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145章 海上砺剑,郑森立威

第145章 海上砺剑,郑森立威(1/2)

目录

第145章:海上砺剑,郑森立威

就在赵高翔于闽北浦城调兵遣将,剑指仙霞古道的同时,千里之外的东南海疆,另一股抗清力量也在艰难中孕育、磨砺。

厦门鼓浪屿,日光岩下。

海风带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卷动着郑成功猩红的披风。他站在礁石上,身形挺拔如松,年轻的面庞上早已褪去了昔日在南京国子监时的书生青涩,取而代之的是海风与忧患刻下的坚毅线条,以及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燃烧的、几乎要焚尽一切的火焰。

母殉国,父降清,家国剧变如同滔天巨浪,将这位原名郑森的年轻人彻底推入了命运的惊涛骇浪之中。

烈屿誓师,焚青衣,告孔庙,他已然将身家性命与复兴明室的宏愿捆绑在一起,再无回头之路。

每每深夜,郑成功都抱着母亲的金身塑像痛苦不堪。

“存人失地,人地皆可复……”他低声咀嚼着近来传入耳中的、关于那位靖朔侯赵高翔的言论,目光投向北方,那里是闽北,是浙南,是更广阔的抗清战场,也是他心中渴望驰骋的天地。赵高翔能于陆上辗转腾挪,开辟基业,他郑成功,也必当在这万里海疆,撑起一片乾坤!

然而,现实却骨感得刺人。

不久前,他怀着满腔热血,与志同道合的陈辉、洪旭等九十多位肝胆相照的弟兄,冒险前往南澳岛招兵。凭借郑家的名望与他个人的感召,竟也迅速募集到了数千人马。初具规模的兴奋尚未消退,他便迫不及待地挥师进攻泉州,欲在家乡故土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那场与清军的遭遇战,如同一次冰冷的淬火。他麾下的新兵,勇气可嘉,却缺乏训练,阵型涣散,号令不畅。面对组织严密的清军,他们凭着一股血勇厮杀,虽未大败,却也未能取胜,只是堪堪打了个平手,徒耗兵力士气。

紧接着,清将杜尔德的援军迫近,他不得不咬牙下令,放弃进攻,撤回厦门。

站在撤回的船头,看着那些或疲惫、或茫然、或带着轻伤的面孔,郑成功的心如同被巨石碾压。他深切地认识到,仅有热血与忠义,远远不够。一支无法如臂使指、令行禁止的军队,在这残酷的乱世中,不过是待宰的羔羊。郑鸿逵、郑彩等叔伯辈虽同属郑氏集团,名义上共抗清廷,实则各有心思,兵马难调,联盟松散,关键时刻根本指望不上。

“联盟终是下策!欲成大事,非有绝对掌控之精锐不可!”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父亲的旧部盘根错节,叔伯们各有山头,他郑成功,必须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只听命于他一个人的铁军!

估计就是这个时候,很多军事行动调不动军队的时候,才要郑成功下定决心,要“吃掉”郑彩、郑鸿魁的军队!

于是,撤回厦门后,他选择了鼓浪屿这片相对独立且易于防守的岛屿,开始了近乎严苛的整训。

每日拂晓,天色未明,鼓浪屿的海滩和临时开辟的校场上便已是杀声震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