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番外二(四九城来访)(2/2)
两人目光交汇,片刻的沉默中蕴含着千言万语。
种苹果缓缓道:
“只是想去看看你们的精神象征。”
党建国保持着礼貌但坚定的态度说道:
“山上还在施工,实在不方便接待。
等将来设施完善了,再邀请您专门来访。”
这个话题最终被搁置。
在送别仪式上,陈秀梅代表千岛王国赠送了一盘《素衣出征》的录像带。
陈秀梅解释道:
“这是记录我们立国历程的影像资料,
或许能帮助各位更好地理解千岛王国。”
回到北京后,种苹果立汇报了考察情况。
组织众人一起观看了那盘录像带。
画面中,庄严的古礼仪式,与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形成了奇特对比。
看着千岛王国部队整齐的队列和精良的装备,不少懂行的人的眉头越皱越紧。
但就在此时,有人忍不住拍案而起,斥责道:
“他这是在开历史倒车!
搞君主制,恢复古礼,
这和我们方向的初衷背道而驰!”
种苹果默默递上考察报告和照片。
资料详细记录了千岛王国的经济发展数据:
人均收入、家电普及率、汽车保有量、教育水平...
大家一页页翻阅着,脸上的怒色渐渐被深思取代。
不少人点燃烟,一连抽了几支,最后有人长叹一声:
“我说,如果我们将熊猫集团,
看作一个特殊的国有企业,
那党建国所做的事情,
是不是就是我们一直想做,
而没能完成的?”
钟苹果神色复杂。
他向来主张循序渐进,
但千岛王国的现实成就,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
思索再三后,种苹果艰难地开口道
“可以这么说,在某些方面,确是如此。”
但新的困惑随之而来。
有人指着报告中的一段:
“可是他们又形成了新的分化。
党建国大权独揽,这和我们提倡的民主集中制相去甚远。”
众人陷入沉思。
最终,大家讨论出一个折中方案:
“或许可以按照考察报告,
扩大熊猫集团的试点范围。
看看他们的经验是否具有普适性。”
种苹果表示同意:
“我建议在桂西、江浙和江南府等地先行试点。
这些地方基础条件较好,便于观察效果。”
试点工作于1972年下半年启动。
熊猫集团派出了管理团队,
在试点地区引进了他们的管理模式和技术。
一年后的总结会议上,各方面的数据令人震惊。
试点地区的工业产值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二,
农民收入翻了一番,新建的工厂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
一位曾经强烈反对与熊猫集团合作的经济学家在考察报告写道:
“他们的管理模式虽然特殊,但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确实有效。
特别是在产业链整合和技术转化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更令人意外的是,熊猫集团在试点过程中,
有意识地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到内地。
一家合资汽车厂的负责人汇报:
“他们不仅提供了技术,还帮助我们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自主生产百分之七十的零部件。”
这次试点改变了很多人对千岛王国的看法。
虽然分歧依然存在,但务实合作的大门已经打开。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有人意味深长地说道:
“或许,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胸襟,
去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