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234章 鸿胪寺

第234章 鸿胪寺(2/2)

目录

片刻后,众人听到屏风后的低语声愈来愈清晰,像春蚕啃食桑叶般窸窣。

那位须发花白的老主簿扶着酸枝木屏风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班超三十六骑收西域,某等三十人岂不能镇倭国?

另一人用笏板轻叩屏风榫卯:苏武持节十九载,某这把老骨头...

话未说完,崔敦礼重咳一声,李建成却抬手止住,银匙在酸梅盏沿轻敲三下。

说下去。李建成声音不大,却让满堂寂静。

老主簿颤巍巍从屏风后转出,手中捧着个褪色的锦囊。

此乃开皇年间倭国献的琥珀,蒙前隋文帝所赐,老臣收藏数十载矣。

他解开锦囊倒出块带虫珀,琥珀虽小,能困千年虫;倭国虽远,终是大唐鳞爪。

李建成用银匙轻点冰鉴上凝结的水珠:倭国孤悬海外,不同西域有驿道相连。若使团有失,援兵难至。

水珠顺着鉴壁滑落,在青砖上洇开深色痕迹。

老主簿突然扯开发髻,灰白散发垂落肩头:臣今年六十有三,若效傅介子斩楼兰王故事,血染海图亦可!

他从袖中抖出半卷海图,指尖点着对马岛的位置,只需留臣首级在倭地,他日王师东渡便是旌旗所指!

堂角有个年轻典客突然跪下:卑职愿随老主簿前往!

他解下腰间银鱼袋,此去若不能归,请将鱼袋送还家母。

银鱼在日光下泛着冷光,恰如屏风上刺绣的浪涛。

李建成沉默良久,银匙在名册老主簿郑虔名下划过:若遇险情,当留得有用之身。

郑虔却昂首笑道:昔年张骞空手归汉,仍绘西域三十六国图。老臣纵死,也能为后人标出倭国暗礁!

李建成最终在郑虔名旁批字。

老主簿颤巍巍将琥珀按在海图上的对马岛位置,那虫珀在夕照中泛着血色的光。

崔敦礼将朱笔搁在砚山,他朝堂下挥袖,两个书吏抬着樟木箱踉跄入内,箱中素绢叠如雪浪。

诸公可留家书。崔敦礼话音未落,裴世清已抽走最上层绢帛。

老将军以剑鞘压纸,狼毫在绢面刮出沙响:白骨倘归国,魂化东海涛。

笔锋在字顿出飞白,恰似断戟残甲。

身旁的青年录事见状,握笔的手微微一颤,墨点滴污了父母亲启四字。

堂角偶有啜泣声。

一个绿袍主事正将玉簪塞进绢袋,簪头翡翠映出他泛红的眼角。

他对面的大胡子武官却大笑拍案:哭甚!某要是回不来,这身明光铠正好传给犬子!

铠甲在箱笼磕出闷响,震得案上灯烛摇曳。

裴世清写完最后东海涛三字,突然割下一缕白发系在绢角。

发丝垂落时,他转头对那抹泪的主事道:小郎君,且替老夫看看,这字可还遒劲?

主事抬头时,正见老将军指尖在字上重重一捻,绢面现出裂痕。

暮色渐沉,三十二封家书渐次入箱。

有青年在绢角画了株歪柳,有老者摁了枚血指印。

当书吏合箱时,裴世清突然解下腰间鱼符掷入:把这个捎给我那不成器的儿子。

铜符撞在箱底发出清响,惊起了梁间栖燕。

夜风穿堂而过,吹动裴世清案上未干的家书。

素绢在暮色中起伏,如招魂的幡旗在海上飘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