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女王特权:随心掌控生活(1/2)
清晨的阳光透过传承馆的雕花窗棂,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竹编的清香和淡淡的墨味。陈曦推开木门时,一眼就看到办公桌上的早餐——林砚舟常用的青花瓷碗里,小米山药粥还冒着袅袅热气,旁边的白瓷盘里摆着切好的猕猴桃和蓝莓,甚至细心地插了一把银质小叉,碗口还盖着一个绣着雏菊的棉麻保温罩,生怕粥凉了。
她刚拿起保温罩,脑海里的系统面板就轻轻亮起,淡蓝色的光纹勾勒出一行提示:“检测到宿主今日核心事务:傣族织锦样品验收、高校教材审核、国际论坛发言稿撰写。已基于‘女王特权’优化日程,同步协调资源适配,确保效率最大化。”
随着提示音落下,一份动态更新的“当日日程表”在面板上展开,每个时间段都标注着具体任务和配套支持:
? 8:30-9:30 傣族织锦样品验收:已触发“资源调度权”,通知玉奶奶团队提前拍摄4K高清视频(含面料细节、走线特写),同步协调苏医生通过专业设备检测色牢度、面料密度,生成初步检测报告;
? 10:00-11:30 高校教材审核:已激活“联盟默契强化”,林砚舟提前6小时标注教材中需调整的章节(如蜀绣技艺模块需补充实操步骤),附3位传承人反馈意见汇总,节省审核时间;
? 14:00-16:00 国际论坛发言稿撰写:已启动“能力自适应升级”,生成国际非遗合作案例库(含法、日、意三国最新案例),附中英文对照模板、数据可视化图表,适配宿主发言风格;
? 16:30-17:30 弹性时间:预留突发事项处理窗口,同步触发“健康提醒”,提示15:00饮用陈皮山楂茶缓解疲劳,17:00做5分钟颈椎放松操。
“连细节都考虑到了……”陈曦忍不住感叹。以前她总被琐事裹挟,比如验收样品时要反复催促传承人发视频,审核教材时要从头梳理问题,常常忙到深夜还遗漏关键环节。而现在,特权像一双“隐形的手”,提前把所有资源、支持都串联到位,让她只需专注核心事务。
生活:从“凑活”到“精准适配”
刚坐下没多久,苏医生就提着一个银色的检测箱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报告。“这是玉奶奶寄来的织锦样品检测结果。”他把报告放在桌上,指着其中一页说,“面料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40根,符合文创产品标准;色牢度经过水洗测试,褪色等级1级,属于优质范围。不过边缘走线有3处轻微松散,我已经在视频里标红了,等会儿验收时可以重点和玉奶奶沟通调整。”
他还顺手放下一个浅青色的保温杯:“里面是桑菊茶,用的是杭州的白菊和桐乡的桑叶,我早上刚煮的。你最近熬夜写发言稿,眼睛容易干涩,这个能清肝明目,比咖啡温和,不会影响晚上睡眠。”
陈曦打开保温杯,清甜的菊花香扑面而来,温度刚好适口。她想起以前赶工时常靠速溶咖啡提神,喝多了胃里反酸,眼睛也布满红血丝,从来没人会在意她的身体状态。而现在,苏医生总能根据她的作息、需求,精准搭配饮食、健康支持,连饮品的温度、成分都恰到好处。
中午12点,赵村长突然提着一个竹篮走进来,篮子上盖着新鲜的芭蕉叶,还沾着晨露。“我听林老师说你在写国际论坛的稿子,费脑子。”他掀开芭蕉叶,里面是整齐码放的糯米糕,米香瞬间弥漫开来,“这是村里阿婆用自家种的糯米做的,没放糖精,只加了点蜂蜜,你饿了可以垫垫肚子,不会影响下午工作。”
陈曦拿起一块糯米糕,咬下去软糯香甜,带着淡淡的米香。她突然意识到,“女王特权”带来的不仅是工作便利,更是生活里的“被在乎”——伙伴们不再是“接到指令才行动”,而是通过特权的“预判机制”,提前感知她的需求,用最朴实、最贴心的方式照顾她,让她再也不用在生活上“凑活”。
突发:从“手忙脚乱”到“从容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