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 第182章 龙门砥柱 星渡天堑

第182章 龙门砥柱 星渡天堑(1/2)

目录

霍邑既下,李唐大军声势更盛,沿途郡县归附者络绎不绝。兵锋南指,直抵黄河天险。而对岸,便是关中门户——河东郡(今山西永济西)。只要渡过黄河,便可西望长安,再无大的地理阻隔。

然而,横亘于前的黄河,正值秋汛,波涛汹涌,浊浪排空。对岸隋将屈突通,乃隋室名将,老成持重,已率精兵严密封锁沿岸所有渡口,舟楫尽数收拢北岸,沿河布防,旌旗招展,防守得如同铁桶一般。

李渊主力驻扎于龙门(今山西河津),面对滔滔黄河,一时竟有无从下口之感。强渡,损失必巨,且胜负难料;绕行,费时日久,恐生变故。

“屈突通善守,兼有黄河之利,急切难下啊。”李渊于大帐之中,面带忧色。众将亦是议论纷纷,有主张征集民船强渡的,有建议分兵寻找其他渡口的,莫衷一是。

李世民立于河畔,望着对岸严阵以待的隋军,眉头深锁。他看向身旁沉默不语的林辞,问道:“先生,天堑当前,可有良策?”

林辞目光掠过奔腾的黄河,其双眸深处,星辉微闪,似乎在观测着常人无法看见的“气”之流动。他能感觉到,对岸隋军士气虽不算高昂,但军阵严谨,煞气联结成一片,确实难攻。同时,他也察觉到,这黄河之水,其汹涌澎湃之下,似乎也隐藏着一丝不同寻常的躁动,仿佛被某种力量隐隐牵引。

“强攻非智,绕行费时。”林辞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屈突通倚仗者,无非黄河与坚城。若使其二者,暂失其利呢?”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使黄河暂失其利?这如何能做到?莫非能令黄河断流不成?

林辞继续道:“对岸隋军倚河布防,阵型拉得极长。其气机与河水之势隐隐相合,增强防御。我可设法,于上游暂改水流,令此处河道水位骤降,流速减缓,露出部分河滩。同时,扰动其军中气机,使其阵脚自乱。届时,再遣精锐由此处抢渡,可收奇效。”

“暂改黄河水流?!”刘文静失声,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就连李世民也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林辞并不多解释,只是对李世民道:“二公子可命人暗中准备轻便木筏、皮囊,集结敢死之士。待我信号,便可渡河。”

当夜,月黑风高,只有黄河咆哮之声震耳欲聋。

林辞独自一人,来到龙门上游一处河道拐弯、水流尤为湍急之地。他立于岸边巨石之上,怀中黑色玉玺传来温润而磅礴的力量。他闭上双眼,心神与玉玺相连,沟通着这片天地间流淌的无形之力。

他缓缓抬起双手,掌心对着奔腾的黄河。一股无形无质,却浩瀚如星海的精神力量,混合着精纯的星辉之力,如同蛛网般蔓延而出,缓缓渗入脚下的河床,融入那汹涌的河水之中。

他在感知,在引导。并非以蛮力对抗自然,而是如同最高明的弈者,在寻找水脉流动的节点,气机转换的枢纽。玉玺之力,本就蕴含调理山川地脉的威能,此刻被他谨慎地引导出来。

“定。”

他口中轻吐真言,双手虚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