于泡好了。泡好的黄豆体积增大了一倍,颜色也变得更浅,用手一捏就能捏碎。林晚秋和村民们一起,把黄豆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均匀地铺在蒸笼里。沈廷舟早已在柴火灶里生好了火,熊熊的火焰舔舐着锅底,很快就把蒸笼里的黄豆蒸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