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 > 第131章 陆老爷子的雷霆行动

第131章 陆老爷子的雷霆行动(1/2)

目录

陆家老宅,这座历经百年风霜、

见证数个时代变迁的深宅大院,在暮色中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

飞檐斗拱在夕阳余晖下拖出长长的影子,仿佛要将过往的荣光与秘密一同掩埋。

书房内,红木家具散发着幽暗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卷和墨锭混合的沉静气息。

陆老爷子——

陆振国,这位曾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如今虽年过七旬却依旧脊背挺直如松的老将,正站在那面占据了整片墙壁的军事地图前。

地图上,不同颜色的箭头与符号勾勒出大陆的山川河流、战略要地,每一个坐标都曾是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舞台。

然而此刻,他深邃的目光却穿透了这张熟悉的图纸,仿佛落在了更遥远、更不可知的地方。

他的敌人,不再是可以在地图上标定的某个国家或武装集团。

他们潜藏在深邃莫测的海沟之中,游弋于现代科技尚无法完全探测的时空裂隙之内,甚至,可能已经如同无色无味的毒气,渗透进了这座他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院落的阴影里。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光滑的红木桌面,那里放着一份刚刚解密不久的绝密档案副本,标题是《“深蓝幽灵”事件评估报告》。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报告中的冰冷字句:

三年前,一支代号“海神之矛”的多国联合深海勘探队,在大西洋最深的海沟中进行科考时,其最先进的“阿尔法”级深潜器连同船上十二名顶尖科学家与船员,

在与母船进行了一次常规通讯后,便连同其发出的最后一个关于“发现异常生物信号”的片段信息,彻底消失。

后续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动用了包括卫星遥感、无人潜航器阵列在内的所有手段,却连一片残骸都未曾找到。

它就那样被深海无声地吞噬了,仿佛从未存在过。

官方结论是“遭遇未知极端水文灾害”,

但只有极少数像陆老爷子这样级别的人才知道,那艘深潜器采用了最新的复合材料和多重冗余设计,其理论抗压强度足以承受已知的任何深海压力。

它的消失,不合常理。

更近的案例发生在一个月前。

位于西北荒漠中的一座高度机密的超导粒子对撞研究设施,其内部网络在物理隔离的状态下,遭遇了无法溯源的入侵。

并非数据被盗,而是所有实验数据的关键参数,被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微调”了,导致连续两周的实验结果出现了系统性、指向明确的微小偏差。

这种偏差极其隐蔽,若非一位资深研究员心血来潮核对原始手算记录,几乎无法察觉。

调查陷入了僵局,没有任何病毒痕迹,没有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仿佛是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现实的琴弦。

这些,都不是传统的威胁。

被动防御,构筑再高的墙,部署再多的哨兵,在这种超越常规认知的敌人面前,都无异于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以何种方式降临的审判。

这让他想起了《左传》中的名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然而,如今的“危”已非传统的战火烽烟,传统的“备”又该如何着手?

历史的教训,无论是古代王朝因应对不了新兴势力而倾覆,还是近代战争中因战术思想落后而付出的惨痛代价,都指向同一个真理:

在面对根本性的、未知的威胁时,固步自封的被动防守等同于坐以待毙,唯有主动出击,在迷雾中探寻真相,才能争得一线生机。

彻夜的思考,书房的灯光亮至天明。

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浓茶早已凉透。

他的思绪在过往的战例、绝密的档案与对家族未来的忧虑中反复穿梭。

最终,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

映亮他坚毅而布满皱纹的脸庞时,一个艰难、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决策,在他心中成型。

这不仅仅是一次战术行动,

更是一次战略上的豪赌,赌上的是陆家的未来,乃至更多无法言明的东西。

清晨,陆家老宅在一种异样的宁静中苏醒。

这种宁静并非往日的祥和,而是带着一种引而不发的张力,如同拉满的弓弦。

陆老爷子用内部加密线路,发出了两道简短的命令。

不久,书房厚重的木门被无声地推开,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走在前面的是他的长孙,陆衍辰。

