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 > 第140章 新的起点,爱的归航

第140章 新的起点,爱的归航(1/2)

目录

第一百四十章:新的起点,爱的归航

汉城金浦国际机场,国际到达大厅的电子屏上,显示着从美国巴尔的摩飞来的航班准时抵达。接机的人群中,朴基正手捧一束清新的百合,身姿挺拔地站在最前方,目光紧盯着出口通道,沉稳的面容下难掩一丝期待的波澜。他的身边,是同样翘首以盼的郑汉采、朴贞子、明元、胜美、金珠和朴基丰,一家人齐聚于此,迎接载誉归来的银珠。

“来了来了!”眼尖的明元首先喊道。

通道口,银珠的身影终于出现。她穿着简洁的卡其色风衣,步履从容,脸上带着长途飞行后的些许疲惫,但眼神清澈明亮,比一年前更多了几分成熟与自信的光芒。她的目光穿过人群,第一时间就锁定了那个手捧百合、对她微笑的男人。

“欧妈!阿爸!基正!大家……”银珠加快脚步,话音未落,已被涌上前的家人团团围住。

朴贞子第一个上前拉住女儿的手,眼眶微红,上下打量着:“瘦了,是不是国外的饭菜不合胃口?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郑汉采接过女儿的行李箱,声音有些哽咽道:“银珠啊,辛苦了。阿爸为你骄傲。”

明元和胜美争着送上问候,金珠则细心地帮银珠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朴基丰站在稍后处,笑着对金珠低语道:“看吧,我就说银珠回来气色更好了。”

在一片关切的问候声中,银珠的目光始终与朴基正交汇。他静静等待家人们最初的激动平息后,才走上前,将百合递到她怀中,声音低沉而温暖道:“欢迎回家,银珠。”

没有拥抱,没有过多言语,但两人交汇的眼神中,已诉说了千言万语。那是一种历经时间和距离考验后,更加深厚和默契的情感。

回城的车上,银珠和朴基正同车。车内流淌着舒缓的音乐,银珠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既熟悉又添了新貌的汉城街景。

“感觉像是做了一场很长的梦。”银珠轻声说道,“约翰斯·霍普金斯,巴尔的摩的港口,实验室里不眠的夜晚……现在,终于回来了。”

朴基正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自然地伸过去,覆上她的手背说道:“不是梦。你带回来的知识、技术和新的视野,都是真实的。家里一切都好,就等着你这个主角归来,开启新的篇章。” 他轻轻握了握她的手,“累了吧?先闭眼休息会儿,到家我叫你。”

银珠顺从地闭上眼,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踏实的心安。一年的分离,非但没有拉远他们的距离,反而让这份感情在彼此的坚守和成长中淬炼得更加坚韧。

郑家为银珠归来准备的接风宴,温馨而丰盛。席间,话题自然围绕着银珠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

“银珠怒那,快跟我们说说,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到底什么样?是不是像传说中那么先进?”明元好奇地问。

银珠微笑着描述道:“确实非常先进。特别是他们的微创手术中心和模拟训练中心,设备和技术理念都是世界顶尖的。我在那里参与了不少复杂病例,戴维森教授也给了我很多指导。” 她顿了顿,看向众人,语气认真起来,“不过,这次出去,我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对医疗体系、医患关系以及医学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哦?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郑汉采颇有兴趣地问。

“比如,他们非常重视多学科协作(dt),一台复杂手术,可能会有外科、内科、影像科、甚至营养师、康复师共同参与制定方案。再比如,他们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隐私保护,已经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银珠侃侃而谈,“我就在想,我们国内的医院,在技术追赶的同时,这些软实力的建设也同样重要。”

朴基正赞赏地点头说道:“很有见地。技术的差距或许可以用资金和时间来弥补,但理念和制度的革新,需要更深层次的推动。你这趟远行,价值非凡。”

银珠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所以,我回来后的规划,可能不仅仅是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我收到了国立汉城大学医院和峨山医院的邀请,他们都愿意支持我开展微创技术项目。但我更想尝试的,是能否将一些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也许,可以从参与科室管理,或者推动建立更规范的多学科会诊制度开始。”

她的话让在座的家人都感到惊讶,随即是自豪。银珠的视野和抱负,显然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医生的范畴。

“我们银珠,真是长大了。”朴贞子喃喃道,语气复杂,有骄傲,或许也有一丝意识到女儿已远远超越自己认知的恍然。

郑汉采用力点头说道:“好!有志气!阿爸支持你!做医生治病救人是功德,能推动行业进步,造福更多人,更是大功德!”

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是银珠迎接一切挑战的底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