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72章 泰昌皇帝朱常洛+朱标长子朱雄英(4)

第172章 泰昌皇帝朱常洛+朱标长子朱雄英(4)(2/2)

目录

张居正:“孝康皇后娘娘出身将门又深谙内政,要是能多活几年,说不定能帮太子爷稳定不少局面,可惜了。”

秦良玉:“将门之女掌管东宫,这搭配绝了!既有武将的干练,又有后宫的细致,难怪洪武皇上和孝慈高皇后(马秀英)都夸。”

朱元璋:“遇春要是听见你们夸他女儿,保准得吹三天牛!说他闺女比他打胜仗还厉害。”

孝康皇后常氏:“各位谬赞了,我就是尽本分而已。倒是雄英,当年他要是能长大,说不定比他爸还有出息。”

朱雄英:“妈您就别夸我了,再夸我该飘了[开心]”

朱雄英:“咳咳……到我说自己的事了,其实我只活到八岁,没啥好说的。我是朱雄英,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孙、明兴宗朱标嫡长子、明惠帝朱允炆的异母兄,生母是孝康皇后常氏。”

朱雄英:“我于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根据《皇明祖训》,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

但我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只活了八岁,尚未得到册封。”

朱元璋:“雄英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后世因而称为虞怀王。”

朱雄英:“没错,我的故事就这么简单,可惜后来便宜了四叔。”

朱棣:“大侄子,什么叫便宜我?当年那情况……行吧,算我捡了个漏。”

朱厚照:“皇太孙预备役啊!这要是活到成年,哪有后面这么多事?雄英你这是把皇位当接力棒,没接稳啊。”

朱高煦:“八岁就没了?太可惜了!常将军的外孙,明兴宗的嫡子,这基因组合得多能打?说不定比我还能冲锋。”

孝康皇后常氏:“我儿要是活着,肯定是个好储君。不像某些人,抢来的皇位还总怕人说。”

朱标:“雄英从小就懂事,两岁时见我批奏折,还学着拿毛笔瞎画,说以后要帮爸爸干活。可惜……”

朱元璋:“这孩子要是在,我能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比后来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强多了。”

朱厚照:“太祖爷,我可没调皮!我那是体验生活!再说雄英要是在,说不定跟我能玩到一块去,组队微服私访。”

秦良玉:“虞怀王殿下要是长大,凭着洪武皇上和太子爷的教导,定是位仁德君主。可惜天不假年啊。”

戚继光:“八岁就能让洪武皇上以皇子礼安葬,这规格够高了!说明在老爷子心里,你这嫡长孙分量重着呢。”

朱允炆:“@朱雄英 哥,要是你在,我也不用天天对着四叔提心吊胆……”

朱雄英:“没事,现在不都在群里了嘛。再说四叔治国还行,就是抢皇位这事儿不地道。”

朱棣:“你这小子,年纪不大嘴巴挺毒!信不信我把你当年尿床的事说出去?”

朱标:“老四!我儿才八岁,尿床怎么了?你小时候没尿过?”

马秀英:“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雄英虽然走得早,但在咱心里一直是好孩子。来,皇奶奶给雄英和允炆你们俩发个红包。”

马秀英:[微信红包: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朱雄英:“谢谢皇奶奶!还是奶奶最疼我们!四叔,学着点。”

朱允炆:“谢谢皇奶奶。”

张居正:“要是虞怀王殿下在世,大明的继承脉络能顺不少,也少了些骨肉相残。历史这东西,真是差一点就天翻地覆。”

朱棣:“说起来,我这一脉能上位,还得谢谢大哥一家……我啥也没说!”

朱雄英:“行了行了,过去的事不提了。以后群里有啥热闹事,记得叫上我就行,别总把我当小屁孩,我可是你们小祖宗。

今天就到这儿,明天听木匠皇帝的,我得回去给皇爷爷、爸妈他们准备速心丸,不然明天得气着吧。”

朱由校:“有那么夸张吗?我还没说呢。”

秦良玉:“以备不时之需嘛[捂嘴笑]好了,让小殿下说结尾吧,今儿可是他的主场。”

“啪!”

朱雄英:“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