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宝船?唐船!(2/2)
这帆角还缺三分弧度。他执炭笔修改帆形时,一只夜蛾扑入灯罩,翅翼在宣纸上投下剪影。
蛾翅边缘的锯齿状轮廓让他笔尖一顿,瞧这翅缘的波浪形,
他速绘出蛾翼曲线,若将帆角裁成这般,吃风时更稳。
苏怡再添灯油时,油勺不慎碰到竹架。
张勤忙扶稳帆模,就势引苏怡的手感受竹骨:娘子摸这受力,竹节处最吃劲。
张勤稍微推开北窗,夜风穿堂而过,纸帆哗啦作响。
他突发奇想取来碎绸布,替换宣纸蒙在帆架上。
绸布在风中鼓成饱满弧形,却因过软而边缘翻卷。
还是得用麻布。他拈着绸布苦笑,海上可不是闺阁嬉戏。
片刻后,张勤盯着案上摊开的两套船图。
西式船舶的龙骨结构与中式福船的隔舱线交错重叠。
他忽然取过茶盘,将十二个茶杯倒扣成船形。
水密隔舱该如此排布。他拈起竹片在杯底划出分舱线,竹片刮过瓷面发出细响。
苏怡添茶时,张勤正用尺量竹片厚度:隔板需三寸,接榫处留半分胀缝。
她忍不住插话:郎君,我听闻寻常渔家渔船隔板才寸半。
竹片地折断,尖刺扎进张勤指腹。
他怔怔望着断面木纹:不对,海水蚀木,该用樟木。
血珠滴在茶盘上,晕开成圆痕。
苏怡忙递上布巾:樟木价高,一艘船得多费数千贯。
张勤突然起身翻找木样箱,取出樟木块在灯下细看:你闻这樟气,防蠹防腐。
他又拣块松木对比,松木遇海水易朽,但价廉。
手指无意识敲打木块,发出轻重不一的声响。
他的炭笔又在舷墙图样上停顿,笔尖悬在二字上方。
他忽然掷笔取尺,在船舷侧添绘竖桩结构:拍竿需高一丈二,竿头装铁钩。
苏怡递凿子时,也顺手在案几刻出榫卯结构。
倭船惯用火箭。张勤喃喃着,炭笔转向舷墙内侧。
他蘸水在青砖地画弧线:水柜置于此处,铜管穿舷。
水流在砖面晕开时,他取来镜子反光模拟日光:喷射需避日影,防敌预判。
他让苏怡提壶从梁上倾水,自己执尺量水迹:注水孔需斜开三分,免逆风。
水流泼湿图纸,墨迹晕染处反显出水渍形的防护层。
苏怡突然指窗:郎君看,雨打窗纸正是这般斜线!
晨光渐明时,张勤取砚中冰勺划吃水线。
酸梅汤的薄冰在图纸上融化,留下深色水痕。
船重每增十石,吃水添一指。
他将冰勺抵住水柜图,柜满水时,船身需仍稳。
在扉页题海事备要,却将改为。
他取来小炭笔,在舵叶处添了行小字:舵杆用铁力木,可抗倭海咸潮。
卯时钟鸣,图纸终成。
张勤在猛火油柜旁添注以尿淬铜管,耐烧,在扉页注倭海战船改良十策,其中隔舱水密四条用朱砂标红。
推窗时,晨风携雨丝入室,正打在图纸水柜位置,晕开的水迹恰似海战时的浪花。
又是熬穿了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