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06章 新任务:影视公司培养新人

第406章 新任务:影视公司培养新人(2/2)

目录

苏医生则全程跟进健康安全保障,每天早晚都会检查演员们的身体状况,定期开展安全培训,讲解野外活动注意事项、蚊虫叮咬防护、中暑应急处理等知识。“乡村蚊虫多,大家要穿长衣长裤,涂抹驱蚊液;下地干活要注意防滑,避免被农具划伤;天气炎热,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中暑。”苏医生的细致叮嘱让演员们倍感安心。

沈亦舟则负责对接影视公司,及时反馈演员们的学习进展和生活情况,根据拍摄需求调整培养计划。他还利用自己的新媒体经验,拍摄了演员们学习非遗工艺、体验乡村生活的短视频,发布在“绿韵非遗”的官方平台,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关注。“原来演员们为了拍戏这么拼,不仅要学演戏,还要学非遗手艺、体验乡村生活”“这样培养出来的演员,肯定能演好乡村题材的电视剧”,网友们的留言充满了期待。

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个叫吴浩的男演员,性格浮躁,觉得学习非遗工艺太枯燥,体验乡村生活太辛苦,多次想要放弃。“我们花这么多时间学这些,有什么用啊?拍戏的时候走走形式不就行了吗?”吴浩抱怨道。

陈曦得知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带着他来到非遗工坊的展示区,指着那些精美的非遗作品说:“这些作品都是老艺人们一辈子的心血,非遗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耐心和坚守。就像演戏,想要演好一个角色,不能只靠表面的模仿,要真正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而这些都需要你沉下心来体验和学习。”

赵村长也带着吴浩去了村里的绿道,指着远处的非遗工坊和绿色种植基地说:“我们村能有今天的变化,都是大家一点点干出来的。年轻人做事情,不能怕吃苦、怕枯燥,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收获。”

在大家的耐心引导下,吴浩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开始主动投入到学习和体验中。“以前我太浮躁了,总想着走捷径。现在我才明白,无论是学习非遗工艺,还是体验乡村生活,都是在积累素材、沉淀自己。”吴浩说道,“现在我觉得竹编很有趣,乡村生活也很充实,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经过一个月的系统培养,演员们的变化显而易见。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了基础的非遗工艺,能独立完成简易的竹编挂件、羌绣香囊,更深入了解了乡村生活的细节和非遗文化的内涵,身上的城市浮躁褪去,多了几分乡土的质朴与沉稳。

培养成果验收当天,演员们依次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展示了亲手编织的竹编收纳盒,有的展示了绣制的羌绣手帕,有的分享了自己的乡村生活感悟,还有的现场表演了一段融入非遗元素的片段,赢得了“忠犬联盟”成员和影视公司负责人的一致好评。

“太惊喜了!一个月的时间,演员们的变化这么大,不仅学到了非遗工艺,更找到了角色的感觉,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光影传媒的制片人激动地说,“感谢‘绿韵非遗’的精心培养,有了你们的支持,这部电视剧一定能成为精品力作。”

演员们也纷纷表达了感谢:“谢谢‘忠犬联盟’的哥哥姐姐们,这段时间不仅教会了我们非遗工艺,更让我们懂得了坚守与责任。我们一定会把在这里的所学所感融入到演戏中,演好每一个角色,宣传好非遗文化和乡村振兴。”

培养任务圆满完成,“忠犬联盟”的成员们也倍感欣慰。“这次跨界合作虽然挑战不小,但收获也很大。”陈曦说道,“我们不仅帮助影视公司培养了新人,更通过这种方式宣传了非遗文化和乡村振兴,让更多人了解了‘绿韵非遗’的理念和实践。”

林砚舟笑着说:“就像传承非遗手艺一样,培养新人也需要耐心和引导。看到演员们的成长和变化,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赵村长感慨道:“以前觉得影视圈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我们也能为影视事业做贡献。希望这部电视剧播出后,能有更多人来我们村旅游,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支持我们的乡村发展。”

这场跨界的新人培养任务,不仅让“绿韵非遗”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更让大家看到了非遗文化与影视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未来,“忠犬联盟”还计划开展更多类似的跨界合作,用多元的方式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让“非遗+绿色+公益”的模式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