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91章 票号成了摇钱树

第91章 票号成了摇钱树(1/2)

目录

断云票号的青石板柜台前,账房先生正踮着脚,往高高的银库里搬账本。封皮上“半年存银账”几个字被磨得发亮,翻开最后一页,那个红笔写的“两”像块沉甸甸的银锭,压得纸页微微发皱。

“真有十五万两?”曹林站在库门前,看着账房先生用钥匙打开三道锁,里面码着的银锭反射出冷光,不由得挑了挑眉。他原以为半年能有五万两就不错,没想到翻了三倍。

账房先生指着分类账,笑得满脸褶子:“临江府的商人最实在,存了六万两,占了四成;豫州府的粮商存了四万五,三成;就连黑石部的首领们,也把皮毛换来的银子存了一万两,说‘断云寨的票号比草原的地窖安全’。”

曹林拿起黑石部的存款单,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巴图存银三千两”,忍不住笑了——这些草原汉子以前只信牛羊和皮毛,现在居然信起了纸做的票券,倒是新鲜。

“银子存着不动,就是堆石头。”曹林合上账本,目光扫过库房,“得让它活起来,生更多银子。”

他让人把十五万两分成三堆,每堆前都插着木牌:

第一堆木牌写着“借予工坊”,六万两。

铁匠坊的老匠头听说能借钱,揣着新画的线膛枪图纸就跑来了。“曹当家的,我想再添十座熔炉,雇五十个工匠,每月能多造五十支线膛枪!”他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有银子,不出半年就能回本!”

曹林看着图纸,上面的枪管刻着更细密的膛线,还画了个能装五发子弹的弹仓。“行,借你三万两,月息两分。”

“两分?”老匠头吓了一跳,“存银才一分息,借银要两分?”

“高风险高回报。”曹林笑着说,“你造的枪能护着断云寨,这点利息不算多。要是赚了,多分你些红利;要是赔了……”

“绝不能赔!”老匠头梗着脖子,在借据上按了手印,抱着银子单子就往工坊跑,生怕曹林反悔。

酿酒坊的李掌柜也来了,提着新酿的果酒(用野葡萄做的,酸甜爽口):“我想在临江府开三家分店,再买两百坛坛子,把断云烧卖到省府去!借三万两,月息两分,保证连本带利还!”

他的借据刚签完,账房就算了笔账:六万两借出,每月利息一千二百两,比存银的利息(每月六百两)多了一倍。

第二堆木牌写着“贸易周转”,六万两。

诸葛红月拿着江南商路的地图,指着苏州、杭州几个点:“江南的丝绸和茶叶,在北境能卖翻倍的价。用六万两去收,运回断云寨,至少能赚三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