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医凌然:开局神医系统激活 > 第68章 惊动四方,国手之邀

第68章 惊动四方,国手之邀(1/2)

目录

莫非在诊疗中心的日子,如同精工细琢的璞玉,逐渐散发出温润而夺目的光华。他处理病例的方式愈发圆融,既有“青囊秘境”带来的玄妙洞察,又能以严谨的现代医学语言进行阐释,使得不少原本持保留态度的专家也开始认真思考他提出的“能量-生理”交互模型。

这天下午,中心的气氛陡然变得不同寻常。数辆挂着特殊牌照的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地下车库,一行神色凝重、气场强大的人簇拥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者,通过专用通道直达顶层VIp诊疗区。消息灵通人士窃窃私语,说是某位早已退下来、但在特定领域仍有巨大影响力的前高层领导霍老,旧疾突发,情况危急,连京城赶来的专家团队都感到棘手,这才转到这个新成立的、以处理疑难杂症闻名的中心来碰碰运气。

整个中心无形中绷紧了一根弦。刘教授亲自出面接待,王主任等一众顶尖专家也被紧急召集参与会诊。莫非作为特聘专家,自然也接到了通知。

VIp病房外,气氛肃穆。几位穿着中山装、眼神锐利的中年人守在门口,显然是霍老的随行安保人员。病房内,京城来的专家团队负责人,一位满头银发、气质儒雅却眉头紧锁的陶院士,正在介绍情况。

“……霍老这是陈年旧疾,心肺功能本就偏弱,此次突发急性心衰合并多器官灌注不足,我们用了最强的血管活性药物和呼吸支持,效果都不理想。关键是,老爷子年纪大了,身体耐受性差,很多激进手段不敢用。”陶院士语气沉重,“目前只能勉强维持,但情况还在持续恶化。”

刘教授等人看着监护仪上不容乐观的数据,面色凝重。王主任提出的几个方案,都被陶院士以风险过高或已尝试过为由否决。会诊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站在外围的莫非,目光穿透人群,落在了病床上那位气息微弱、面色青紫的老者身上。“万物气机感知”悄然发动。

刹那间,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衰竭的器官和紊乱的数据,更看到了老者体内一股如同风中残烛、却依旧带着某种坚韧格局的“生命之火”,正被一股深植于脏腑深处的、沉疴淤积的阴寒死气不断蚕食!这股死气盘根错节,与老者的衰老和旧伤紧密结合,常规药物如同隔靴搔痒,而激进治疗则可能直接摧垮那微弱的生命之火。

这已非单纯的器质病变,而是生机与死气的拉锯战!

“或许……可以试试从调和阴阳,激发自身生机入手。”一个平静的声音在凝滞的空气中响起,显得有些突兀。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说话的莫非身上。

王主任眉头一皱,下意识就想呵斥他不知天高地厚。陶院士也看了过来,眼中带着审视与疑惑:“这位是?”

刘教授连忙介绍:“这位是我们中心的特聘专家,莫非医生,他在处理一些……非常规病例方面,很有独到之处。”

“莫医生?”陶院士显然没听过这号人物,语气带着上位者惯有的疏离,“调和阴阳?激发生机?概念很好,但具体如何操作?霍老的身体,可经不起任何没有把握的尝试。”他身后的几位京城专家也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

面对质疑,莫非神色不变,向前一步,目光清澈而坚定:“陶院士,各位前辈。霍老此刻的状况,如同被厚重冰雪覆盖的微弱炭火,强行鼓风(激进用药)可能吹灭火种,只添柴(常规支持)则难化坚冰。我的思路是,以针灸为引,沟通天地之气与人体自身小宇宙,行‘温阳化冰,引火归元’之法,轻轻地融化冰雪,护住火种,让其自行缓慢复苏。”

他用的词语半文半白,带着古中医的韵味,却又逻辑清晰。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会以特殊针法,刺激特定经络交汇之处,调动霍老自身残存的元气,并以针为媒介,导入一股温和的‘生发之气’,逐步瓦解那淤积的阴寒。整个过程以‘稳’为主,不会对老爷子造成额外负担。”

“生发之气?以针为媒介?”一位京城专家忍不住嗤笑,“莫医生,我们是唯物主义医学,不搞这些虚的。”

陶院士却抬手制止了属下,他盯着莫非,目光锐利:“你有多大把握?”

莫非沉默片刻,坦然道:“七成。若配合我特制的‘回阳固本汤’内服,辅助稳固元气,可增至八成半。”这“回阳固本汤”是他在“青囊秘境”中,结合古方和现代药理学,为霍老这种情况推演出的最佳辅助方剂。

七成到八成半!这个概率在目前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已经高得惊人!

病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陶院士,等待他的决断。霍老的家属(一位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也紧张地看着陶院士和莫非。

陶院士沉吟良久,又仔细看了看监护仪上岌岌可危的数据,最终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好!莫医生,就按你说的方案尝试!需要什么,全力配合!但是,”他语气转为严厉,“我必须全程在场监督,一旦出现任何意外,立刻停止!”

“可以。”莫非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