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26章 严重削弱战斗力!

第326章 严重削弱战斗力!(2/2)

目录

然而,非洲大部分地区皆为欧洲列强殖民地,天朝人员因外貌特征过于醒目,难以长期潜伏。

因此在非洲的情报体系远不如在欧洲完善。

虽有重金收买当地欧洲侨民与土着协助打探消息,但这些人所提供的情报真假难辨,价值几何亦无法确信。

正因如此,自英军舰队进入南非之后,其后续行踪便逐渐脱离了天朝的掌控。

面对这一变局,海军多次召开作战会议,研判敌军可能选择的航线。

“从南非出发,日不落舰队有多条路径可选。

其一是传统航线,贴着东非海岸北上。

这条路线靠近陆地,一旦遭遇风暴或其他险情,可就近靠港避险,安全性较高。”

“但弊端也很明显——航行期间极易被过往商船或中立国船只发现行踪,进而暴露目标,落入我方监控。”

“因此,他们更可能选择另一条隐秘路线:绕开莫桑比克海峡,从马达加斯加以东海域穿行,经圣但尼等岛屿中途补给后横跨天竺洋,直扑天竺海岸。”

这条航路太过遥远,中途要穿越赤道附近的静风区,周围可供停靠补给的港口又寥寥无几。

一旦船队遭遇风暴或其他突发情况,连个避险的地方都找不到,风险极高。

平常时候,根本不会有船只冒险走这条路!

作战室中央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天竺洋海图,一名年轻的作战参谋正站在图前,向在场众人讲解英军可能采取的航行方向。

大汉海军虽然实力雄厚,但若无法准确预判敌方动向,扑了个空,那再强的战力也无从施展,局面只会陷入被动。

因此,要想成功拦截英军舰队,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锁定他们的行进路线。

回想当年对马海峡之战,俄军舰队远道自波罗的海而来,选择本就不多。

即便如此,曰军仍派出大量侦察舰只,四处搜寻其踪迹。

哪怕知道对方极可能经由对马海峡,若不能掌握确切通过时间,也无法完成围歼。

毕竟,联合舰队不可能长期滞留在海上干等,那样不仅耗费物资,更会拖垮士气,严重削弱战斗力。

如今汉军面临的处境,与当年曰军相似,甚至更为棘手——天竺洋的海域辽阔程度远超对马海峡,在这样一片浩瀚水域中寻找一支机动舰队,无异于大海捞针。

听完参谋的分析后,众人低声议论片刻,丁汝昌缓缓开口:“那么,参谋部目前判断,英军最有可能走哪条路线?”

这个问题问得关键。

因为它将直接决定后续兵力部署和战略安排。

随着丁汝昌话音落下,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那位年轻参谋身上。

无形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令他呼吸微微一滞。

他定了定神,沉声答道:“属下以为,英军七成可能性会选择第二条航线。”

“哦?说说你的依据。”

丁汝昌略感意外,语气中多了几分探究。

这位参谋他此前并未见过,但见其年纪尚轻,却能在众高级将领面前从容应对,不禁心生一丝赏识。

他有意考较一番,想看看这年轻人是否真有独到见解,值得重点培养。

大汉海军成立时日尚短,底子薄,人才储备远不如日不落或高卢这些老牌海上强国。

海军军官学校才刚办了几届,首届毕业生尚未完全成长起来。

正因为如此,每一名崭露头角的青年军官,都会被视作珍宝般悉心栽培。

“因为若想避开我军封锁,第二条航线的成功机会更大。”

丁汝昌微微颔首。

这一点确实成立——第一条路线必须经过莫桑比克海峡,只要我军在峡口布设数艘侦察舰,便可牢牢掌握敌舰动向。

一旦发现目标,便可持续派遣舰艇接力追踪,使敌军全程暴露在我方监视之下。

如此一来,英军妄图秘密登陆天竺,纯属妄想。

而第二条航线则不同,没有地理瓶颈限制,可供选择的路径极广。

面对如此开阔的洋面,纵使我军侦巡力量再强,也不可能覆盖每一寸海域。

敌人趁隙溜过的概率极大。

“可走这条线,沿途几乎没有补给点。

英军难道不怕途中发生意外?”有人提出质疑,“万一遭遇风暴,孤立无援,整支舰队都有覆灭之虞。

这种高风险路线,他们真的敢选吗?”

“我觉得他们会选第二条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