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236章 准行

第236章 准行(1/2)

目录

蓝田矾矿...李建成指尖摩挲着矿石棱角,几年前就枯竭了。

突然用矿石轻叩案几,他家矿洞可还出矾?

暗卫从靴筒抽出行账簿:刘大之父刘老五,至今仍在废矿拾捡矾渣。

账簿页角卷曲发黄,每日能捡半斤劣矾,卖给染坊换粟米。

李建成取朱笔在名册批注,忽停笔问:刘大既会辨矾,为何去制皂?

笔尖悬在家世清白四字上,一滴朱砂将落未落。

制皂需用矾。暗卫呈上半块橘皮矾。

刘大在皂坊专司提纯,月钱够买三石粟。

他忽然压低声音,昨夜见他偷偷打磨矿镐,说是要带往倭国。

另一侧的案头淮南道驿报堆得如山,太子拈起一片苏绣残样,绢面上金线绣的芍药已泛旧色。

这周娘子兄长在扬州盐场当灶户,他指尖轻弹绣样,怎会容亲妹漂洋过海?

张勤展开周娘子留下的倭锦图,绢面猝然滑落半幅。

他忙用镇纸压住卷轴:她说倭国紫草染的绛色,比扬州作坊的更鲜亮。

图中倭锦纹样繁复,用朱砂标着难波津紫草五字。

李建成忽然用银刀挑开绣样背面,露出绢帛接缝:这针法是扬州绣娘独有的套针。

他取过倭锦对比,而倭人惯用直针,她如何通晓?

周娘子说过件事。张勤从袖中取出个茜草染的香囊。

去年有倭商在扬州收购紫草,她帮工时分得些边角料。

香囊倒出几粒干枯紫草果,倭商说难波津的紫草,能染出夕阳色。

暗卫呈上的新线索更蹊跷:周娘子长兄的盐引背后,藏着张倭国钱票。

李建成对着光细看票面暗纹:这女子有些想法,或许是要用绣艺,换倭国的染方。

情况复杂的是蹭花印泥的小伙,徐文余。

金吾卫缴来他落在家中的矿镐,镐头还带着终南山的青苔。

李建成抚着镐柄刻的字:他家三代在银矿,怎会屈就染坊?

张勤忽从袖中取出块矿石:此物是文余赠我的,说是家传。

李建成敲开矿石,露出晶簇:这是银矿脉石...他进香皂坊,是为学习提纯法?

真相在就在后面的暗卫提交的资料中。

有一份老矿工呈上的血书:文余他爹死在矿难...娃进香皂坊,是为攒钱娶媳妇儿。

李建成展开血书,最后一行写着愿以倭国之行求殿下查明真相。

暮色中,他在名册批红。

而这些探查出来的事情,则是尽皆完整记录,并交由张勤处理。

张勤临出殿时,见案头那块银矿石在夕阳下闪着光,恍若倭国深山未开的矿脉。

......

太极殿的鎏金沙盘前海图堆积如山。

兵部郎中郑怀节展开泛黄的《潮汐考》,羊皮卷边缘被摩挲得发亮。

他食指关节敲在朱砂绘制的航线上:八月朔后三日,东海必转东北风。

指尖划过代表季风的箭头,楼船若此时发,顺风十日可抵筑紫岛。

水部主事王淳立即拨动紫檀算盘,珠子撞击声如急雨:去岁寒露前三日,对马海峡沉没新罗贡船。

他取过铜盆盛满清水,将桐木船模放入水中,若延至十月出发,需备百日粮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