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23章 写书,种田的书

第23章 写书,种田的书(2/2)

目录

《粮作篇》

选种: 单列一栏,写下“穗选法”(择穗大粒饱者)、“盐水选法”(水浓盐至蛋浮则宜,沉底者良)。

育苗: 写下“水稻浸种催芽法”(温水浸一宿,露白即播)、“苗床整备”(肥土细耙,水足)。

栽种: 记录“水稻插秧法”(行距一尺,株距半尺)、“麦粟条播法”(开浅沟,匀撒,覆土)。

田间管理: 详细写“水稻烤田法”(晒田至微裂,促根)、 “麦田碾压法”(灌浆期石碾压,防倒)、“施肥要领”(底肥足,追肥适时)。

《农器篇》

曲辕犁: 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示意图,标注“辕曲、评活、深耕省力”。

耘爪: 画了麻雀爪子和耘爪的对比图,写“竹制,仿形,碎土省力”。

打谷斛: 画了个方斗,标注“内嵌反向竹齿板,甩打脱粒”。

《园圃篇》

瓜果: 记下“西瓜栽培法”(浸种、点播、压蔓、授粉、忌涝)。

菜蔬: 写下“越冬菠菜、生菜播种法”(向阳畦,薄土,草木灰)。

药草: 单独列了一卷,写上“常见草药习性及种植要点(师授)”,只简单记了黄芩、地榆等几种,更深的不敢多写。

《肥土篇》

堆肥: 详细写下材料配比、翻堆时机、腐熟标准。

绿肥: 记录“苜蓿肥田法”(生长盛期翻压入土)。

他写写画画,不时停下来思考,补充细节。

这个过程,让他对自己这大半年的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发现了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

厚厚一摞麻纸渐渐写满,虽然字迹不算好看,图也画得幼稚,但里面的内容,却是实实在在能增产饱肚子的学问。

正忙活着,狗蛋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帽子上还沾着雪粒。

“张丞!张丞!您听说没?”

“长安城里出了首老厉害的诗!叫什么…《锦瑟》!”

“听说是个不留名的才子写的,都在传呢!”

“连…连青楼里的姑娘唱一曲都贵得吓人!”

张勤手里的笔一顿,一滴墨掉在刚写好的“绿肥”二字上,晕开一小团黑。

他心头猛地一跳,面上却强作镇定,拿起旁边的废纸小心地吸掉墨点.

“哦?是么…什么诗这么厉害?”

“俺也记不全,就听城里人念叨什么…”

‘一弦一柱思华年’…还有啥‘此情可待成追忆’…听着怪让人心里头发酸的。”

狗蛋挠着头,努力回想。“都说这诗写得绝了,猜是哪位大学士写的呢!”

他忽然想起什么,眨着眼看着张勤:“哎?张丞,冬至那天晚上,您不是也进城了么?”

“您没听说?说不定您刚好碰上了呢?”

张勤心里咯噔一下,放下笔,故作随意地摆摆手。

“嗨,我就随便转了转,吃了碗馎饦就回来了。”

“城里那么大,我上哪听说去?”

“写诗那是文曲星下凡的秀才公们的事,咱们种地的,能把地种明白就不错了。”

他语气轻松,却暗自庆幸那晚没留真名。

狗蛋想想也是,嘿嘿一笑:“那倒是。种地实在。诶,张丞,您这又写又画的,弄啥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