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主线任务完成:系统升级(2/2)
沈亦舟的“能力树”则显示:“新增‘非遗+商业’跨界资源整合技能,可联动赛车、电竞等领域头部品牌,开发高附加值联名产品;解锁‘公益资金募集’高阶能力,能对接国际公益基金会,为非遗公益项目争取更多支持。”
周教授、苏医生、赵村长的能力也同步升级——周教授新增“非遗文化研究”深度技能,可主导国家级非遗技艺图谱编写;苏医生解锁“非遗养生融合”能力,能开发“非遗技艺+健康养生”的特色课程;赵村长则获得“乡村非遗工坊建设”高阶技能,可指导乡村建立标准化非遗生产基地。
“升级说明2:系统将根据伙伴们的参与度与成长需求,持续赋能个人能力,让‘忠犬联盟’从‘协作团队’成长为‘非遗生态核心力量’,共同支撑手作公益长期发展。”
陈曦想起昨天林砚舟还在说,想系统学习海外项目管理知识,没想到系统直接解锁了相关技能;沈亦舟前段时间一直在对接国际公益基金会,现在也获得了对应的高阶能力。这种“按需赋能”,让伙伴们的成长不再局限于经验积累,而是有了更精准的方向和支持。
升级第三阶段:永续支持,无界传承
面板最后一个模块,是“永续支持计划”,上面写着:“系统升级后,将不再局限于‘任务指令’,而是转化为‘生态伙伴’,提供三大核心支持:
1. 资源永续对接:定期更新全球非遗资源库(含国际传承人、原材料基地、文化机构),为手作公益的海外拓展、技艺创新提供资源支持;
2. 知识永续更新:实时推送国内外非遗研究成果、政策动态、市场趋势,帮助团队保持行业前沿视野;
3. 危机永续预警:监测非遗生态潜在风险(如技艺断层、市场波动、自然灾害对工坊的影响),提前生成应对方案,保障传承稳定性。”
最让陈曦惊喜的是,面板底部弹出一个“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入口——系统联合国内高校,将手作公益签约传承人的技艺视频、作品3d模型、口述历史等资料,全部数字化收录,游客可通过VR设备“云参观”体验店,山区孩子也能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千里之外的非遗技艺。
“升级说明3:系统终极目标是‘让非遗永续传承’,未来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接触非遗、热爱非遗,实现‘无界传承’。”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温柔而坚定:“主线任务已完成,系统升级完毕。感谢宿主三年来的坚持与付出,是你让‘非遗传承’从一个任务,变成了一份有温度的事业。未来的路,系统将继续与你、与‘忠犬联盟’同行,见证更多非遗技艺的重生,更多幸福故事的发生。”
面板渐渐隐去,阳光透过桂花树的缝隙,在“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入口投影上洒下光斑。陈曦转身看向庭院——周教授正在给新志愿者讲解非遗图谱,林砚舟在和巴黎体验店视频沟通运营细节,沈亦舟在整理赛车场非遗市集的策划案,苏医生和赵村长则在打包给山区孩子的非遗礼物。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非遗永续传承”的开始。系统的升级,不是给了她更多“特权”,而是给了这份事业更长久的生命力。未来,她会和“忠犬联盟”一起,带着系统的支持,带着初心与热爱,继续在非遗传承的路上坚定前行——让苗绣的针脚绣出更美的图案,让竹编的纹理编织更暖的生活,让皮影的光影照亮更多人的梦想,让中国的非遗,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鲜活,永远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