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规模种植(1/2)
两人还不知道,但是大家不能像是之前那样频繁聚餐,都忙起来了。
“防晒霜擦一点?”孟栀给大家递喷雾和霜,天气真的太热了。
几个男研究员摆摆手,戴上了草帽:“我们就不用了,这东西紧缺。”
倒不是不想防晒,实在都知道现在这些东西不好弄来。
李姐拿起手里的喷雾,围着他们喷:“别矫情,人小孟一片心意,你们晒得黑黢黢,也不好看呐。”
大家聚在这里,是因为才收获了,立马就要轮种了。
放眼望去,曾经绿油油的、如同地毯般的麦苗,如今已经拔节、抽穗,进入了关键的灌浆期。
麦秆变得坚韧挺拔,顶端抽出了密密匝匝的麦穗。
整片麦田仿佛一片青中泛黄的海洋,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偶尔有微风拂过,便会掀起层层麦浪,发出沙沙的轻响。
老陈几乎天天蹲在田边,捏着麦穗,感受着籽粒的饱满程度,脸上是掩不住的期待与紧张。
他估计,照这个势头,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能开镰收割了。这将是大山基地第一次收获自己种植的主粮,意义非凡。
水田里的景象同样喜人,移栽后缓过苗来的水稻,已经进入了旺盛的分蘖末期和拔节期。
一丛丛稻株变得越发茂盛,叶片深绿挺拔,有效地利用着光照。
一些长势最好的植株,已经隐约可以看到幼小的稻穗开始分化形成,隐藏在叶鞘之中。
水田里水质清澈,稻根发达,看起来十分健康。
相比小麦,水稻的生长周期要稍长一些,但照此发展,距离收获也不再遥远。
这次如果收成成功,之后就要加大规模了,毕竟现在的主食还是基地之前的老本呢。
然而,现有的种植面积,对于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对未来的规划来说,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尤其是在预见到粮食即将丰收,以及为了应对可能更长的温暖生长季,扩大种植规模势在必行。
于是,以小木屋为中心,又开始开垦新土地了。
只是这边树木不算太多,老陈可是尽量选择不砍伐树木的,但也要考虑难得的日照问题。
这次养殖区的人也一起来帮忙,进度加快了很多,开垦出了很具有规模的田。
石海带着农业组的人,负责土壤改良。
他们将养殖区源源不断产出的、已经充分发酵腐熟的粪肥,以及之前作物留下的秸秆、杂草制成的绿肥,大量地施入新开垦的土地中,与原始的土壤混合,增加其肥力和有机质。
新土地还在紧张地改良中,现有耕地的轮作和新一季播种计划已经紧锣密鼓地实施起来。
那些已经收获了快菜、油菜等速生叶菜的土地,被迅速清理出来,准备播种更喜温、产量更高的夏季蔬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