他刚被从西南边境的一场高强度联合演习中紧急召回,风尘仆仆,作战服上似乎还带着边境丛林间的湿气与硝烟味。

他身形挺拔如标枪,眼神锐利如鹰隼,那是经过无数次实战洗礼、在生死边缘淬炼出的气质。

作为前陆军特种部队“利刃”的指挥官,他执行过的绝密任务档案足以塞满半个保险柜,其中不乏与境外神秘武装交手的记录。

然而,当他接触到爷爷眼中那前所未见的凝重时,他立刻意识到,这次的任务,与他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

紧随其后的是陆曼,陆老爷子的长女,也是陆家内部事务的实际管理者。她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套裙,气质干练而沉稳,眼角细微的皱纹记录着她为这个家族耗费的心力。

她手中捧着一个电子记事本,屏幕上不断滚动着家族内外各项产业的实时数据与安保节点的状态报告。

“都坐。”

陆老爷子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仿佛金石交击,在寂静的书房里回荡。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

直接切入主题,目光首先落在陆衍辰身上:

“衍辰,你立刻动身,秘密前往沧州路家。”

陆衍辰身体微微前倾,呈现出绝对专注的姿态。

“不是去探望,是去‘接管’路屿的安保工作。”

陆老爷子加重了“接管”二字的语气,“根据我们刚刚截获并破译的零碎信息,有一个身份不明的境外组织,可能与我们正在面对的‘异常’有关,已经对路屿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兴趣。

路家的常规安保力量,在真正的行家面前,形同虚设。”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仿佛能烧穿一切迷雾:“带上‘暗刃’小组,启用‘鹈鹕’安全屋转运程序。务必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将路屿安全转移到我们在秦岭的‘零号基地’。”

“暗刃”小组,是陆家隐藏在官方体系之外的一支绝对核心的护卫力量,其成员都是从各大特种部队退役的兵王,

经过层层筛选和极端忠诚度测试,精通各种环境下的保护、渗透与反制战术,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机密。

而“鹈鹕”程序,则是一套复杂到极致的隐匿转移方案,涉及多个预备身份、数条真假难辨的路线、以及一系列经过特殊改造、具备反追踪与电磁屏蔽功能的安全屋。

根据内部推演数据,成功执行“鹈鹕”程序,能在国家级的情报追踪网络下,实现高达97.3%的隐匿成功率。

“是,爷爷!

保证完成任务!”

陆衍辰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声音斩钉截铁。作为曾经的特种部队指挥官,他深知这个任务的极端危险性。

这不仅仅是在与未知的敌人赛跑,更是在与国家机器般严密可能的监视网络玩一场躲猫猫的游戏。

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后果。但军人的天职和家族的责任感,让他将所有的疑虑都压在了心底。

陆老爷子的目光转而投向陆曼,眼神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但指令依旧清晰冷峻:“曼丫头,家里的事,还有清沅,就交给你了。”

陆清沅,陆衍辰年幼的妹妹,陆家这一代中最小的孩子,因其特殊的体质或者说某种尚未被完全理解的“天赋”,在当前的危机中,成为了一个极其脆弱且关键的存在。

“从今天起,听竹轩方圆百米,划为特级禁区,启用‘金钟罩’防御协议。”

陆老爷子继续说道,“金钟罩”协议是陆家老宅最高级别的内部防御方案,其设计理念源于对历史上多次针对重要人物的暗杀、渗透事件的深度分析。

它要求:

1、电子监控系统全面并联运行并提升至战时频率:

所有摄像头(包括可见光、热成像、低光级)、震动传感器、声音采集器、生物特征识别终端的数据流实时交汇至中央处理核心,

由两套独立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交叉分析,任何微小的异常(例如一个非授权人员的影子、一段特定频率的声波)都会触发三级警报。

2、启用备用的机械监控与人力巡逻网络:

在电子系统可能被干扰或欺骗的情况下,一套完全物理驱动的监控系统将被启动,包括依靠发条和齿轮传动的潜望镜式观测孔、

由训练有素的护卫携带的经过特殊训练的猎犬进行不定时、无规律的地面与地下通道巡逻。人力巡逻小组的交接班时间、路线全部随机化,确保内部人员也无法掌握规律。

3、物理隔离与反侵入措施:

禁区外围将升起伪装成景观植物的特种合金栅栏,通有高压脉冲电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