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规则的余波与新生的阵痛(1/2)
毁灭的轰鸣与创世的壮丽已然平息,留下的,是一片被彻底重塑的、充斥着奇异“嗡鸣”的废墟。
万界城,或者说,曾经是万界城的那片广袤虚空区域,此刻正经历着规则剧变后的第一波冲击。
暗红色的虚无之潮已然退去,如同从未出现过,只留下被其侵蚀得千疮百孔、如同巨兽残骸般漂浮的建筑碎片和破碎大陆。空间裂痕依旧随处可见,但不再散发出主动湮灭的气息,反而像是一道道尚未愈合的、流淌着混乱能量的伤口。
最大的变化,源自法则本身。
曾经相对稳定、可以被理解和利用的天地法则,此刻变得异常“活跃”且“善变”。重力场可能在一片区域内毫无规律地起伏,时而让人身轻如燕,时而将人死死压向地面;元素能量不再泾渭分明,火系灵气可能突然带上冰寒的特性,生命气息偶尔会夹杂着一丝死寂;甚至连光线的传播路径都可能因为空间曲率的随机波动而变得扭曲、破碎。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可能性”波动。仿佛下一秒,任何违背常理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一块石头可能突然拥有生命,一句无心的话语可能引动规则共鸣,一片区域可能毫无征兆地坍缩或膨胀。
这就是“动态平衡”新规则初步建立后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生机,也蕴含着无尽的未知与危险。
“咳咳……这鬼地方,怎么感觉比潮汐来时还邪乎了?”铜岩,那断了一只角的牛头人,拄着他那布满裂纹的战斧,小心翼翼地踩在一块悬浮的金属板上。他刚刚差点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方向混乱的狂风卷走,幸好及时用斧头勾住了旁边的残骸。
他身后,是几十名惊魂未定、紧紧抱团的幸存者。他们都是在林弈团队建立的临时安全区崩溃后,凭借自身运气和一点微末实力侥幸活下来的人。此刻,他们看着这光怪陆离、法则紊乱的新世界,脸上充满了迷茫与恐惧。
“法则……法则好像‘活’过来了……”一个来自小宗门的年轻弟子脸色苍白地感应着周围,“我修炼的‘厚土诀’,在这里运转起来时强时弱,土灵气的性质也变得很奇怪,带着一股……躁动?”
“我的探测法术完全失灵了!”另一个擅长卜算的修士懊恼地收起手中乱转的罗盘,“天机混沌,因果纠缠,什么都算不出来!未来……变成了一团迷雾。”
幸存者们很快发现,他们赖以生存的修为、功法、技艺,在这个新环境下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削弱。他们必须像蹒跚学步的婴儿一样,重新学习如何在这个“活”着的世界里生存。
有人尝试汲取灵气疗伤,却引动了性质不明的能量,差点走火入魔;有人试图用神识探查前方,却被混乱的规则波动反噬,头痛欲裂;更有人不小心触碰到一片看似平静的区域,结果那片区域的空间结构突然像泡沫般破碎,将其瞬间放逐到了未知的维度,只留下一声短暂的惨叫。
新生的阵痛,以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降临在每个幸存者头上。
在一片相对稳定、由几块巨大“空间固化”法则残骸构成的浮岛上,凌无绝、冰璃和状态稍好的墨衡,暂时安置了下来。
凌无绝依旧沉默,他抱着昏迷不醒、气息如同游丝的林弈,靠坐在一块冰冷的晶体旁。他的剑横于膝上,那灰色的因果剑意不再张扬,而是如同归鞘般深深内敛,但其感知却如同最敏锐的雷达,时刻监控着周围规则的一切细微变化。任何试图靠近的不稳定因素,都会被一缕无形无质、却凌厉至极的剑意悄然引偏或斩断联系。他的守护,沉默而绝对。
冰璃站在浮岛边缘,湛蓝色的眼眸中倒映着外界变幻莫测的景象。她伸出纤手,尝试调动寒气。在新规则下,她的极寒之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如臂使指。她需要花费更多的心神,去“感知”并“说服”周围那些活跃的、蕴含着“低温”概念的能量粒子听从她的“定义”。一道微弱的冰蓝色光华在她指尖艰难地凝聚、闪烁,范围虽小,却异常稳定,为她周围撑开了一小片相对可控的区域。她在适应,在学习,以一种更精微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互动。
墨衡则是最忙碌的一个。他那些精密的仪器大部分已经报废,只剩下几个最核心的、与自身神识绑定的基础探测单元还在勉强工作。他盘膝而坐,眼中数据流疯狂闪烁,不是在分析具体数据(因为数据已经不可靠),而是在尝试理解和建立新的“认知模型”。
“重力参数……无效。能量频谱……混沌。空间坐标……相对且可变。”他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挫败,但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的兴奋与专注,“旧有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基本崩塌了……这个世界,现在更倾向于一种……‘现象驱动’和‘概率主导’的模式。”
他尝试向远处扔出一块小石头。石头没有遵循抛物线,而是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毫无规律的、如同醉汉般的轨迹,最终莫名消失在一道突然出现的、彩虹色的光晕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